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有出息好還是不好?
文章來源: 步可妮2018-08-08 07:02:49

看著女兒的車開走了,我和她爸都沒說話。已經記不清這是第n次送女兒走了。一向話少的她爸先自言自語了:“也不知道這孩子是有出息好還是沒出息好?!”

自從孩子上大學、讀醫學院到做住院醫,我們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屬於我們倆了。其實這也正常。她爸也早就表態:未來不要寄希望於孩子。意即我們老了靠咱們自己。我覺得這種想法好,至少不至於到時候萬一失望。因此,一直以來,我倆都心態平靜地過著。很奇怪,今天是怎麽了,突然發起了感歎?

是女兒已另有所屬的trigger?還是女兒太自立而我們顯得可有可無的失落感?一種難以表達的好像即將被判刑遭“遺棄”的感覺。這種感覺好簡單又好複雜,好開心又好苦澀。也可能上了年紀,人就變得過於敏感?公平地說,女兒讀的二十多年書,基本是靠她自己。她單純、聰明、用功、有主見。用朋友們常用的形容詞叫“非常優秀”。眼看著她一路優秀下來,就象大鵬展開了雙翅,越飛越遠。

想想我自己,女兒就象我的翻版已經初現端倪。當初我就是我父母眼裏出息的孩子。從家鄉到外地上大學,再到更遠的城市上班,最後又飛到了遠隔大洋的國外,一步一步地和父母拉開了距離,過著和國內父母“黑白顛倒”的日子。這些年父母進入了“老”和“病”階段,我開始每年往國內飛,帶著焦慮、歉疚和不安,試圖盡可能地盡點孝。

國內有親戚就笑說:“最能幹的跑的最遠!”我內心有點五味雜陳地抵觸這話。首先擔心它“離間”我和我姐姐們的感情。其次,言外之意似乎我未盡到孝。可事實又是,這話一針見血。姐姐們常年侍候病中的老父母,比請的保姆還辛苦。我心懷愧疚,一年飛回去一次。我離那麽遠,把老父母就丟給了姐姐們,真覺得虧欠家人!所以,現在每次回國,我哪裏也不去,就待在家裏忙父母,或者跑醫院送飯送尿布和醫生溝通,能替換一下姐姐們休息是我的一大願望。

媽媽曾經對我說過不止一次:"回來工作吧!"。可是我已然身不由己了啊。如今媽媽已經不再說回來工作的話了。看著滿頭白發、顫顫巍巍、行動無助的老媽媽,完全沒有了當年那個曾經用她的羽翼替我們三姐妹遮風擋雨、那個意氣風發奔忙於工作和家務、那個自信果敢能幹年輕美麗媽媽的影子,我忍不住鼻子發酸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最近兩年,我常常剛返回加拿大,媽媽就在電話的那頭問:“什麽時候再回來呀?”。姐姐寬慰我說“不用聽媽媽的,她就想一天到晚地有家裏人在她麵前。你好好在那邊工作,放心吧”。但是我猜啊,大概是人愈老,愈想親人們都在身邊吧。我現在改一年回國兩次。看一次少一次啊!

我的姐姐們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她們都已退休,有了第三代,也要幫助子女照顧第三代,是真正的“扶老攜幼”退而不能休的一代人。我這個令父母驕傲自豪的“出息”女兒,則象一個遠方的客人最多隻能是打打電話寄點錢表表心意而已。我的女兒和她的外公外婆之間的關係那就更是客人的客人了!

有時候想,什麽叫幸福?孩子出息了我們就幸福了嗎?站在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年紀會有不同答案。就我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可能會選擇隻要有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一家人住在一個城市端一碗湯不會涼的距離,享受被家人需要和需要家人就是幸福。出息不出息真的不那麽重要了。

誠然,客觀地想,應該是順其自然就好。就像我的老外同學曾經針對我焦慮自己的英語麵試時開導我說的兩個字:being yourself。讓孩子做她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