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誰是最不要臉的人?何為最不要臉之事?
文章來源: 農家苦2017-07-10 08:24:45

古人講禮義廉恥,今人講八榮八恥,從鄉規民約,到國家憲法,一路唧唧歪歪,磨破嘴皮,說幹唾液,聽的人耳朵裏都了起老繭,可是,警示和教育的效果,卻蒸汽一樣的有影無蹤。原因何在?

中國的家長們最擔心孩子“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而他們自己卻“輸在了思想的起跑線上”。思想的起跑線是什麽?概念理解。

概念不清,概念錯了,思想的基礎,也就無從談起。這好比建房,選址不當,基礎不牢,再雄偉的高樓大廈都是圖景。

統治者想要百姓知榮辱,懂羞恥,知恥而後勇,一定要把什麽是羞恥的概念講清楚, 把什麽是可恥的事情說明白,把最不要臉的人和最不要臉的事舉證出來,這樣才能讓百姓對照辨別,避而遠之。

人們常說,北京是個出概念的地方。可我始終認為,北京所出的概念,常常是模糊概念,糊塗概念。以己昏昏,豈能使人昭昭?

中國自古以來,最不要臉的人,就是官宦子弟;最不要臉的事,就是子仗父勢,狗仗人勢,以權謀私,仗勢欺人。其他各類,什麽貪汙腐化、偷雞摸狗、男盜女娼、學術造假,與這個相比,統統不過是小節。

當然,官宦子弟也未必都是不要臉之人,都做不要臉之事。凡不依仗父親的權勢謀取私利,自食其力,自為而後尊,父榮我不榮,父損我不損的,理應為有頭有臉之人。可惜,這種人實在太少。

我承認,我把官宦子弟列為中國最不要臉之人,把子因父貴、兒仗爹勢列為中國最不要臉之事,確實是受了西方民主思想和獨立精神的影響,以他山之破石,攻華夏之良玉。事實上在中國,人們的宗法意識根深蒂固,有後為大,無後不孝,子承父業,封妻蔭子,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人覺得可恥。

封建時代,一姓統治天下,皇親國戚,王侯將相,最多百人以內,千人以下,皇糧尚可以敷衍,民脂民膏亦可供搜刮。

可是,到了黨國時代,情況get worse。黨國的權力,全靠黨軍來維持,皇帝輪流做,今年到上將。看一下黨軍的兵頭係列:大元帥1人,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少將、政委不計其數。假如每個兵頭有2名子女胡來,當不要臉之人,做不要臉之事,加總起來,夠百姓喝一壺了吧?

如果任由這種不要臉傳統延續下去,社會的階層就會固化,平民子弟和社會賢達就永遠看不到希望,永遠沒有晉升的機會,全社會都會趨迎奉承權貴,攀援巴結太子黨,個人奮鬥精神就會被抹殺掉,正能量就會被負能量抵消掉。

自我,自我。“自”是鼻子,“我”是什麽?“我”字的釋義,早已失傳。現存的字典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施身自謂為什麽要一樣呢?經過我某我子的考證,“我”字的原義就是“臉”,不能打,不能啐,不能冒犯。中國人我識太重,私心炙烈,我字當頭,所以,死要麵子。

頭麵,頭臉。臉麵是頭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頭就一定有臉。換句話說,不要臉,就是不要頭。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中國社會,因為上上人有下下德,掌權執政者不要臉,所以,全中國人民都像無頭蒼蠅,滿世界亂飛。

什麽是後代?後代,就是在你身後,在你百年之後,代替你活在世上的人。

人類後代的產生,主要有這樣幾種形式:

1、生物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對人來說,分婚內生和婚外生,自願生和強迫生。這種靠自己播種遺留基因在世上的繁殖方法,叫生物繁殖。

2、思想孕育——哲人、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他們靠自己的深邃思想和精辟理論來影響人,啟發世人、改變他人、成全偉人。比如,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亞裏士多德、柏拉圖、尼采、馬列、毛澤東。這些人的家族後代,可能斷絕了,也可能人丁不旺,但異姓同心的後代卻多如牛毛。

3、人格塑造——耶穌基督,還有他的十二個門徒,如保羅、彼得等,都是靠他們偉大的人格來塑造人的。全世界有多少基督徒,就有多少耶穌的後代。成吉思汗算什麽?他的個人基因,雖然在世上留下了數座人山,幾片人海,可有多少人願意承認是他的後代呢?不罵他是強奸犯就不錯了。

中國的農人想不開,非要頑固地堅守什麽“兒要親生,地要深耕”。

中國的官人也想不開,非要相信什麽“還是我們的孩子可靠,不會掘自己的祖墳”。

中國的太子黨人更是想不開,非要向外人炫耀什麽“我姓趙,你不配姓趙”。

如此不要臉之人,這般不要臉之事,竟長期存在於中國社會,試想,老百姓怎麽可能“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缺乏榜樣,給他們再多的衣食、房產、汽車、外匯都沒有用。為尊者恬不知恥,為卑者豈能例外?

解決官員子女的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問題,製度限定隻是一方麵,輿論譴責更為重要,也最有效。王震的兒子開公司斂財,劉震的兒子投書舉報,張震的兒子編劇本嘲諷,庹震、地震、車震的兒子聯合起來,晚上跑王家門口,用雞蛋把他家門窗全部擊汙。這要比效法南漢後主劉鋹,把所有朝廷官員都閹割掉,絕其後嗣要文明的多,理性的多,普世的多,也奏效的多。

 

201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