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起來,就找麥當勞 ……
文章來源: 南島水鳥2019-03-01 03:41:44

人有三急:內急,口急,心急。

內急起來,就找麥當勞;口急,就讓巴士停下了;到了心急,就被送進醫院。

 

首先是內急

出門旅遊的心經之曆:找廁所。

旅途中找廁所,不說印象差的,說印象比較好的。在很多經濟比較好的城市或鄉鎮旅遊,包括本土袋鼠國,如果在某日某時某刻有內急的需要,最好是找麥當勞快餐店,很大部份店裏設有廁所而且免費。

找麥當勞解決內急比找公廁容易,雖然有人不大喜歡吃麥當勞,但是,那時那刻,見到大寫的“M”字就是救星。所以每當旅遊到一個新的地方,就很自然地先想到有沒有麥當勞了。

 

然後是口

有一次有人從新彊天池坐巴士下山,坐在後排一個同座的女同學有內急,她本人性格內向不好意思說出來,坐在車內焦躁地東看西看,盼望見到路邊的公廁。當時車一直沒停下,她急得難受啊。

本來有人自己不急,看她難受的樣子,有人也感到難受了,沒多想就口急起來,不顧全車人的高回頭率,對著司機的背後大喊:司機請停車,有人要上廁所,等不得了!沒等司機回答又喊:再不停車要出人命啊!”“ 好好,我停!司機連忙答應,車停門開,同學飛快下車,跑進路旁的樹林裏。

車上其他乘客也紛紛下車,女的四處找隱蔽的灌木。司機邊下車邊嘮叨著:再過幾分鍾,前麵就有廁所了 ,然後繞到車後,麵壁車廂就地解決 。 原來司機也急,其他男乘客也跟著走到車後,圍著巴士半圈男人。眾生百相麵壁巴士,終身難忘。

 

三急一起來。

在越南河內,有人叫大胃王,因為三急而得病,被送進了醫院。

旅遊期間大胃王總是先喊餓要找吃的。三月的越南比較熱,怕食物不幹淨,大家都盡量不光顧街邊上小攤擋賣的食物。

那天大家遊玩了大半天,找餐館吃飯。正是中午時候,又是周末人特多,連找了幾家餐館都滿座。一路喊著肚子餓的大胃王,沒耐心這樣地一家一家地找位子了,就在街邊一小攤擋前坐下,買了一盤凍肉粉條沙拉就往嘴裏塞,三兩下就全倒進肚裏,之後還來個冰激淋。

不到2個小時大胃王開始喊肚子痛,連忙吃幾片隨身帶的藥,不久藥片沒起作用,開始拉肚子。大胃王不敢再吃東西了但肚子餓著鬧響,吃好吃餅幹,吃了餅幹還是繼續拉。

半夜,大胃王渾身發軟出虛汗被送去醫院。那是當地的一家新醫院,還說是法國人幫忙建造的。當時醫院裏沒有人能說英語都說越南話,跟他們對話真是雞同鴨講。幸得當班護士找到一個會說法語和一點德語的醫生,醫生肯定是比護士聰明,在英語、法語和德語加上越南語的胡渾交流,醫生弄明白了大胃王的情況,立即給予治療。大胃王在醫院經過一夜一天半的吊液,終於有力氣站起來了,肚子不痛也不拉了,付了$650的賬單後出院了。

 

另外:幾天前水鳥和朋友逛街,突然內急一時無法找到廁所,附近也不見M字旗,情急下闖入一個商鋪,苦著臉向表情嚴肅的女士求助,幸得她善心指示到了商鋪角落處得以解決。特此記下算作備忘錄。

 

綜合上述經曆所得到的經驗是:

1,兩小時或以上的地方旅遊,盡可能先獲取那裏有廁所的信息,如果有,預先在地圖或筆記本標記具體位子以便急起時容易查找。

2,三小時以上的車程盡量小喝水 ( 除非車上有如廁設備 )。實在內急時千萬不要害羞,要大聲求助同時要臉顯痛苦狀加一點身體語言。有理就在聲高,苦情表現能使旁人產生迫切感,立刻給予快速援助。

3,需要時攜帶“ 尿不濕 ”、紙尿褲等備用,甚至隨身多帶一條外褲以防萬一可以更換。

4 ,旅遊時精神、體力消耗大,準備一些潤喉零食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