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製與權勢----成功的秘密。
文章來源: 禾口2014-06-22 19:40:57

人的社會是群體生活的社會,需要分工協作才能彼此支持著生活下去。特別是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分工越細化。所以次序是免不了的,越完善的次序越是能提高人的生存效率和安全性。有些次序是人創造出來的,比如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等。有些是上天賦予的,比如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次序存在於人的社會的方方麵麵,次序可表現為,流程,程序,倫理等。次序從本質上說就是個理,一個可以執行操作的理。

等級製是次序的一種特殊形式。等級製不同於普通的次序,是因為這個次序不再是簡單的空間或時間上的不同,而是次序之中有了一個特別的東西--權勢。當權勢出現時,次序就演變成了等級製。擁有權勢的權力就是等級高對等級低產生的控製力。

當等級製和權勢存在時,權益就出現了,這個權益是通過權勢的控製力獲得的。權勢越大依靠權力能獲的利益就越大。表麵上看,這個權力有時會和存在於一般次序中責任能力相混淆,但是兩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人在運用責任能力行使責任時,必定服從次序表達的規則和內在的理。比如一個官員,在行使他的責任時,他很清楚自己的責任範圍,目標,必定會按照製度的規則來運作完成他的工作,這就個知理服理的過程。但人們也會籠統把這個過程稱為執行權力的過程,而實質上是完成責任的過程,這時權力的大小是通過責任能力的大小表現出來的。而典型的權力的運用者往往會越過一般次序的規則和理,直接為自己謀求利益,權力好比是一個獲利的捷徑,一個免除責任隻有純粹利益的捷徑。這對於本性想多獲利少付責任的人來說,權力的魔力就在此,因為權力在等級製裏演變成一個可以代替其他理的最大的理。比如一奴隸主可以輕鬆擁有奴隸創造的勞動成果。通過權勢的控製,奴隸主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轉給了奴隸。當奴隸主覺得某奴隸製造麻煩或沒有價值時,甚至可以剝奪這個奴隸的生命。又如一個貪官可以自然的完成權錢交易,而不顧自己的責任。

人的社會,維護等級製,追逐權力和人的趨利願望是緊密聯係的,渴望權力和崇拜權力不僅是個人而且是群體“理性”的表現,從某個層麵上來說也是個合理和合利的願望。吃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而優則士。都充分表達個人向往的權益的心態。

探究更深一層的原因,人們追逐權勢是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人的不安全感是由人對自己和世界的有限感產生的,生命的有限,物質的有限,使人感到必須通過競爭來保障自身的安全。競爭的目標是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在這樣感覺和理念下,能表現出比較成果的等級製必然就產生了,人為保障安全而獲取更多的欲望就通過追求權勢表現出來了。奴隸擺脫奴隸主,獲得自由的人身權力使自己能在一定程度的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金錢帶來的財務安全,並在金錢的運作下通過食物,住房,醫療等直接或間接的保障生命的安全。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基礎。

傳統社會等級製主要通過階級分成,基本人權的壓製和剝奪而產生,壁壘分明。現代文明社會,知識爆炸,信息爆炸,次序多樣化,人權意識高漲,傳統等級製無法再占據主流。但人還是努力把各種各樣的次序等級化,為創造出更多的權柄利益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很多時候對權勢的追逐,經過道德的包裝,成為追求成功這個閃光的目標。

一般被人普遍接受的成功標準就是在某個等級體係上登頂。成功帶給人幸福感。盡管現代經濟的社會,成功基本上是以金錢來衡量,但是擺脫了傳統社會的世襲製,眾多獲得成功(權勢)的機會,幾乎使人看到了公平
---這個本質上和等級製相悖的理念。

這就為什麽美國這個極度拜金的社會很容易給人是個公平社會的感覺。

但是對權勢的渴慕和追求,必定捆綁於等級差異,注定了公平隻能是個假象。如果人的基本安全真的必須由權勢來保障,公平永遠不可實現。但沒有了真正公平的人的社會,所謂的安全感似乎也是個謊言。富人在麵對浩瀚的窮人時,成功感優越感頓生,不安全感也頓生。

深入人的生活理念方方麵麵的等級製,及相配套的權力係統似乎能幫助人獲得更多,鞭策激勵人走向成功,讓人看到希望。但等級製和權勢不能解決有限的問題,而且實質上恰恰建立於有限。所以追隨權勢一切的努力終歸不可改變的指向最終的滅亡和消失。在等級製的體係中,追求登頂的成功的腳步,不可能真正的且行且安全,而是事實上的且行且糾結。

如果定義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是個體的生命獲得一種真正的平安和滿足感,這個成功的腳步該邁向何處呢?這似乎是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