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辦婚姻和自主婚姻, 哪個更幸福?
文章來源: DoraDora20082015-02-09 15:07:10

曾經有一個女友,當時她三十多歲,正在很努力地尋找另一半。有一次,她很沮喪地跟我抱怨找對象的不易。她說,多麽希望現在還有父母包辦婚姻啊,因為父母包辦的人會知根知底,門當戶對,不會太離譜, 那樣她就不用這麽辛苦地在人海裏尋找了。又要防網上的騙子,又要防玩玩的花花公子,要碰到一個條件相當的相互又喜歡的太難了。就算碰上了,也不知道人家想不想結婚,還不敢給人看出來自己很想結婚。“我的那些印度同學,他們是家裏包辦的婚姻,人家不費周折就結婚了還過得挺好的”- 她說。 

女友說的是牢騷話,不過引出一個有趣的話題。是包辦婚姻更幸福,還是自由戀愛的婚姻更幸福?如果是在以前,這還用說嗎?我們中國人在舊社會受夠了封建包辦婚姻的苦,好不容易新中國成立,廢除了包辦婚姻,提倡婚姻自主了。印象裏,包辦婚姻都是沒有感情基礎的,不幸福的。而自由戀愛的婚姻,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的,當然要幸福得多啦。 

我也認為婚姻自主比包辦婚姻好- 因為人們擁有了選擇配偶的權力。有主動權,總比沒主動權好。但是伴隨著權力,就是責任。你自己選擇的配偶,就算婚姻最後不work out, 無論對方如何,自己也要付責任- 誰叫你當初選了他呢?但自由戀愛的婚姻就一定比包辦婚姻更幸福嗎?那就不一定了。 

歐美的離婚率據說是50%,中國大城市的離婚率也在直向這個數據逼近。而包辦婚姻的離婚率就低得多了。當然離婚率隻能說明婚姻的穩定性,不能說明婚姻的滿意度和幸福度。心理學家對消費者有個理論,就是當商家給消費者提供的選擇越多,消費者就越難定奪。在眾多的選擇麵前,消費者更容易產生要找到那個“perfect one"的心理。然後選了商品離開後,也更容易遺憾,認為自己沒選的才是更好的。當消費者的選擇有限時,他們更容易做決定,也更容易對自己的決定滿意。這個理論同樣適用於婚姻市場。 

心理學家對此做過調查。在結婚的頭一兩年裏,自主婚姻的滿意度明顯高於包辦婚姻。接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自主婚姻的滿意度逐步下降,包辦婚姻的滿意度逐步上升,到婚後六七年,兩種婚姻的滿意度就差不多,不相上下了。(八十年代的一個調查結果是,包辦婚姻的滿意度最後超過了自主婚姻的滿意度。近年來在美國的一個調查結果是不相上下。) 

對此的解釋是,自由戀愛的夫妻,他們更多地依賴愛情,認為love will work the magic. 有些人誤以為激情會last for ever而忽視了婚後的努力和經營。而包辦婚姻的夫妻,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一定要付出努力來經營婚姻,才可能幸福。They have to put in effort to make this marriage work.  包辦婚姻是先結婚,後戀愛,幸福不輸於自主婚姻。所以結婚不是兩個人故事的結束,happily ever after,而是兩個人另一段故事的開始。戀愛談得好,不保證婚姻就一定會幸福。婚後要懂得經營維護夫妻感情,幸福才能長久。愛情隻是把你們領進婚姻的門,接下來,就要看你們自己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