把美國從裏到外黑個遍的電影 《不要抬頭》(3)
文章來源: 晚妝2022-01-03 08:45:09

看完後的一些感想:

這電影的劇本成形於2019年,所以片中的災難不是指疫情。大部分人感覺是氣候問題。電影幾乎把美國大小各派嘲諷了個遍。政客,寡頭資本家,高科技(演變成了黑科技),被政治利用的科學家,無腦網民水軍,娛樂致死的媒體,充當政治幫凶的社交網絡,愚昧的大眾,要錢不要命的資本主義…對於黑命這個敏感的種族問題也有蜻蜓點水的涉及。黑人處長被捕時口中嘮叨的話,"我膚色比你們黑因為你們的祖先跑到歐洲…"其實就是在諷刺當下黑人吃香這個現象。膚色成了被優待的通行證。這個電影拍的比較好的一點也在這裏:它嘲諷的火候掌握的非常好,不過分也不太淺,能讓看的出來的人心領神會,又讓想挑刺的人無話可說。缺點是嘲諷的麵太廣,所以每個都隻能點到為止,而且很多諷刺過於簡單粗暴,生怕觀眾看不出來。比如CEO Peter ,說話忘詞口齒不清、遇事尿遁、聞女人頭發、與幼童過於親密,這都是拜登曾幹過的事,可是太多太直白了,喪失了美感。。嘲諷麵太廣還會造成電影邏輯混亂,為黑而黑。比如前麵提到的,總統戴藍帽子穿藍衣服,底下支持者卻是一片紅色工人農民。還有,當老李三人第一次麵見總統,提出這個可怕的災難時,總統隻關心馬上要到來的中期選舉所以對災難靜觀其變。不合邏輯。任何一個政客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都是馬上權衡,此災該如何利用讓我在中期選舉勝出。這是做政客的基本職業素質。片中的總統想都不往這上麵想,可見編劇就是編劇,不是當政客的料。美國官場及選舉製度的確腐敗,屍位素餐,但不是電影所描寫的這個腐敗法。不過片中三星上將欺詐平民百姓小錢的設計,倒頗為得當。諷刺的是美國軍方和五角大樓巧立名目,挖空心思索要預算開支,從民眾身上薅羊毛的現象。

另一個邏輯不通的橋段其實就是本片的題目,抬頭看和不要抬頭看這兩個運動。實際上雙方爭論的不應該是抬頭低頭,因為根據前半段劇情發展,慧星的存在已經是雙方早已達成的共識,是事實了。為此總統還采取過行動。電影後半段的網煤大戰都應該改一改,因為那是建立在要不要抬頭看、災難是否真的存在還是少數人的陰謀論上的。這不是爭論的焦點。爭論的焦點,是毀滅那顆慧星,還是利用它發財。當然,'不要抬頭看'這個題目有更多的含義,更具諷刺性,你要該成'不要發財'或者'不要資本運做','要錢不要命'之類的,就失去那個味道了。

影片中總統這個角色,應是涵蓋了包括川普拜登在內的所有美國總統。這倒和事實基本相符。因為事實上不論誰當美國總統,都會做這樣的事說這樣的話,製度決定的。我有點奇怪為何很多人自動把片中的集會場麵和川普劃等號。奧巴馬競選的時候,就不搞大型集會了麽?他不僅集會,而且還大搞特搞。他兩次競選,很多集會的瘋狂程度都遠超川普,那個萬民歡呼change的場麵,是不是年頭太久都給忘了。總統兒子Jason那個角色,也是涵蓋了包括依萬卡,拜登兒子,西拉裏女兒在內的總統二代的形象。片中兒子是幕僚長,這個明顯是諷刺依萬卡,可Jason的五官長相和喜好紋身,都和拜登兒子相象,還有一個細節也能看出來是亨特拜登。當老李三人匯報災難時,Jason坐在沙發上如坐針氈,不停的掐鼻子,然後抱怨老李搞的自己很緊張。這實際上是毒癮的現象,那個掐鼻子,是吸毒人常有的小動作。與此同時總統也無心聽老李的羅唆,而是不停的在找煙,暗示這個總統也用毒品。

被這影片嘲諷得最辛辣的,是那個BACH 公司創辦人Peter。此人是馬斯克、庫克、貝索斯、小紮、比爾蓋茨等人加上拜登的恐怖組合。劇本定型在疫情前,否則這角色還會融入福其,這個醫藥界教父級人物。最不留情麵的嘲諷都給了這個角色。也是我認為演的最好的一位。演員功不可沒。相比之下對總統政客的嘲諷還算溫和。我覺得本片黑拜登和民主黨這方的程度更厲害些。對總統,隻不過黑她自私自利,就想著自己和家裏人這一畝三份地,可她好歹知道討好選民,和普通民眾的距離也近,對老李這些普通人態度親和;拜登這邊,那可是全然不顧形象,讓他和他的金主合並同類項了。民主黨與科技巨頭和財富金錢的關係,比共和黨這邊親密的多,親密的可以穿一條褲子,得了你們合二為一吧。這是想告訴民眾,你們現在的總統連資本家的傀儡都算不上,傀儡好歹還有自己的身體,而現總統幹脆就被資本家給吞並了。關鍵你吞並就吞並吧,還把那麽多拜登的標簽都給貼上,太不厚道。

