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與中美之比較
文章來源: 北美曹先生2014-07-28 13:05:53

“皇帝的新裝”與中美之比較

昨晚從維多利亞島回來,沒事翻翻微信,看到有兩篇周小平先生的文章在瘋傳,一篇是“不把美國的真相說出來我就太無恥了”,一篇是“美國對華文化冷戰的九大絕招”。之前,我對這位“知名時評人”周小平先生個人情況一無所知,但看了這兩篇文章後,還是禁不止想寫一點東西。我來加拿大生活快5年了,這期間常有朋友問我如何看待中西方的差別,而我自己也常常思考這方麵的問題,慢慢地我不大願意和別人討論(有時會變成爭執)這方麵的話題,但如果非要回答的話,我大致有這樣的看法:第一,總體而言,西方發達國家(或者就是美國或加拿大吧)肯定比現在的中國要好。在這個問題上,我不願意做模棱兩可的“騎牆派”,當然也不願意走極端和過於憤青。其實,我們用不著看太多所謂名人或精英的各種評價,隻要觀察人們是如何“用腳投票”就可以了。第二,有了上述的判斷後,我絲毫也不否定新中國在這幾十年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就是說中國也有很多自己好的方麵。比如說,目前在中國,簡單地賺大錢機會顯然要比世界上其它的地方都多得多。同時,我也不否定美國和加拿大等也有很多的問題,甚至這些問題比我們看到的還嚴重或根深蒂固。但是,我們不能以個案代表整體,以偏概全;個案歸個案,整體全麵地比較才有意義。第三,就具體的不同個人而言,到底是哪裏更好或者更適合他,則就要看個人的情況和需要了。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我比較喜歡這句話:Love where you live,否則就隻能徒增煩惱。第四,在做中西方比較時,我們最後都一定或直接或隱晦地涉及到社會製度或政治製度的問題,對此我個人認為:就人類曆史發展來看,至少在現階段,通過民眾選舉的多黨輪流執政一定要好於沒有選舉的一黨製,至於在將來會是怎樣尚不得而知。

我現在不願意爭論中美比較這樣的話題,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都很難客觀、公正地看待這個問題,我們這些大人都不自覺地有了自己先入為主的立場和觀點,特別是所謂的社會名人尤為如此,比如周小平先生就是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說出他認為的“美國真相”。前些天,北美崔哥在舊金山矽穀舉辦的個人脫口秀中說到: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好。中國的好,你在三天之內就會全部感受到。美國的好,你要在這裏住上十年。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在國外實實在在地生活過,我們怎麽能真正地了解這裏呢?而且,對一個國家好壞最有資格評價的是他們的民眾,但中國普通老百姓又有多少人能去國外體驗一下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現在更願意聽聽老人們和孩子們的看法,他們要麽曆經滄海要麽純真無邪。大凡我們的父母來北美探親過,或許他們可能還是住不習慣待不了多久,但是他們對中外的看法也要比那些政客名人們靠譜的多。至於孩子們的天性直感就更需我們格外重視了,在這裏我說幾個真實的故事。

其一,2008年春節時,我們全家去澳洲旅行,一天傍晚在住處附近的小公園裏,10歲的女兒很快和當地的小夥伴們玩到了一起,周圍也有各種鳥兒在溜達休憩。女兒玩完後跑到我們身邊說了一句話,令我們非常吃驚,她說,這裏真是人獸和諧(這個詞之前我從來沒聽人說過),她也想來這裏學習。一年多以後,我們就到了溫哥華開始全新的生活。其二,三年以前,我大學一位同學從上海移民過來了,她女兒剛6歲左右,第一次過來就不願意回去了。剛開始來我們家時,我總拿送她回上海來“嚇唬”她,她每每那種堅定的搖頭和沮喪的眼神讓我真的擔心是否傷害了孩子純真的心靈。每每問她這裏有什麽好那麽值得留下來,她總會掰著指頭給我說,這裏的人不亂丟垃圾、這裏的車給行人讓路、這裏的人總是對她微笑,等等,似乎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而就是這些小的事情讓她希望留下來,而她媽媽對這種移民選擇是對是錯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其三,前天我去維多利亞看幾家朋友,其中一家是半個月前從國內來這裏旅行的,他們給6歲的女兒報了一些當地的夏令營活動(這兩年國內家長帶孩子來北美參加這種夏令營活動的非常多)。那天孩子媽媽對我說,她女兒就來了這短短十幾天就不想回去了,正好在車上的時候我又對她女兒說你們快要回去了,小女孩立刻略帶哭腔地叫喚著不要回去,嚇得我再也不敢提這個話頭了。

總之,中外的比較,既複雜又簡單,屁股決定腦袋就會複雜,腦袋決定屁股就會簡單。所以,我們不妨多聽聽孩子們的看法,他們就像“皇帝的新裝”中那個率真的小女孩,他們可能回答不了是社會主義好還是資本主義好,但他們敢於回答我們很多大人都不敢真心回答的問題!

從維多利亞朋友家可以直接下到海邊,不遠處的小島就是美國“聖胡安”島。在1859年,美國與英國差不點為這個小島而開戰,也即有名的“一頭豬引發的戰爭”。

                在維多利亞居民區內,很容易看到小鹿在覓食或四處走動。

        這是維多利亞一戶居民家門前所設立的自動免費借閱小書箱,很有意思的。

           暑假時節,UBC大學裏麵有各種各樣的夏令營活動,顯然有不少中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