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懷古之旅:朝夕金字塔
文章來源: 五湖以北2020-01-08 14:32:25
清晨5點過,通宵車到開羅西邊吉薩的火車站時我們下了車。
 
從沒見過這麽雜亂的火車站了,又小又破,比阿斯旺和盧克索差多了。出站後小廣場前停著的幾輛車邊有一個老者走過來,問我們要去哪。我們說去金字塔正門前的旅店,問他車費多少。他要價150埃鎊,我們還價50,最後70鎊成交。
 
出租沒走城裏,街道太小太擠,而高速公路上幾乎沒車。十來分鍾後出高速再右轉到一條挺寬的大街,街邊也很雜亂,紙片塑料袋隨處可見。看看手機上的導航,快到金字塔附近了。我們眼望車外,不久後就在我們的期待中,左前方出現了一座金字塔的塔影。晨曦中,方尖錐造型的胡夫大金字塔一如期待中的那般神聖而完美。
 
 
 
 
 
 
 
 
 
 
旅店在金字塔遺址正門左邊不遠。門麵不大,但裏麵很寬,上下有五層。
 
當初計劃行程時,希望住在金字塔附近,最好能一眼看到金字塔。符合條件的好幾家,但最後選中了這個旅店,是看中了其富有埃及特色的室內布置。入內後前台說房間還沒有收拾好,上午十點才能住進去,但可以上頂層的露台餐廳用早餐。
 
上了頂層的露台,正如一直期盼的那樣,眼前是壯觀的"百萬元"金字塔遺址全景。前方樹冠上方是獅身人麵像,後麵是卡夫拉金字塔(Khafre Pyramid),右邊是胡夫金字塔(Khufu Pyramid),左首是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e Pyramid)。胡夫金字塔最高最古老,建於公元前兩千五百多年的古王國第四王朝胡夫時期,現有137米高。但最上鏡的是中間胡夫之子卡夫拉所建的卡夫拉金字塔,前有獅身人麵像為前景,而且金字塔上部還殘存著最初的石灰石覆蓋麵,光潔的表麵對比著下麵巨石的滄桑,上景率很高。
 
然後叫了一杯咖啡,坐在露台最前麵的方桌邊,喝著咖啡的同時,等待朝陽照亮前方的金字塔。期待中,第一束朝陽投射到右邊最高的胡夫金字塔,尖頂變紅變亮,然後明暗的分界下移。正麵卡夫拉金字塔的光頂也被曙光映紅了,然後是遠處的孟卡拉金字塔。等前方的獅身人麵像也是一片朝陽時,時間快到早晨六點半,露台上有其他的人也來用早餐了。
 
旁邊的方桌來了兩個華人母女,從上海來,前一天早晨入住的。女兒大學畢業後在旅遊行業做了兩年多,這次帶母親來埃及旅遊。我們問她父親咋沒同來,女兒說父親忙,出外閑話又多,所以沒有考慮他。究竟是忙,還是太挑剔,聽語氣像是後者。她們說昨天早晨入住後就去看金字塔,前後花了四小時,沒騎駱駝和馬,說太髒。聽此一說,我們打消了騎駱駝的打算。
 
 
 
 
 
 
 
 
 
 
 
 
 
早餐後,等到早上八點遺址一開門就買票,成了入內的第一撥人。
 
先去了左邊的獅身人麵像,趁人少拍照不受幹擾。途中一溜攤鋪當時還沒開店,有幾個人牽著駱駝站在路邊,其中一人問我們要不要騎駱駝。我隨口說不騎,以後再說。太座說我不該這樣說,留下話頭後對方會不死心的。果然後來我倆在獅身人麵像前後拍照時,那人就牽著駱駝在鐵欄杆外麵候著。他看起來四五十歲,穿著深灰色長衫,旁邊是一頭白色的駱駝。
 
獅身人麵像20多米高,50多米長,據說是一塊整石雕刻而成的。雕像巨大,但可能是我們期盼甚殷,現場的感受不如想像的那樣震撼。現場沒啥人,也沒見著傳說的霸著地方強要錢的當地小孩,所以可以無所顧忌的隨便拍。
 
 
 
 
 
 
 
 
 
 
 
 
 
離開獅身人麵像後,往上去看最近的胡夫金字塔。
 
牽駱駝的那人看我們出來,迎上來又要我們騎駱駝。他指著很遠的沙漠上幾個小人影,然後在地麵浮沙上畫了三個並排一起的三角形狀,說那邊可以看到三座金字塔在一起,是金字塔最經典的景色。他地上畫的圖以前好像見過,其實埃及之行前我發在文學城的遊記行程篇中就上過類似的網絡圖片,但當時沒想起來。他說我們倆一起,每人100埃鎊,相當於一人8加元。
 
騎駱駝太座興趣不大,我也是半心半意,但經他連畫帶低價一推銷,我最先動了心。太座也沒拒絕,隻補充了一句,說總的費用是兩百埃鎊,而不是英鎊或者美元什麽的。那人讓駱駝蹲下,先讓太座上去坐前麵,我再上去坐穩後才叫駱駝起來。剛開始覺得駱駝騎著有些顛,但走了一陣人放鬆後,感覺比騎馬更容易,因為手可以把著駝峰。
 
 
 
 
 
 
 
 
 
 
 
