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最美麗的小鎮 – 艾麗絲泉 (四)
文章來源: 一朵漂在異鄉的雲2014-09-03 20:51:18

 

說到艾麗絲小鎮,怎麽不會讓人想到那個巨大的石頭呢。大石頭的土著名字叫烏魯魯 Uluru),官方也叫艾爾斯岩。艾爾斯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19世紀南澳的一個布政司亨利 艾爾斯。在1993年,政府把這兩個名字合在一起,稱大石頭為艾爾斯-烏魯魯岩。這塊大石頭真是個奇跡。它就像一顆心髒,位於澳大利亞的中部。它是一塊砂岩石,高達348米,總周長9.4 公裏,被土著人奉為神聖,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文化遺產。大概由於它偏遠的地理位置, 澳洲人下定決心去看一次,真不容易。有時候,我真的不明白,澳洲人是喜歡探險,旅遊和度假的。他們願意花大把錢去歐洲,去巴厘島,或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曬太陽,就是沒想過去看一下自己國家最值得一看的名跡。我曾經陸續和很多人聊過天,提到艾麗絲,提到大石頭,他們都搖頭表示沒去過,仿佛那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真的是可惜。

我建議如果你們去了艾麗絲,至少應該拿出四天時間來,把大石頭和帝王穀一起拿下。不是跟團大巴的那種,而是自駕。出發前備和汽油,最好再多裝一桶備用。一是一路上加油站真的不多,往往幾十公裏沒有加油站。二是因為一旦有了加油站,價格貴得驚人。很多人以為越是偏遠的地方,物價應該便宜。大錯特錯,北領地的房租和物價都遠高於澳洲其他大城市。話說回來,出發前檢查車輛,保證在路上別出什麽問題。一旦開出,出了問題,方圓幾百公裏,沒有汽車修理店。千萬別騎著腳踏車去沙漠,尋求浪漫。去年,一個來自台灣的電視主持人,騎著自行車在去大石頭的路上遇到了車禍。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就這樣命喪大石頭了。大石頭距艾麗絲鎮四百多公裏,早上早點出發,一口氣開個大半天,應該是沒問題的。先找地住下,安頓下來。那裏有度假酒店。我個人喜歡露營,又經濟,又有趣。晚上天氣轉涼,拾一些幹柴,在帳篷前點燃篝火,是允許的。

大石頭我共去過兩次。第一次是和朋友去的,沒有爬上去。是否允許攀岩的規定好像是隨著季節變化的。法律規定是允許爬的,但當地土著人不鼓勵遊客爬他們的神山。我第二次就有幸爬上去了。還是給你們展示一下我的圖片吧。

一路驅車直下,遠遠隱約看見了大石頭的影子,就欣喜若狂,迫不及待的停車下來拍照了。

 

終於見到了大石頭的真容。走近了,才發現它真的很大,象一座山。真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塊石頭。第一次看見大石頭,當一個龐然大物矗立在你眼前時,真得被震撼到了。

 

石頭的一角。你在不同的角度拍攝大石頭,形狀是不一樣的。

 

我最滿意的作品。那天不是個晴天,陳雨之前。在陣雨之後,還可以看見石頭某些地方的小瀑布。

 


別妄想沿著大石頭走一圈,走不完的。

 

這是第二次去。驚喜的看見有人在攀爬,按奈不住。不到石頂,非好漢。

 

攀沿的路不好走,隻有一條路,非常陡峭,幸好有鐵鎖鏈相助。水一定要帶充足。我大概用了兩個小時才爬上,中途還停下歇了幾次,氣喘籲籲,好在後麵有人時不時的推我一把,哈哈。嚴肅警告,有心髒病的,體質不好的,就不要爬了。據統計,自允許攀爬以後,有大約不到30個人死在了攀爬的路上。真不是嚇唬你。

 

看見山頂上的這個紀念碑了嗎?如果沒有和這個碑的合影,就別跟人吹你爬上了大石頭。



這是早上的大石頭。最好的安排是大半天開車到了,就安營紮寨,然後就向大石頭進軍了。門票在三天內都效。下午看了後回去休息。第二天一定要起早看日出,再玩個半天就差不多了。有一個專門的日出眺望台。人們都會趕到那兒去,早早的支好相機架,占據最佳地形,等待日出。大石頭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氣候,顏色是要變化的。日出的時候,整塊巨石泛著耀眼的紅光,非常好看。

 

建議第二天看了大石頭後,就當天去帝王穀吧。其實那是更讓我激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