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加州?在那夏花盛開的地方
文章來源: 風語空靈2022-06-26 08:12:24

天氣預報又是一個熱浪滾滾的六月天。這兩年加州的天氣步入炎熱周期,今年剛到六月就出現日氣溫超華氏100度的天氣,好在這裏晝夜溫差大,太陽落山後很快就有涼爽的空氣從大洋上越過山丘,潛入海岸穀地和半島上的千家萬戶,就是沒裝空調,隻要打開窗子,在夜晚仍可在習習晚風中入睡。到了清晨,9點鍾之前往往也很宜人。這裏晝幹熱夜涼潤的天氣,不但能出產美酒,也適合上了年紀人生活,況且,九月一過天氣轉涼,真正的,可以說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氣候就再一次籠罩這塊風水寶地,直到次年的五月。難怪很多人說要走,卻難以離舍。舉一個這裏為什麽獨特的例子,舊金山灣區的飲用水是從賽拉雪山引來的雪水,和礦泉水有一拚,世界上很少都市區居民有這樣的待遇。

這幾年常有人說起加州不再宜居,像人越有名是非越多,加州作為一個地方也一樣,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塊頭,常有人對其說三道四。雖然政治上加州屬民主黨長年"獨裁",一些優點也常常被當成"垢病"去批判,特別是近年來對犯罪的"優待"政策,BLM運動後有人趁機搞起了"零元夠"活動(打砸搶的代名詞),特別令人不安。但他們被迅速"鎮壓"且再無發生,這些流竄犯罪是不能算在加州頭上的。於是,遷離加州的話題開始出現,一時間"甚囂塵上"。事實是加州的人口近年一直在四千萬左右徘徊,但人口組成卻在變化。研究證明,離開的人往往收入低到中等,教育水平相對偏低,而搬來的人教育水平和收入較高。別提那些億萬富翁離開加州的事,他們有的是豪華灣流私人飛機,想去哪兒走哪兒(君不見,前兩天馬雲還開著上億美元的遊艇去了地中海上的西班牙小島),距離和地域對他們來說都不是事兒,一般人能比嗎?

這裏說一下我的鄰居,且叫他大衛,喜歡爬山釣魚打獵,最近在愛達華州的林子裏買了個度假屋,依山傍水,春夏之交一去就是兩個月。這兩天他外甥結婚,在他家寬敞的院落開慶祝爬梯,年輕人把音樂開的震天響。在郵箱前碰到大衛,聊了會兒他們愛達華的居住,他說的"天化亂墜",完了大衛問起是否音樂聲太大,可以讓他們調低,我說,沒事兒,我們也難得跟著熱鬧。我問他北麵那麽好,是否考慮搬過去,他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

"No, not a chance"(沒門兒)他回答得連頓都不打。

疫情以來,一有機會大衛和他剛退休的太太就乘飛機,或開九個多小時的車穿過三個州,前往他們愛達華的"世外桃源"。這裏想說的是像他們這樣的退休人士在加州並非鳳毛麟角,如候鳥一樣飛來飛去也許是中產退休後的縮影,那是一種什麽情景,讓我們想象一下,當清晨的一縷陽光掠過林蔭照進窗口,窗外鳥兒在鳴唱,小溪在流淌,遠山的輪廓披著一層朝霞,山巔的殘雪在日暉下發出金燦的光芒,一切是那麽地清新。要問新的一天有什麽計劃?兩輛ATV和一輛四驅越野在整裝待發,是依窗閱讀寫作,是釣魚,爬山,扛槍打獵,還是小道健步草甸兜風,都在一念之中。是否如此"出走加州",就看你的興趣和財力了。


這之前大衛在家裏的車庫開辟作坊,做木工活兒,桌椅板凳全都是他的"產品"。而我則在後院擺開戰場,修擋土牆建工具房也忙得不亦樂乎,誰會有"出走加州"的念頭。現如今,看到他們"狡兔兩窟"的美好生活禁不住讓人有同樣的心思?記得聽人說過,美國是"中年人的戰場",這樣的話退了休就應撤出,比如說搬到灣區半島外麵的地方"坐山觀虎鬥",即可以不受交通擁擠之擾,又可以隨時"殺"入那熟悉的地方購物美食。至於是否像大衛那樣到北部的林子裏安個家過候鳥生活,則要看野外對你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商場開門前的早晨,"這裏的上午靜悄悄"

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就難免愛上它,留戀那裏的一切,熟悉的道路,盛開鮮花的商場,各式各樣的美食(舊金山灣區排全美前三),花壇前樹蔭下,弄杯可樂或咖啡,看人來人往,享受慢節奏,全在其中。這不,前兩天去那個喜歡的購物中心給車子充電,就如此這般了一回,拍了夏日的奇花異草放在這裏共享。

盛開的大理菊和勺藥花(牡丹同科)


夏日裏那朵粉色玫瑰


一朵不知道名字的夏日黃花


不一樣的勺藥


紅花確實要綠葉來點綴


"雲想衣裳花想容",鮮花要美人來點綴 - 花壇前的廣告攝影


疫情中興起或側重的露天餐座看來要成常態了,據說,上海解封後堂吃像地下工作那樣,要偷偷摸摸,實際上多開一些露天餐座就行了(立法規範,即防疫又促經濟)


一則餐飲廣告,美食如夏花盛開


祈朝大海,夏暖花開,願疫情離我們越來越遠!


新的一天開始了,在灣區賞花,健身,美食,還是去海邊踏浪,and many more,都在你的一念之間。如果僅僅因暫時的社會"動蕩"就要出走,還是三思而行,出了加州,再要回來可能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