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杉
文章來源: 我的庭院2015-10-15 05:09:13

Wollemi National Park 中自然生長的恐龍樹

澳大利亞是一塊神奇的大陸,早在約2億年前她開始從崗瓦那大陸(Gondwana)分離。在隨後長達2億年的漂移中,逐步形成今天的澳大利亞。由於跟其它陸地分離的早,80%的澳大利亞本土植物隻存在在澳洲大陸。

1994年8月,新南威爾士州國家公園和野生生物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大衛·諾柏(David Noble),一名野外活動愛好者(國內叫驢友)在距離悉尼西南150公裏的瓦勒邁國家公園(Wollemi National Park)發現一不知名的野生植物。後經悉尼植物園專家鑒定,確認為孑遺植物。為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下,新屬(Wollemia ),唯一種(Wollemia nobilis)。後被正式命名為瓦勒邁杉(Wollemi pine),以紀念它的發現地和發現人。瓦勒邁杉又俗稱恐龍杉。它跟南洋衫屬(Araucaria)和貝殼衫屬(Agathis )的植物分類地位相近。英文Wollemi源於土著語言,是環顧、仔細觀察的意思。

瓦勒邁杉的發現與1938年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發現的矛尾魚, 1944在中國發現的水衫(Dawn redwood)一樣,都是發現化石在先,然後在自然界找到活標本。它們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據考證現存的年代最早的瓦勒邁杉類化石形成在大約9千萬年前的史前時期,人們相信它們甚至生活在2億年前恐龍出沒的侏羅紀時代,它們或許曾為恐龍遮陽僻蔭。在恐龍樹杉被發現之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它們已在2百萬年前從自然界中絕跡。瓦勒邁杉現被譽為澳大利亞的聖誕樹。

瓦勒邁杉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征,成年樹高可達40米,樹皮上遍布小的突起(節),可隨時萌發。成年樹樁上呈樹叢狀的多株樹幹(Coppicing)現象。葉子扁平細長,雄花錐狀(5-11厘米長,1-2厘米寬),多位於樹的下端。雌花球狀(鬆果),多位於樹的頂端。鬆果(直徑5-10厘米)在受粉18-20月後成熟脫落,釋放出褐色的帶有薄翼的種子。

在野外,自然存活的恐龍杉數量低於100株。野外發現的最古老的一棵,主幹估計有至少400年的年齡,其根部樹樁也許要上千年。為避免由於人為或自然的原因(如森林山火)造成恐龍樹絕跡,科學家從發現它們的時候就著手人工培育樹苗。現在樹苗的繁育、銷售已經成熟,隻要花上100澳元左右,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園子裏種上一棵恐龍樹。

貝殼衫類化石

成年樹高可達40米,樹皮上遍布小的突起

主幹上的萌芽

成年樹樁上呈樹叢狀的多株樹幹(Coppicing)現象

雄花、雌花(鬆果)

帶有薄翼的種子

幼苗

幼樹

(圖片源於網絡)

博文自薦鄙視

布尼亞鬆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377/201412/3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