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中兩地住院的比較
文章來源: 五湖以北2017-11-16 14:08:57

前些年,因為醫生手術失誤造成的腹部感染,分別在加拿大和中國大學的附屬醫院都住過幾個月,加國是多大附院,中國是重慶三醫大附院,有不少的體會,寫幾句,算一個記錄吧。

 

入院。加拿大可以通過急診室,或者專家門診,後者等候的時間往往是幾月到半年。中國可以通過急診室,或者醫院門診,都可能當天入院。

住院費用。加拿大普通病房免費,雙人或單人間有額外費用, 150加元以上,公司保險或自付。中國普通病房床位大約50元,單人病房要300元以上。

醫生診斷和檢查。加拿大兩樣全免,中國醫生診斷幾十元,很低,檢查費用數百到數千,醫生知識技能的酬勞遠低於檢查費用,不成比例,導致濫開檢查提成以增加收入。

手術和住院藥物。加拿大兩樣都免費,但手術或入院等候要幾個月,中國的手術費用上萬到數十萬,幸好加元兌換率高,還負擔得起。在中國住院,每天藥費至少數百,術後每天數千上萬,燒錢的速度驚人。

食物。加拿大免費,食物靠醫院營養師搭配,定時送到病房,健康,但不可口。中國,住院部有食堂,病號飯和普通飯食在一起,選擇多,但要自己買,衛生條件難保證。還可叫外賣,病人醫生護士都叫,飯點時樓上樓下電梯內外都能看到送外賣的,住院部尤如大食堂,熱熱鬧鬧的,人氣十足。

 

床位。多大附院, 500床在一棟樓, 重慶三醫大,2800床,有外科樓,內科樓,燒傷樓,傳染樓。外科樓頂層是高幹病房,沒幾間,外麵的曬台可以眺望周圍的風景,其它樓層普通病人也可以上去,算是放風吧。

腸胃科。多大,兩個檢查室腸胃共用。重三醫大,十個胃鏡檢查室,兩個腸鏡,重慶得胃病的太多,顯然與飲食習慣有關,火鍋吃得太多,虐待自己的腸胃。

病人。多大附院,兩個年齡段,青年和老年,前者多是跌打損傷,與運動及車禍有關,傷重但恢複快,病人心急,傷沒好就急著要出院。後者八九十歲老年人占多數,人體各個部件用到了極限,恢複慢,但即使病輕了也不想出院,醫院多的是和人說話的機會,不想失去了。中年病人最少,一兩個包圍在老年病人當中,心理很不平衡,覺得自己運氣太差,才中年就倒臥在病房,悲催呀。重三醫大裏各種年齡病人都有,幾乎呈平均分布,和年紀輕輕就患上大病的一比,四五十歲算不上最不幸的,就想得開了。

 

醫生。多大附院,醫生發號施令,不喜歡病人提問,除早晨查房外,一天都見不著人。不會和其他醫生討論,除非病人強烈要求並授權。轉院很難,除非醫生實在對付不了,不能病看三家(同級醫院),理由是浪費公費醫療資源。重三醫大,醫生也發號施令,不喜歡病人提問但能容忍,除早晨查房外,病房邊有醫生辦公室,能找著人,方便說病情,問方案,送禮。可和其他醫生的討論,不需病人授權。轉院可由病人提出,可以病看三家,即使是同級醫院。

住院醫生。多大附院,傳達醫生指令,反饋病情,不咋動手。重三醫大,傳達醫生指令,反饋病情,處理傷口和簡單治療。

護士。多大附院,護士工作最重,打針發藥,清理傷口護理病人, 做得最多, 得到的尊敬最少。重三醫大,隻打針發藥,傷口處理有住院醫生,病人護理有家屬或外麵護工,所以一天打扮得是漂漂亮亮的,悅己也悅人, 點一個讚。

病區往返。多大院內檢查,有義務或Part time人士推著移動病床往返,一次一位華人退休人士推著去檢查,他是Part Time,他說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打發時間,老兩口枯坐在家日子難熬,所以,這不失退休男士的好去處,既打發時間又幫助了別人。重三醫大,病人自己走,或家屬或外麵護工推車去。

 

住院生活。多大附院,安靜,整潔,但醫生不露麵,護士沒功夫,病人沒心談,“好山好水好寂寞” 。

重三醫附院,家屬閑雜人員隨時來往,醫院就像大賣場一樣,混亂,熱鬧,醫生容易找到,病人之間沒多少顧忌,交流病情,交流醫院裏麵的花邊新聞,一個住院部,縮小的大世界。入夜後,病人看電視,追連續劇,一晚兩三集,家屬一起打牌鬥地主,喊叫聲說笑聲此起彼伏,不知道的,以為誤入了”度假村”呢。有一位五十來歲的處級幹部肝髒手術一周後,單間有不同的年輕“女朋友” 輪流探訪,門關得死死的,醫院清潔工說裏麵在做啥,“你們懂的”

潛規則。多大附院,據說沒有,實際上有。一個從加勒比來的印度人同事,老婆在醫院前台,別人見專家醫生要等幾個月,他家隻要幾天,自己安排插個位就行了。重三醫大,熟人引見的,隻送過禮品,康複後吃了一頓飯,沒送錢,怕玷汙了關係。事後覺得愧疚,再生之恩當重禮為報,無他,關乎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