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麽要支持楊安澤
文章來源: 大叔一枚2019-08-09 12:38:53

(零)

知道楊安澤要競選2020 總統是很久以前的事,聽說其競選綱領是每人每月一千刀,我心說,哪有這樣赤裸裸拿錢賄賂選民選票的競選綱領?聳聳肩就當耳邊風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那是什麽時候,可見當時絲毫沒有在意。

最近關注他,在網上看了不少視屏和留言,發現非常多的人,在一開始知道楊競選總統時的反應,和當時我的反應,和現在不少華裔的反應,一模一樣。

知道他進了六月份民主黨第一次競選辯論時,我稍感驚訝,也很替他高興,但還是不太在意。看了他在辯論會上的表現,沒有深刻印象。但是因為我對他的期望本來不高,所以感覺也還不錯。看他有一次沒聽懂提問,還說了句excuse me,覺得蠻可笑。想象他在台上站了若幹小時,聽其他候選人滔滔不絕地互相攻擊,肯定倍感無聊,思想都開起小差來了,在我看來完全是一副打醬油的樣子。

然後看了他七月份的第二次辯論,我對他的看法就有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他的英語極其流暢,傳達信息的本事極高。在台上講話時,不卑不亢,風度也很好,整個人看起來比較舒服。

其次,他用最少的發言時間,給出了極豐富的信息。在其他候選人喋喋不休,噴出許多耳朵都要聽得起繭的陳詞濫調之餘,他的發言基本上沒有廢話,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再次,他對美國現狀的把脈比較準確,提出的解決辦法極具前瞻性。他的總結發言尤其精彩,真是一掃整個辯論會的可笑性。

辯論後普遍認為他是兩位贏家中的一位,另一位夏威夷眾議員Tulsi Gabard是因為成功阻擊了Kamara而成為贏家之一。

此後在網上補了不少課,對他個人,其政見,以及他對其政見的解釋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認為我們應該給楊安澤投票。

(一)

先談談他的標誌性競選主張,自由紅利。

自由紅利是楊安澤給一般意義上的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取的別名,主要政策非常簡單,一句話就講明白了:給所有18歲以上的美國公民每人每月發一千美元。

原因:由於自動化深度進入市場,大量低層次的工作將不可避免地被替代,而相應的勞工也將不可避免地失去他們的工作。這些人怎麽辦?這些勞工在勞動力市場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如果不處理好他們的生活,無論從人道角度,還是國家社會穩定角度去看,都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聽之任之,最終必將出現極具破壞性的大革命。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解決的問題。這裏麵有必然性。

一個我們首先能想到,很自然的解決辦法是,政府投資幫助這些勞工進行再就業。但是首先,根據楊安澤提供的數據,之前這些再就業幫助項目的成功率在0%到15%之間,基本上算失敗。其次,根據楊安澤實地考察的結果,如果你和一個已經工作較長時間的卡車司機提議,讓去學習再就業的技能,他很有可能先揍你一拳。就是說,讓他們參加這些再就業幫助項目,心態上就很困難,再加上新工作需要的新技能對他們來說挑戰也極大。所以,這個辦法不太可靠。

如果實施自由紅利,這些人至少生活略有保障,心態上就比較平和,再自主尋找各種機會,該做小生意就做,該上個社區大學學點新技能就上,諸如此類。

這個辦法就一定行嗎?不知道,但這未嚐不是一種思路,一種值得思考和實踐的解決辦法。

在美國曆史上,從寫《Common Sense》的托馬斯潘,到馬德路德金,還有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弗裏德曼,共和黨總統尼克鬆等,都主張或討論過UBI。按楊安澤,FB紮克伯格,Amazon貝佐斯,和Tesla馬斯克都讚成UBI的思想。共和黨州阿拉斯加實行石油紅利(每人每年1000-2000刀)已經很多年,很受阿拉斯加人喜歡,沒啥問題。

所以UBI絕對不是天方夜譚式的主張,更不必然是一種社會主義主張。按楊安澤的說法,他的自由紅利是一種起點非零的資本主義主張。

(二)

如何支付?

