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的掙紮
文章來源: 高曉嵐2014-08-27 03:45:38

與一起走過5年多時光的男友分手後,我已經快32周歲了。在中國社會,這個年齡的未婚女性曾經被稱為大齡女青年,後來又有了“剩女”的頭銜。我加入了剩女的行列。

三十歲出頭的我,正處於一個女人一生中最好的年華。依然年輕美麗,又有了些來自生活的閱曆,開始成熟。然而中國社會在婚戀上有著畸形的“少女情結”,男人們爭相找20歲出頭的年輕女子。我商學院的一個經過西方思想洗禮的男同學竟然也常說三十歲以上的女人是“老菜皮”。我禁不住想質問他自己是什麽呢?!

好男人早早地結了婚,我那時的選擇麵很窄。中國又不興丈夫比妻子小上個幾歲。歲數相當或比我大的單身男人又要找三十歲以下的更年輕的女子。我的高薪工作不但幫不了我,反而是我找到另一半的障礙。中國很多男人缺乏真正的自信,需要在經濟上比妻子占優勢,給自己壯聲勢。在學曆方麵社會也要求男方不能比女方低,雖然我並不介意。我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我想要有個家庭。不是僅僅有個家(home), 而是family, 由家人組成的我自己的家庭。我一再說過我要有孩子,因為我從小喪母。我幾乎可以聽得到我的生育鍾在滴滴嗒嗒地走著。造物給女人的生育期是短暫的。女人天生是母性的,花開了是為了結果。而花期卻是那樣短暫,要在凋謝前等到一隻昆蟲來為花授粉。不一定要是那隻蝴蝶或蜜蜂,哪怕是隻甲殼蟲,某隻昆蟲。

女人可以沒有男人,卻不能沒有孩子,孩子是女人永遠的愛。不能做母親在我看來是女人一生最大的遺憾,而要有孩子,還是要有男人幫忙。孩子的良好成長也需要父親和父愛。所以我要找到我的另一半,和他結婚,生孩子。我當時雖然是個“白骨精”,有著令人羨慕的職業和收入,我卻渴望普通女人的幸福,期待過“老公、孩子、熱灶頭”的生活。為此,我願意放棄我的所有。

所以我掙紮著,不能像我的幾個朋友那樣從容地做剩女,獨自享受生活。因父親開明,我沒有來自家裏的壓力,但是我自己給自己很大壓力。我還擔心我的病會成為被拒絕的理由。

我的要求不高,隻要是個誠實有底氣的男人。相貌一般即可,當然不要猥瑣。收入不限,我完全不介意男方收入比我低,但要有自信。沒想到這竟然是那樣的難。

我托朋友們給我介紹,就差沒有去征婚了(想過聯係當時上海的“相約星期六”)。我曾經去外國語學院相親,見我朋友介紹的對象。相親的感覺怪怪的,像是場交易,自己是被驗的貨物。被人打量著,我很不自在。他是個老師,研究生,外表一般,我和他沒有來電的感覺。覺得他缺少點精氣神,我沒有和他繼續交往。我還參加了一些外國商會舉辦的社交活動,刻意地打扮了,卻也沒有釣到我的金龜婿。

那時我有了電腦,網上有freetel 和icq (那時還沒有qq).  我上了這些網站與人交談。遇到各色人等(中外人士都有)。有直接就要cyber sex 的。也有談的來的,但線下一見麵,多半是見光死。曾經見過一個長得很帥的說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州美國人,但聽說我有精神疾病,他也打了退堂鼓。也有過“一夜情”。其實這並不刺激,兩個陌生人親密是件頗尷尬的事。我不是個隨便的女人,我是抱著談戀愛結婚的目的的。

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比我大25歲的法國男士向我射出愛之箭。他是位學者,很有風度。他告訴我他與太太長期不和,已經分居。他希望我能夠忠誠,我給了他我的承諾。我們開始了遠程戀愛,電郵傳書。他大概每三個月左右來上海見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挺浪漫。

他向我承諾要辦離婚,卻一直拖延。按法國的法律離婚挺麻煩,他也不願意失去自己辛苦一生積攢下來的家業。我們好了有近兩年,他的離婚卻沒有進展。我明白了我和他處於生命的不同時期,我很緊迫地要結婚好有孩子,而他卻沒有這種緊迫感。我終於決定與他分手。我沒有那麽多時間與他耗下去。

我仍然是個剩女,仍然在掙紮著,想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