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一侃九三大閱兵的音樂
文章來源: 宋喬19812015-09-06 15:35:50

北京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激起網上烈討論。關於該不該閱兵的討論已經夠多的了。我隻想聊聊對於這次大閱兵音樂的感想。我原來心裏猶豫著是否要看關於大閱兵的實況轉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再次看到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那種廟會似的熱鬧場麵。我對零八年北京奧運展現的那種法西斯美學風格的盛大場麵已經傷了胃口,不願再嚐試一次。那種成百上千的人穿著尿不濕聚集在廣場上一站幾個小時的情況,想一想都覺得很不人道,讓人在心理上產生極大的反感。張藝謀搞的那個東西從藝術上來說比二零一四年俄國索契冬奧會的開幕式真是差遠了。那種刻板,僵硬的表現令人生厭。就像他的電影一樣,他亦步亦趨地在演員,音樂作曲,器樂演奏家的選擇上拷貝李安的《臥虎藏龍》,他在奧運開幕式上特別邀請多明戈和薩拉.布萊曼來捧場。張藝謀企圖要表現出中國人的自信,但處處顯示出不自信。但我最終還是看了這次閱兵的現場直播。總的印象是這次的音樂是失敗的。

 

首先從音樂曲目的選擇來說,抗戰時期可供選擇的好的音樂作品很多,但是主事者卻隻是選擇了共產黨方麵的音樂家的作品。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的戰爭,包括國民黨,共產黨,其他黨派和無黨派的民眾。作品選擇的麵寬一些才能更好表現全民抗戰的主題。何況,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並不是那次偉大戰爭的主戰場。其次,如這次閱兵的名稱所示,這次的紀念活動是放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七十周年上的。所選擇的曲目裏缺少了當年反擊法西斯的幾個主要盟國的音樂。國外的作品不一定要多,但選幾首做代表,也正可以體現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說到演唱部分,也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這次的閱兵現場有一個由兩千多人組成的大型合唱團,這樣龐大的合唱團是中外古今都罕見的。其實有現代先進的擴音裝置,根本用不著這麽龐大的合唱團。國際上大型體育賽事等都不乏用小型合唱團而成功的先例。這其實也是沿襲張藝謀搞零八年奧運和導演歌劇《圖蘭朵》的法子,人海戰術。其結果是費力,費時,費錢,費事而效果不佳。這個活動的音樂總監更應該把重點放在對音樂的處理上,而不是隻圖大型合唱團造成的視覺震撼效果。有趣的是這個超大型巨無霸合唱團在音樂的處理上非常粗燥,隻有男高音和男低音兩個聲部,把女聲完全排除在外。很難想象一個大型演出的合唱團隻用兩個聲部的。用這樣的方法演唱這些歌曲讓我覺得比過去聽到過的其他演唱版本都要差得多,既單調,沉悶,又缺乏動人心魄的力量。在《太行山上》這首歌裏,開頭的幾句“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傳統的唱法都是由女聲帶出,使人仿佛親眼看見磅礴而出的紅日那瑰麗的色彩。前麵的女聲的優美抒情的表現和後麵大合唱“敵人從哪裏進攻,就要他在哪裏滅亡 ......”的鏗鏘有力互為對比,更加強了演唱的效果。特別是“ 聽吧,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 ……”這段,應該,也必須有女聲加入的。從另一個角度講,抗日戰爭是全民的戰爭,用一個包括女高音和女低音的傳統的合唱團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既然大閱兵中都有女兵方隊,把女聲排除在合唱團外是很奇怪的。聲部選擇的不合理還體現在沒有高質量的男高音聲部。男高音聲部是合唱團不可或缺的重要聲部,是最重要的起主導作用聲部。好的男高音那種高亢明亮,有穿透力和金屬色彩的聲音給整個演唱帶來活力。男高音被一些行內人叫做“難高音”,技術要求極高,也是中外合唱團人數最少的聲部(不好找)。這次這個兩千多人的巨型合唱團要找到足夠的合格男高音當然會是一個難題。所以這次合唱的效果不佳,好多時候感覺演唱者都是用大本嗓在唱,僅有的兩個聲部也沒有聽出明顯的音色對比,給人的感覺像是齊唱,而非合唱。就以我自己參加過的歌劇《阿依達》的合唱來說吧,兩個合唱團由一百二十人組成,共十六個聲部。其結果是讓人感覺色彩極其豐富,飽滿,具有很強的戲劇張力和震撼性的效果。其它歌曲如《保衛黃河》等也不如我聽過的一些業餘合唱團的表演。如果這次合唱能精選一個一百多人組成的合唱團好好排練,結果肯定會好得多。總的感想是要多在音樂表現上下細致功夫,少耍小聰明,搞人海戰術和一些怪點子。搞音樂如此,治國也是這樣。

 

 

宋喬 2015 年9月6日 於 木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