據估計,美國總共有236百萬成年公民,(https://taxfoundation.org/andrew-yang-value-added-tax/),每人一年12,000刀,總共2.8T刀。

減去500B-600B現有的一些補助,剩下2.25T。

考慮到由自由紅利導致的犯罪率降低,去醫院減少,大約可以省下100B-200B,剩下2.1T。

VAT,Value Added Tax,如果收取歐洲一半的VAT,按照現在美國19T的經濟規模,可以得到800B,剩下1.45T。

由於絕大部分自由紅利直接參與經濟流通中,並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可以從中得到大概800-900B新的稅收,剩下600B。

剩下的600B由頂層富豪稅收,經融交易和增值稅(80B),除去社保上限(112B),二氧化碳排放金(124B)等來付。

感覺有些捉襟見肘,一些數據也很有討論的餘地。但是考慮到人道主義和社會穩定等方麵,這個等式是可以努力去平衡的。

(楊安澤在接受采訪是提供的數字,和競選網站上的數字有不少出入,不是很清楚個中關聯。)

(三)

關於人本資本主義(HUMAN-CENTERED CAPITALISM)。

楊安澤首先談到他夫人在家裏帶兩個孩子,從純經濟角度來看,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對小孩子的投資,但在GDP裏的貢獻為零,這表明用GDP來刻畫一個社會的整個經濟活動是極其片麵的。

他提出人本資本主義這樣一個概念,除了GDP,還把其它若幹指標,比如養育孩子,讀書,環境,無償服務等,放進綜合指標,其目的是引導資本流向這些項目。

這個觀點及其重要。

以利潤為唯一和最終目的的資本主義,必將導致貧富差距拉大,最後是贏者通吃的局麵。--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想一想現在越來越熱,越來越現實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誰掌握了這些大數據,基本上就掌握了大部分人的基本生活。那麽,會是誰掌握這些大數據?肯定不是大部分人,肯定是一個或幾個信息壟斷公司。而且,鑒於普通人不願意把自己的信息提供給更多公司,他們會傾向於信任一兩家公司,所以這種趨勢基本上無法逆轉。

這樣的社會絕對不是大部分人所希望看到的社會。

在指標上加進人本因素,至少在資本分配上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

楊安澤的這個政策,我認為是比自由紅利更有前瞻性,更深遠的政策,非常值得更多討論。

(四)

最後談談對我們亞裔移民切身相關的下一代發展問題。

有些人認為,僅僅憑楊安澤是亞裔(華裔),我們就應該無條件支持楊安澤,我們並不需要關注其政策。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6384/201908/6083.html

這是一種很極端的觀點,很容易招致攻擊。先不說這種觀點有種族主義的嫌疑,其本身是很荒謬的。

我用兩個同樣極端的例子來指出它的荒謬。

第一,如果今天某位阿狗阿貓在文學城上喊一句,我是華裔,我要競選總統,我們也無條件支持?當然不太可能。

第二,如果楊安澤(作為台灣來的移民)的某個觀點是,凡是中國大陸來的移民都有間諜嫌疑,都應該被關起來。你還會去支持他嗎?

所以,這些人聲稱無條件支持楊安澤,其後麵是有些隱含條件的,比如,楊安澤的政策基本上很正常,或者,楊安澤已經走到一定程度,站在了國家級的辯論舞台上,等等。

也所以,你如果不去考察他們這樣極端觀點的前提和背後的隱含意思,然後貼上種族主義的標簽,這樣很容易,但基本上是雞和鴨講,雙方討論不出結果來。

我認為,“我們支持楊安澤,他的華裔身份是一個重要原因”這樣的觀點是可以的。

其根本原因在於,亞裔在美國政壇上極其弱勢。這個大概無需多講。

再進一步,如果你家裏有男孩,你就會深刻認同我這種觀點。

比如,如果我孩子喜歡打籃球,我就會拿林書豪來激勵他。現在,如果我孩子喜歡政治,我就可以拿楊安澤來激勵他。

這是一種樹立榜樣的觀點,這不涉及種族主義,就像沒有人會把《Hidden Figure》貼上種族主義或者女權主義一樣。

綜上所述,鑒於楊安澤的前瞻性政策和對我們孩子有榜樣作用,作為美籍華裔,我們應該全力支持他,讓他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