另外比較溫和的嘲諷是對以男女主為代表的科學家。在科學界,這類科學家處於食物鏈中下層。老李,骨頭有點軟,內心缺乏堅定的信念,容易被誘惑,這從他輕易出軌就能看出。女主,雖然沒有老李的上述小毛病,可為人固執,性情暴燥,懟天懟地懟空氣,不懂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讓別人接受,因此也不懂如何將自己的主張傳播出去,後果是隻要你一開口,就給你按個陰謀論的大帽子,繼而被封口。這類吹哨人,大量存在於社交網絡。

而食物鏈上層的科學家,片中沒有出現代表人物,隻在皮總演示模型時被他提起。就是被高科技公司養的,以及獲得諾貝爾獎的全球知名的科學家。他們是被金錢腐蝕,被政治利用或者說是綁架,與資本同流合汙的網紅科學家。經常上電視,賣蓮花清瘟,配合政府的宣傳,說疫苗一打疫情就沒的是他,說疫苗不行還要戴口罩的也是他。打兩針時把效果描繪的多麽多麽好,重症的死亡的都是沒打夠兩針的;過幾天又說第三針的效果多麽多麽好,重症的死亡的都是沒打第三針的,再過幾天又說第四針的效果多麽多麽好…每一次都在否定上一次自己說的話,疫苗帶來的滾滾紅利流入自己腰包。

最為寫實的是媒體,包括社媒,和他們的受眾。那個每日八卦的電視節目,我乍一看以為我家Cable出毛病了,Netflix突然被切換到 Good Morning America 了。倆主播也太象了吧。再一聽聲音不對。女主播的聲音尤其耳熟,想看臉卻總沒有正麵鏡頭。電影演一半了都和老李上床了,才看出是Cate Blanchett。不過好象不僅是我,好多觀眾都沒認出她來。

片中嘩眾取寵暗中操縱風向的媒體,和昏昏噩噩被帶風向近乎於腦殘的受眾,其實是相輔相成,相互塑造的關係。這也是當下的真實寫照。你說現在的媒體怎麽都這樣,拿觀眾當傻子,這結果難道不正是觀眾塑造的麽?當紅歌星小A剛一接受前男友的道歉,老李兒子的手機就收到推薦的小A新歌,沒幾分鍾衝上熱搜。你能說這熱搜榜沒你一分力?你能說這強大的科技功能不是你所期望的?你抱怨娛樂至死,你就沒為娛樂至死添過磚加過瓦?

影片隻有兩個角色沒有被黑。不僅沒黑,還被編導(同一個人Adam McKay)寄予了同情。一個是老李太太,一個是最後出場的女主新男友Yule。李太太人到中年身材發胖,臉色暗淡皮膚鬆弛,可有一種與生具來的善良麵相,和書卷氣。她為人親和慈祥,普通的家庭婦女,好妻子好母親。然而此等賢妻良母隻有被綠的份。不過她在和老李熱戀時也曾劈腿過,所以扯平了。最後出場的這位Yule 讓我好奇。戲份這麽少,怎麽請的動當紅大明星出演的?後來才知此角色是全劇的信仰擔當。劇本寫完了給製片人看時,製片人說你這戲裏缺東西。缺信仰。編導加了那場最後的晚餐。也因此說動了Timothee Chalamet ,此前他因為戲份太少,一直不肯接這個角色。最後的晚餐他帶領眾人祈禱,是導演最鍾愛的一場戲。在編導看來,人都應該回歸最初的本心,就是靈魂的歸宿。片中除了Yule,其他人都沒有信仰。科學和信仰,在現實生活是否真的相互排斥,不知道,可影片中他們是對立的。皮總,老李,處長這些人雖然對策路線不同,但同屬科學家,都不信神;女主動不動炸毛,心靈得不到片刻安寧,也是因為沒有信仰。然而他們都是學霸,科學界人物。而有信仰的,卻是個小混混,沒知識沒文化的學渣。片中的皮總狂妄自大,恨不得全宇宙都主宰在他手裏,就是因為他這類人,完全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敬畏,沒有對上天,對神,對自然,對天地間存在的法則的敬畏。所以他們什麽都想改造,篤信人定勝天,篤信自己能改變全宇宙的規則。掌控全人類的命運對他們來說已經不過癮了,因為已經實現了,我們現在每個人,其實都已牢牢地掌控在庫克小紮等幾個人的手裏。他們現在要玩的是宇宙,地球早已容不下他們了。片中載著他們去其他星球的星際旅行,不就是即將要發生的事了麽。兩千人這個數字,也不是信口而出的。據調查現在控製人類命運的幾個領域,政界,商界,科技界和金融界,這幾個領域的最高層,加起來大概兩千人左右。這兩千人,是人類最高級的精英。隻不知他們玩的這麽High,這麽超前,到了宇宙另一端,會不會也象電影給安排的,一口被其他星球生物吃掉呢。電影是不是想說,你們不顧我們地球人死活,毫無顧忌地玩我們的命,其實是殊途同歸,走吧,走好不送。

