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李銀河!
文章來源: 宋喬19812014-12-21 20:34:06

這幾天網上很熱鬧地討論著社會學家專家李銀河的家庭生活。網民們起勁地爭辯著,咒罵著。事情的緣起是李銀河透露出她和一位變性人一起生活了十七年。一些網民批評李銀河多年來呼籲社會對同性戀包容,原來她自己就是同性戀。言下之意,認為李銀河以往的作為隻是為自己的性取向開脫,她自己的拉拉身份終於曝光了。不少網民用很惡毒和下流的語言咒罵李銀河帶壞社會風氣,引導年輕人成為同性戀。這些詆毀之言不少是明顯的人身攻擊。李銀河對此發了:“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的博文。李銀河說“我確實是個異性戀,不是同性戀”*。讀了李銀河的文章,我也控製不住地要加入這場公共討論。


從上個世紀以來,同性戀的問題一直是一個敏感和有爭議的話題,在有些國家和地區也是被禁止討論的話題。今天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能出現在報紙上,電視,廣播等媒體上,被編演成戲劇,電影,這無疑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在美國很多州同性婚姻也已經合法化了,但是關於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的爭議仍然在進行著。把中國目前對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的討論與歐美各國的討論做一對比,可以看出歐美各國民眾對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的容忍度要高得多。西方民眾對他人的生活方式,交友,婚姻以及性取向,性行為等個人隱私表現出更多的尊重,也顯現出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要高了許多。現在中國民眾對通常的異性戀關係的看法正在日趨自由化,有時甚至自由得過頭了。官員們的拿錢買春,包二奶,普通民眾隨意的一夜情早已是見慣不驚的事了,也被大多數民眾所容忍。但是,麵對同性戀及其他性少數群體,社會依然對他們抱有強烈的偏見。中國民眾總體文化素質與西方比又低了很多,對同性戀的理解就更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說法。


在中國不少人認為同性戀是被教唆的,是完全由後天因素造成的。幾十年以前西方國家也有類似看法。後來同性戀被認為與遺傳因素和後天生活壞境有關,但仍被視為一種精神疾病,直到1973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同性戀(homosexual)從精神病列表裏刪除掉。這是一個裏程碑式的轉變,同性戀由被定義為病態到被定義為正常或正常的變異(這一點還無明確說明),同性之間的婚姻在西方文明國家也開始得到尊重和承認。而在中國,過去很長的時間被視為犯罪。近幾十年同性戀已經非罪化了,但仍被視為病態,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這也就是為什麽到今天中國還有治療同性戀的診所。日前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判決,位於重慶市的一家心理諮詢中心心語飄香聲稱可以用電擊治療同性戀是虛假宣傳,下令該中心公開道歉並賠償被治療的同性戀者。這是中國法院對類此案件的首例判決**。這也可以看做中國有關同性戀問題的一個進步,也是中國法製的進步。實際上目前西方醫學界普遍認同同性戀主要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現代科學還沒有有效的辦法將同性戀變為異性戀。同樣,同性戀是否可以被教唆形成,我個人的看法是否定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接診過一位中年男性病人。他是被警察帶到診所的。病人告訴我他自小就對男性而不是女性有興趣。他喜歡一個剛剛二十歲的異性戀男孩多年。他終於和這個男孩有了性行為。那個男孩之所以同意和他的性行為,是因為他以金錢為交換。但是這個男孩很厭惡同性間的性行為,每次完事後都要痛毆他。他還給我看他身上的青紫傷痕。終於有一天這男孩情緒大爆發,到派出所報了案。這位病人告訴我,他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無法克製,希望我能給他開出有效的藥物把他轉變成異性戀。我相信這位病人的真誠,也能理解他的那份無奈。最令人感到驚異的是病人最後告訴我送他來的警察要求單獨和我交談。在那個大多數國人和司法機關視 同性戀為罪行的年代,這位警官要告訴我什麽呢?這位警官對我說,這個病人是一個政治上和業務上都很好的同誌。臨行前縣裏領導交代,這是一種怪病,無論花多大的代價都要把他治好。我當時的驚訝可想而知了,簡直就是電影裏的情節。我猜測這位病人受到當地領導的重視,也和領導有著良好的個人關係,所以他的同性戀行為不被當作罪行,而被看作是一種疾病。在當時的中國,在法律界定不明確的問題上個人關係是可以替代法律的。當時我所在的那家醫學院的精神科主任是一位全國有名的專家,正在考慮采用國外曾經用過的行為療法,也就是前麵提到的心語飄香心理谘詢中心所用的電擊療法。但他對這種療法的效果和現實可行性都有疑慮。我那時堅信當時的醫學水平(現在也是)是無法實現病人和他領導的心願,將同性戀者轉變成異性戀的。我隻能告誡他找一個情願和他有同性關係的朋友,隱蔽行事。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是不是同性戀不是個人可以選擇的,這不是罪,也無關道德問題。


老實說,李銀河的這篇文章寫得好極了,真摯動人。但我對於她在文中強調自己“確實是個異性戀,不是同性戀,說她的同居伴侶”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不以為然。雖然她補充“承認自己是異性戀者......並不覺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戀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優越”。李銀河是性學專家,她對同性戀問題理解的深度遠不是我所能及的。但我覺得她這裏談到的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同性戀了,這裏又有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變性者。據我所知,人類實施變性手術的曆史還不到五十年,對於變性人生理,心理,性行為和性心理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對於和變性人的婚姻和性伴侶的情況更是所知甚少。我在過去曾經因為特殊的工作環境接觸過不少變性人,男變女或女變男都有。對他(她)們的性心理,我自己覺得完全找不到北。所以我個人認為李銀河肯定她和現在的變性伴侶的關係不是同性戀似乎不太具有說服力。我同樣認為她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對自己是否同性戀來表態,起碼我不在乎她是否同性戀。李銀河是不是同性戀都不會損害她作為一個卓越的社會學家,性科學家的地位,也不會改變她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巨大影響。誠如她本人所言:“一個人怎麽生活,跟誰交朋友,屬於個人隱私,我沒有義務向任何人交代”。在某種我們不清楚的形勢下她公開了自己的個人感情生活,這給大眾一個機會了解李銀河,她不但在口頭上和自己的著作裏滿懷同情地關注同性戀人群,呼籲社會消除對同性戀的歧視,幫助同性戀人群從隱蔽狀態走入公眾視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她在自己個人的生活裏也身體力行地以平等態度對待同性戀者和變性人。這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用真誠的態度生活的人,是一個用真誠的態度搞研究科學家。反觀那些對她詆毀,汙蔑,嘲弄的人,實在顯得可憐。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這些人仿佛還生活在清朝。就根據這一點,李銀河的存在就特別地有意義了。我對基督教的信仰隻停留在一兩年裏偶爾會去一次教會,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感謝上帝,讓我們有了李銀河。




李銀河: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 


http://weibo.com/p/230418473d53360102vcjd

** 中國法院首例判同性戀非精神病電療治病是虛假宣傳

http://www.chinese.rf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