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會是哪些人的墳墓?
文章來源: 遠方無聲鴿2014-11-13 19:34:50

我一直遲遲沒有認真動筆寫一篇關於婚姻的文章,   原因有二:一是讀者中可能有一半以上已經視婚姻為墳墓, 關於婚姻的文章會讓他/她們揭開舊傷口; 二是這類的文章恐落於道德或宗教性的說教, 最後導致一場不必要的爭論。 不過近來看見許多人奮筆疾書,慷慨陳詞婚姻之寶貴。  俺實在不能按耐內心的激動,  也出來說幾句我的觀點。

說到婚姻, 我們不得不回到最本源的一個問題來分析—–男人和女人的不同? 男人和女人為何不同?  除了生理結構的不同外,男女的靈魂結構也完全不同。 這部分道理, 小說家們說得最好,  簡.奧斯汀曾在小說《愛瑪》中寫道:“這個世界上的一半從來都不會理解另一半人的快樂到底是什麽”。 幾千年來, 人類都是以男性為中心而建構政治,社會和文化, 當然沒有多少男人會去理解女人到底要什麽樣的快樂? 什麽才是女人們靈魂的需要? 其實人類早就有答案了, 隻不過沒有幾個人願意去聆聽。

當現代工業革命來臨前,大部分女人的天職就是相夫教子, 傳宗接代。當女人有機會受教育和工作時, 舊的婚姻製度受到了挑戰。 人類社會麵臨的隻有三條選擇,要麽回到夫權為中心的過去;  要麽來個顛倒,  建立一個女權為中心的新未來;  還有就是找到一條讓男女都能平等共存的道路。 這三條路你會選擇哪一條呢? 這實際是每個人的信仰和價值觀來決定的。豪不隱諱,俺是個有近20年婚姻經曆的基督徒,  當然我的價值觀是第三種, 一句話:“男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個一體不但是肉體的,也是精神的)”。 我不想說得太抽象化,  通俗地說,  什麽樣的道路會埋葬你的婚姻?  更具體一些, 就是哪些人的婚姻會走入死角呢?   看著周邊曾經離過婚的或輔導過的人,  一般有下麵四種人:

 一是, 在心理上沒有離開父母的男人, 處處需要征求父母的意見, 結局是父母的利益高過妻子的利益, 無法和妻子共同作一個決定。 這方麵諸公可以看看萊特博士的書《男人到底要什麽》

二是,   在生活中依賴感太強的女人,特別是在經濟上處於劣勢的女人, 結局是在婚姻中處處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  這方麵有糾結的人可看看此書《為什麽愛情不能持久》。

三是, 男人和女人缺少靈魂或生命意義上的溝通,每天隻是在一起吃飯睡覺, 忽略雙方精神上的合一, 結果有一天會有紅杏出牆或路邊采花。 查普曼發行百萬的名著《愛的五種語言》可以創造良好的兩性溝通。

四是, 總是試圖改變對方,無法接受對方的真相, 這種情況男女都有。 大多數女人結婚時希望她們的丈夫會改變,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變化。大多數男人結婚時都希望他們的妻子不會改變,然而她們卻都變了。 所以小說家永遠謳歌的是愛情,卻少有讚美婚姻的。  似乎愛情是自由浮動的雲朵, 而婚姻是男女日常奴役的枷鎖。

我們周圍有太多專業人士和婚姻輔導專家, 俺在這裏班門弄斧,  不過如果我們願意敞開自己的心, 像尋求珍寶一樣地去尋求婚姻上的醫治和輔導,  那您正在遭受的婚姻之掙紮肯定會見一些曙光。“尋求的就必尋見,叩門的就必開門”。  聽完我說教式的婚姻觀,最後贈各位一句實際通俗的話:“婚姻的成功,不隻是要找合適的伴侶,更加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要做一個合適的伴侶….. 你婚姻的成功與否,決定你是否將愛的方式以及去愛和被愛的能力帶入你的婚姻之中。 一個成熟的靈魂,是你帶入婚姻中最好的嫁妝(Elof  Nelson 語)”。還是不明白,那就把蘇芮的這首歌常常唱給自己和對方聽一聽吧:

因為愛著你的愛 因為夢著你的夢 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 幸福著你的幸福

…….

所以牽了手的手 來生還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沒有歲月可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