 
半途中牽駝人停了腳步,轉身說要為我們拍照。騎駱駝的照片拍完後他要我們下來,在駱駝旁邊站著又來了幾張。完了後我們以為該上駱駝,去遠處沙漠那邊了。但牽駝人卻說目的地就是這兒,剛才他也為我們拍了以金字塔為背景的照片,如果還要往沙漠那邊去,得另加錢。我們一聽,知道遇上麵善心狠的駱駝黑主了。要怨,隻能怨自己三心二意,事先沒花功夫作了解。沒辦法,隻好又按埃及當地的套路,再次討價還價。最後的結果是各讓了一步,牽駝人到手的錢更多,我們呢可以多騎一陣駱駝。經驗教訓是,啥事不能半心半意的,事前一定要有準備有主意。
 
 
 
 
 
 
 
 
 
雖然被駝主坑了一下,但到了沙漠那邊沙丘上回望對麵的金字塔,眼前的畫麵還是值得那個付出的。
 
畫麵上,三座大金字塔並排組成了形如山字一樣的造型,最前麵是最低的孟卡拉金字塔,最遠處是胡夫金字塔,中間是卡夫拉金字塔。因其所在地勢高,看起來比高度更高的胡夫金字塔還高。
 
既然破費到了沙丘上,當然要留影了。風景照,人像照,駱駝上照,靠著把著駱駝照。我們倆人都是頭一次在沙漠裏騎駱,背景又是價值百萬億萬的風景,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欣賞眼前無價風景的過程中,幾駝駱駝在前麵的沙漠中飛奔而過,騎駱駝的好像是幾個印裔。特別是最後那個年輕女子,駱駝疾馳中伸開雙手,長長的頭發隨風而動,顯得特別飄逸。旁邊的牽駝人感歎了一聲,印度女孩的頭發真好看呀。我也有同感,印裔女孩頭發長,疾風中長發飄逸確實好看。後來覺得他的感歎不是那麽單純,埃及年輕女孩出外都包著頭巾,再好的頭發別的埃及男人看不到,他們對女子的頭發特別敏感,牽駝人才有那番由衷的感歎了。
 
 
 
 
 
 
 
 
 
 
 
 
 
然後往回走,過了小的孟卡拉金字塔後到了卡夫拉金字塔近前,牽陀人說行程結束了。雖然沒回到起點,但剩下的兩座大金字塔我們也想自己邊走邊看,所以就下了駱駝。
 
牽駝人自己上了駱駝,然後轉身朝我們一揮手,一瞬間像換了一個人。之前那個唯唯諾諾,好像被生活壓彎了脊梁的埃及男人,一轉眼成了一個自信滿滿的阿拉伯騎手。當時我知道,生於農業社會生活於工業社會的自己,自以為很有直覺,其實對遊牧社會沒多少了解。
 
 
 
 
 
 
 
 
 
 
 
上午剩下的時間,我們圍著卡夫拉和胡夫兩大金字塔轉悠,看到好的畫麵拍幾張。我注意到從底層往上,金字塔每一層的巨石大小不一樣。底層真是巨石,比人還高,第二層的巨石矮一些,而第三層以上的石頭明顯小多了,不及底層的一半。所以金字塔當初的建造者還是動了腦筋的,好像沒借助外星人的幫助。
 
根據最新的考古發現,金字塔既是法老的陵寢,也是法老維持古埃及社會運轉的工具。古時尼羅河漲水時,兩岸的埃及人無事可做。法老啟動金字塔工程,讓古埃及人農閑有事做,還可以掙收入。古埃及人建金字塔,今人建高速路高鐵,或發展房地產業,好像都是同一個道理。
 
金字塔半腰有巨石砌成的通往內部法老陵寢的三角形入口,但我們沒去光顧。一周以來看了不少神廟和陵墓,和法老有關的畫和雕塑見多了,出現了審美疲勞。所以兩座金字塔看完後出去吃午飯,準備下午四點遺址關門前,再回來看金字塔夕照。
 
 
 
 
 
 
 
 
 
 
 
 
 
 
 
 
 
 
 
下午三點過再進去,也是走獅身人麵像旁邊那條坡道,但沒見到那個牽駝人,不知是從我們這兒賺足了銀子早早回家,還是誆上了另一個輕信的悲催。
 
最初想到上午去過的沙丘上看三座金字塔的夕照,但剛到中間的卡夫拉金字塔旁邊就遇上遺址管理人員清場,說時間太晚不讓過去。掉頭往回走時順便拍了幾張,不想白走一趟。
 
 
 
 
 
 
 
 
 
 
 
途中不斷有回程的馬隊走過,那些片刻居然是很難得的畫麵。夕陽下的廢墟,沙山,馬幫,那些畫麵數千年裏就像從未改變過。
 
最後一個畫麵意味深長。一個包著白色頭帕身穿土布長衫的阿拉伯男人騎著駱駝看著遠處熙熙攘攘的城市文明,是好奇,還是疑慮,想融入,還是想去征服。
 
 
 
 
 
 
 
 
 
 
 
 
 
 
 
 
 
晚餐我們預訂了座位,就在露台最前麵,可以邊進餐邊看晚上金字塔遺址裏麵的燈光秀。
 
等待過程中來了一撥華人麵孔的男女中年,說國語和廣東話的都有。他們來後既沒一句問好也不說借光,就開始在我們座位和露台間的狹窄空間安置相機腳架,還隨手把裝相機的大包放在餐桌上。舉動很出格,我趕緊對他們說亂放東西在餐桌上,旁人會有不好的印象。幾人中也有明事理的,一個說廣東話裝束像香港來的趕快移開了相機包,不過仍擠在桌邊忙他的相機。有些華人在外,老覺得和周圍格格不入,其實跟一些小節沒注意到也有關係。
 
燈光秀就是金字塔的"變臉",映照三座金字塔的射燈隨著音樂不斷變換顏色,從紅變到綠,再變黃變藍。燈光秀持續了四十分鍾,不很驚豔,但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