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和味牛雜,去小巷裏找阿婆
文章來源: 南島水鳥2017-10-13 05:37:47

老北京有冰糖葫蘆串,老廣州有和味牛雜串。這裏說說老廣州的和味牛雜

廣州的和味牛雜主要是包括牛肚、牛心、牛肝、牛肺、牛腸、牛腰、牛百葉,這是對喜歡吃牛雜的人而言,對不喜歡者是不在話下。

沒移居海外前,在廣州的大街小巷裏,常見有人推著一輛四輪小車,車子裏麵藏著峰窩煤爐,爐上是一大鍋熱氣騰升、飄著香味的鹵水牛雜。那香味混合了八角、陳皮、桂皮、蔥、蒜、薑或花椒醬油、白酒等等,讓人打老遠就會鼻翼收縮、聞香撲去。在牛雜鍋的旁邊還放著一把竹簽、醬油和辣椒醬,誰走到小車前遞上兩毛錢,即可獲得一串蘸上辣醬的牛雜,此時誰都急不可待地一口咬上去,另一隻手連忙放在牛雜串下麵接著,生怕漏掉每一滴醬汁和每一塊雜碎。那份滋味,那份香濃,還加上一些軟滑、一些爽口,真的好和味!

這是令人難忘的和味牛雜和味是粵語,就是很滋味的另種說法。

 

 

記得小時候,還是小學生的我曾經和兩個同學走在路上,寒風中漂來了牛雜的香味,見不遠處街邊有賣牛雜的小車,頓時食指大動就忘了大人的囑咐:不要隨便在街邊上買小吃,不衛生!我們各自掏出零用錢買了三串牛雜。正要開始享受美味時,一個同學才咬了一口卻沒注意跘腳了,蹌踉了一下幾乎跌倒,一場歡喜連同手裏的牛雜串一齊掉下、貼在地上。看著地上那串冒著熱氣的牛雜,她當時傷心得快哭了,在旁的我倆也在為她歎惜。再買一串吧,可我們的零錢湊在一起都不夠。為了不想讓她眼巴巴地看著我倆吃,我們決定,倆人手上的兩串牛雜三人共享。但她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就推讓,可是嘴裏剛才咬了一口的牛雜很快就下肚了,很吊胃啊!禁不住誘惑,最後還是她自已動手,輪流地在兩串牛雜中、一塊一塊地拿著吃。這時候,所有的煩惱都甩到街後,我們邊吃著和味牛雜邊說笑著,迎著寒風繼續向前走。

有時候,我們也買碗裝的蘿卜牛雜,碗裝的牛雜多了白蘿卜。白蘿卜吸收了牛雜的湯汁,風味特好。按中醫的說法,牛雜伴有許多辛香料而偏燥熱,加入了性甘偏涼的蘿卜,就起到中和、潤燥的作用。但在很多時候,更喜歡手拿著牛雜串,吃起來更隨意更灑脫,是兒時美味的記憶。

牛雜源於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大王在先農壇親耕祭農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地百牛雜姓饑謹,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將牛肉和牛雜放入鍋中。百姓食後醇正鮮美、味道甚好至此流傳至山東等地。

 

 

但另有傳說,說牛雜的發明是在光緒年間,由一個住在廣州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回教徒不吃豬肉,這個廚師就在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把牛雜加入各種香料煮透了,用剪刀剪成小塊、入竹簽成串出售,因味道很好吸引了附近的回民。於是識食”(粵語,意思是懂得飲食)的廣州人都來仿效,牛雜串/牛雜就流傳至今。

有吃貨朋友告訴我,現在在廣州,雖然有很多賣牛雜的攤檔和店,但最喜歡的還是在廣州飲食江湖中傳說最佳的:阿婆牛雜

 

阿婆牛雜就是深藏在廣州芳村街巷裏麵的一位70多歲的阿婆,她以獨特的的配方調製和味牛雜,而且周末才開檔一次出售,所以供不應求。阿婆多年來隻為堅守那份獨特的和味,卻不求掙大錢,所以很受識途的食客歡迊。聞香而去的食客堅持不懈地排長隊,就是為了品嚐阿婆特製的和味牛雜。所以,想吃和味牛雜,就去小巷裏找阿婆。

和味牛雜,絕對是一道人間美味。

走鬼也是粵語中有一個名詞。它最初是出現在三、四十年代的香港,街上的無牌小販包括賣牛雜的,常常被香港警察雇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為了執法而驅趕,港人稱他們是紅毛鬼(他們中有紅毛混血兒)。無牌小販擺賣時,隻要遠遠地看到紅毛鬼來了,就有人叫一聲:走呀,鬼來了!,小販們即推車逃避,以後就變成了簡單的叫法:走鬼,這是粵港兩地人所熟知的名詞,這現象同樣出現在廣州,但不是鬼而是人,被有威脅性的人如被鬼追,所以廣州人也叫走鬼。大凡光顧過街上小車的牛雜串、或是其它小食的人,都會對走鬼有印象。

生活在海外,雖然粵式飲茶已經很容易找到了,大碗的牛雜也不難吃到了,甚至我的西人朋友也能接受牛雜了,隻是沒有街邊上小車賣的牛雜。有時候,從視頻中見國內的人,從街上賣牛雜的小車拿起一串串牛雜在吧唧吧唧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下一次回廣州,別忘了去小巷裏找那位阿婆,吃和味牛雜。

看官,如果你是和味牛雜的老食客,希望我的絮絮叨叨能提起你對和味牛雜滋味的記憶,還有伴隨著心底裏、一幅幅兒時的街市風情畫;如果你從沒吃過和味牛雜,請你大膽地往前走、去嚐試,相信你會喜歡上的。謝謝你的分享!

 

(本文圖片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