看完這部片子再次感歎美國人的自黑精神。這恐怕是目前動不動就感到被辱的某些人無法理解的。怎麽能這樣給侮辱你的人遞刀子呢。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在以自度人。美國從國家形成那時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自黑著。黑的花樣翻新,層出不窮,黑的後浪推前浪。美國就是在這樣的自黑中,長為現在這樣子的。總有中國人罵美國'亡我之心不死','唱衰中國'…其實美國唱衰中國的數量,不及他唱衰他自己的百分之一。中國崩潰論?那你是沒聽到過美國崩潰論。百年前美國就在大談我們何時崩潰了,各種衰敗的末日景象充斥學術界新聞界。我記得我第一次聽到美國即將滅亡的論調是七八歲的時候,報紙上說一種叫愛茲病的,會令美帝在二十年內消亡,並且配上末日景象的照片,大街上針頭遍地,人們吸毒濫交,骨瘦如柴,人間地獄。這個報道無論文字照片,都是原樣從美國報紙上移過來的(不知有沒有付人家版權費),可見美國自黑的素材,的確是給境外勢力遞的刀子。這以後什麽政治黑暗腐敗,貧困民眾露宿街頭…那叫一個慘,素材都是美帝的政客們打架時,讓各自的媒體攻擊對方時寫的文章和圖片,這刀子遞的,真香。

好萊塢尤其愛拍黑美帝政界的片子。象我這樣不愛看電影的都看過五六部了。這部比起來,黑的程度有限。美國人自黑歸自黑,卻從心底裏知道,他們所黑所嘲諷的,正是他們不願改變的,因為比起其他的,那槽點多多的老破車還是最好的。就比如影片中所吐槽的總統視選舉如命根,一切為了自己的選情服務。譏諷歸譏諷,沒一個美國人,包括本片編導,想把選舉製改成其它製。別看編導諷刺的歡,他當了總統,遇到這樣的事還真不一定比他筆下的這位高明。哪個總統不為自己的選情服務?隻不過方法手段不同罷了。你要說這是萬惡的選舉製造成的,那麽哪一種不那麽萬惡的製度,可以既不那麽傷害百姓的利益,又選出令多數國民服氣的領導人呢?人類的智慧,發明過比這更能服眾的製度麽?帝王製?這製度下產生的領導人,難道就不腐敗不無能,就不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了麽?隻怕帝王製下的領導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所滋生出的帝王術,比民選領導人的製度更黑更邪惡。禪讓製?都不是三歲小孩不知人性為何物了。你在外麵撿到塊窩頭,都知道拿回家給自己孩子吃不給別人孩子吃呢。好萊塢黑了半天政治,這不滿意那不滿意,我倒真想看看他們能否拍一部歌頌的影片,歌頌帝王製或者禪讓製的,估計拍不出來。

影片對當下美帝的分裂也揭露得很寫實。霸特,again,美帝以前就不分裂了麽?美帝各派以前不僅不團結,還分裂到幹仗的地步,內戰一打就是四年,完了接著茬分裂,直到今天。正常的社會難道不就應該是分裂的麽?因為這就是人性使然。每個人都因為各自的種族、地位、文化、利益而有不同的訴求,正常情況下衝突本來就是很尖銳的。總聽人唱衰,美帝現在分裂的程度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美帝會因此在多少年之內衰落,就如羅馬帝國,因為眾多矛盾不可調和,造成的分裂使得帝國衰落,進而消亡。可別忘了,羅馬帝國的衰落,那可是衰落了一千年才結束。美帝現在的分裂程度,恐怕還比不上六七十年代,那時反越戰民權女權運動層出不窮,每個都挑起一波波口水大戰,社會硝煙彌漫。美帝從一開始就是這麽亂糟糟的,在這個國家很難找到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可就是這麽一個愛自嘲自黑,乘客司機心不齊的老破舊,亂轟轟地向前開著,竟也熬過了蘇聯,熬過了日本,至今也沒出現散架的跡象,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