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那點事兒 — 十五周年記:老楊其人
文章來源: 布丁豆豆2016-03-20 17:29:50

十五周年記:老楊其人

老楊,四十如許。有著四十歲的年紀,三十歲的身材,二十歲的心態。

之所以給予這樣的評價,實是為了安慰老楊偶爾麵對年紀的無奈唏噓。

二十年前,老楊絕對是高酷帥的陽光帥鍋一枚。所以時至今日,和他聊起“大叔”這一稱呼,很被他不齒。於是,頗耐心的解釋給他聽,誠然,“大叔”彼時曾經是年華漸去的代名詞,可是此時,卻是“有涵養、有氣質、有風度、有經曆”的四有新好男人的稱謂,當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對於老楊,於“大叔”這個境界仍尚需修煉。所以,鄙視這個詞的行徑著實不妥。雖然了,有一項您絕對夠格,那就是年紀。

幼時在老北京的奶奶家長大,胡同小院的生活給了老楊一口京腔,走哪裏也沒人認錯過。還有就是北京人的習慣。

一為有禮,嘴甜。老楊逢長輩必以“您”開頭,對年長之人,好稱個“哥”道個“姐”。

年輕時,和朋友去酒樓喝茶。對著一推小車售賣的餐點員,老楊很客氣的說:大姐,麻煩您給我一份蝦餃。這位「大姐」很是不悅:我還沒結婚呢,你別叫我大姐!

後來,讀書時有個一起做asssignment的何姓學姐,也左一個“何姐”,右一個“何姐”的稱呼。大約何姐忍了若幹時候,有一日終於忍不住了,小聲嘟囔了一句:我有那麽老嗎?!

老楊那段時間頗有些懷疑人生。

二為好(hao四聲)說,嘴欠。看過一篇寫北京人說話毛病的文章,在老楊身上極好的體現了這點,就是,說什麽都要最後多說一句,然後,什麽好話全變了味道。

老楊勸我多穿平底鞋,跟腳又舒服。

我說:我個兒矮。 老楊:個矮才不應該穿高跟鞋。 我奇怪:個矮才更應該穿高跟鞋啊~~~ 老楊:平跟多舒服啊,走路也穩當。 即使不讚同,至此為止,老楊的話也有道理。 然後,老楊說了一句:反正你這個兒,踩了高蹺也成不了高個兒。 我直接轉身走了,這話題實在也是沒什麽聊下去的必要了。

之後發現他們發小兒敢情全一個說話方式,就是不氣著你他們這話就算白說了。

發小兒和老婆逛街,老婆在他麵前一件件試衣服。其實呢,他這發小兒是朋友圈裏出了名的好脾氣,寵老婆。 老婆問:哪件好看? 他自然答曰:都好看。 老婆接著:買哪件? 發小兒答:都挺好的,看你喜歡。 至此為止,仍然是個暖心的好老公。 然後,接了一句:你說人櫥窗的模特穿著的和你穿著的是同一件衣服嗎? 結果,老婆把所有試過的衣服全買回家了。

三為掰豁,毒舌。北京人湊一塊好吹牛,吹著吹著,話裏的形容詞就不靠譜了。

某日裏銀行辦事,瞅見一姑娘,我就說:這姑娘模樣兒長得真好,就是稍胖了點兒。老楊撇嘴:這哪是胖點兒啊,仨米其林輪胎摞一塊兒了......

另一日碰上朋友帶著新女朋友,我說:姑娘挺清秀的哈。老楊看著我一臉詫異:這倆眼睛長得這麽開,離得那麽遠,和鯰魚婆婆似的,你叫清秀?!

我是一肩寬背厚的身材,稍穿不好就虎背熊腰的。所以,特羨慕溜肩的人,覺得怎麽穿也不顯胖。老楊聽了,直接說:一大火箭頭你說身材好?

之後,老楊把我列為嚴重三觀不正的人,審美有問題,在我眼裏基本沒醜人。

所以,老楊是個比較快樂的人,說這些不靠譜的段子,他先把自己逗樂了,然後自娛自樂的高興半天。

誠然,要保持一直快樂的心態,很多時候是要建立在別人的不快樂上。

對老楊來說,就是建立在我的不勝其煩和冷眼相對上。 生活裏的不合意,工作上的不容易,他都在家裏抱怨抱怨,說完了他就痛快了,全留給我一人鬱悶。吃得飽睡得香,第二天又歡蹦亂跳的出門折騰去了。就算頭天再不樂意別人不太盡人情的要求,抱怨完改天還是該幫忙的幫忙,要盡力的盡力。老楊到底也還是個善良的好銀。

老楊對外麵確確然的是好人一枚。

如果我說:為什麽他們不過來一趟,平常我對他們那麽好?!老楊會說:離得太遠,人家不是打電話過來了嗎,意思到了就好。如果我說:怎麽總是我來做,他們怎麽從來不主動做一次?!老楊會說:你年紀比他們大,你就多擔待些,多做些也是應該的嘛。

這著實很讓人心塞,難不成就我一人兒這麽計較的不成?!

幾乎所有新認識的朋友都會說:老楊脾氣多好啊,整天笑眯眯的。我這心裏立時一陣子含乎,咱們認識的是同一個老楊嗎?!

他的不善良全使在家裏了。 在家裏,這個小脾氣、小情緒耍的,哪天把我惹怒了,指著他鼻子:合著這家裏養著仨孩子,你還是最難帶的那一個。老楊一臉深情的看著我:其實吧,這個世界都是平衡的,咱家呢,我鬧騰,你安靜,這家裏就平衡了。你,就是我的出口。

當時我恨不能一口血吐他臉上:大哥,那我的出口在哪裏啊~~~

不過呢,不得不說,平常一副吊兒郎當的德行,偶爾正經一下,老楊還是很有文化的。

某天老楊講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話,震得我一時真沒反應過來。

老楊說:普通人家的孩子天天都在趕時間,小時候趕上學,大了趕上班。大富人家的孩子永遠以自己為中心,認為身邊的世界都應該為他們等待。所以普通人家的孩子很難培養出氣定神閑,從容淡定的氣質,這應該就是'三代出個貴族'的概念。

反應片刻後,我趕緊的誇老楊:這麽有水平,敢情活到一把年紀,是個人,都能是半個哲人了哈!

這個老楊就是我家的老楊,我家倆娃的爹。和細致無緣,和體貼絕緣,整日裏居多挑剔各種找碴,有一顆孩子一樣長不大的心,偏生鼻孔朝天,生要把自己裝成一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高冷範兒。

但是,他善良,他開朗,他勤奮,他努力。

老楊有一句表達最正確的話: 咱倆就是,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了合適的人,又在應該的階段應該的狀態完成了應該做的事情。

婚姻,不過是按部就班的一場行程,因為是普通人,就去做普通事。然後,在匆匆忙忙的流轉時光裏,盡量讓日子色彩斑瀾;在紛紛擾擾的難為無奈裏,努力讓回憶不會隻成為一指流沙。

於我而言,婚姻的終點,夫妻的盡頭,就是相握的那雙手,因為習慣、溫暖、安心,還有,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