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一同學的這份“真相調查分析報告”其實很不靠譜
文章來源: 金筆2013-05-10 23:26:41


不是說,孫維手頭有一瓶鉈溶液,你就可以認她是凶嫌的。你還得解釋出,這鉈溶液是怎麽從瓶裏轉到朱令身體中的,而這過程也需要合理。這就是現代破案!我是支持破案的,不管是誰作的案。如果孫維一方寫出理論解釋自己清白,那我也會仔細研究,看是不是合理,不合理我也會反駁的。現在正好是有一篇清華某生寫的調查報告出爐,當中不合理的地方,我自然要駁斥。要知道,如果將孫維抓上法庭,這些不合理的解釋,孫維的律師同樣會質疑的。

今天有人提出是通過隱形眼鏡投的毒(見“真相調查分析報告(ZT)”,但在這種說法被接受前,必須借用自己的眼睛(這樣最好)或者動物的眼睛做個試驗。眼睛角膜是最敏感的地方,生理鹽水裏放鉈鹽,會不會讓朱令痛得叫起來呢?所以最好要用個人自己來做試驗看看有沒有刺激,然後你才可以下結論說:嗯,這個方法朱令發現不了!(補:填在鏡片和眼角膜之間的護理液,應該是按眼淚水的配方合成的,但跟生理鹽水接近)

當然如果鉈太毒,那麽可以借用類似鉈活性的其他化學元素,但沒有毒性的來試試?再不濟找個動物麻醉後試一下?看看角膜會不會潰爛,眼睛會不會紅腫?還有能否起到致毒效果?說到這裏,暫時還先勸您先別做動物試驗。

先算一下,隱形眼鏡內的液體量,大約0.2cc不到。那麽,我們做菜的大媽們都是知道的,嚐鹹淡時,鍋裏的湯夠鹹了,可是菜還沒那麽鹹。這裏有濃度梯度的。所以,我們以0.5克鉈(1.0克可以馬上致死(?),我們姑且取 0.5g 這個數)進入體內。那麽,以兩個星期大約用 5-6cc 的鹽水裝鏡片(0.2 X 2 X 14 = 5.X)。如果預計十天左右中毒。那麽 ,鉈就要溶於 1.0g/10ml or 10g/100ml以上,即鉈的濃度不能低於或至少等於:10%(w/v)。

要知道,生理鹽水是0.9%(w/v)NaCl or 9.0g/liter or 0.9g/100ml

這麽高的濃度,不會刺激眼睛?這個需要證實。反正我覺得這裏有問題。鉈是不是能這麽高的濃度溶於水中,你們知道嗎?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孫維說她是可以接觸到鉈溶液的。那麽這個鉈溶液的濃度是多少呢?如果遠遠低於10g/100ml,那麽短時間內致毒的可能性比較小。

但這還不重要。假設這一切都是可能的,但還有個問題。

假設有人在朱令的隱形眼鏡鹽水裏麵下了毒。一段時間後朱病了。然後朱令去同仁醫院接受治療(非針對性的),但在治療期間朱令是否仍舊戴眼鏡呢?因為如果繼續戴眼鏡,甚至出院以後回到家裏繼續戴眼鏡(讓我們假設朱令用的是同一瓶鹽水),那麽朱令的病情應該不會好轉,應該繼續加重才對。

可是朱令是恢複了(不少)。這個怎麽解釋?要麽就是朱有兩瓶鹽水,一瓶在家裏,一瓶在學校。是不是這樣呢?求證!

總之要下結論,需要有周密的計算和可行性的模擬和測試。

個人估計不是通過眼角膜投的毒!但總之在下結論前,或許問下眼科醫生?

脫發和洗發劑也是同樣道理,不能因為脫發,那就一定是從皮膚來的。如果以前沒有報道過的話,起碼要有動物實驗驗證可行。但狗啊貓啊的是不合適的,那麽用個雞來試試怎麽樣?看看也會不會脫毛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