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你抑鬱了嗎?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3-12-04 05:32:48

八十年代在瑞典,聽瑞典人講他們的“冬季抑鬱症。因為地處高緯度,冬季夜太長晝太短,就拿我居住的哥德堡來說吧,算是瑞典的南方。記得相當於中國冬至露西亞節那一天,早晨9點天蒙蒙亮,下午3點天就黑了,更何況北部地區。真是漫漫長夜天難明啊!

隨著冬天的到來和日光提前消失的確會帶來身體不適的症狀。

例如,即使睡足了八個小時,早上起床仍很困難。啥也不幹可食欲增加了,或者你不想活動隻想窩在床上沙發上。

英語這叫SAD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是季節性抑鬱症或冬季抑鬱症的別稱。它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中被列為臨床抑鬱症的一個子類別。

冬季抑鬱症的常見症狀用專業描述,包括情緒低落、精力不足、疲勞、食欲增加、渴望碳水化合物、體重增加、退出活動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問題。”

更有甚者 莫名地感到悲傷甚至絕望到自殺。

據統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季節性情緒失調。年輕人中比在老年人中更常見。

家族病史也不容忽視。SAD 患者可能有患有 SAD 或其他形式抑鬱症的血親。

還有維生素 D 水平低。

來到加拿大,發現這個“冬季抑鬱症”也是流行病。

根據加拿大心理學協會的數據,大約 15% 的加拿大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曆一次輕微的 SAD 發作,而 2% 3% 的人會經曆更嚴重的發作。

有研究表明,季節性抑鬱症與血清素水平有關。血清素是我們大腦中有助於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之一。由於日光的變化,我們在夏季和秋季的血清素水平較高,而在冬季和早春的水平最低。

因此,專家們建議進行“光療法”,每天至少30分鍾。大約 60% 70% 使用光療法的人的抑鬱症狀得到緩解。

這個不是什麽新發現。早在公元200年的時候,一位古希臘醫生阿雷提烏斯就建議道:“在亮光下睡覺,並多接受些陽光(因為患病時病人十分憂鬱)。”這是最早關於抑鬱情緒和陽光照射關係的記載。

1984年,南美洲的一位名叫諾曼·羅森塔爾的精神病科醫生給他的29個病人做出了季節性抑鬱症的診斷,其中11個病人經過亮光的照射後,病情發生了好轉。

這就是“光療法”一詞的誕生吧。

光療法的關鍵是光的強度。這是通過稱為“勒克斯”的光測量來確定的,勒克斯定義為一個流明均勻分布在一平方米上時的照明量。專家建議使用強度為 10,000 勒克斯的照明設備。

我們家庭照明達不到這個標準。據說,一般客廳照明隻有100勒克斯左右。

網上有專門賣光療燈的,有症狀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以本人陋見,除了個別確實症狀很嚴重的患者需要特別關注之外。對於我們感覺冬季沒精打采的普通人,不要過多地用冬季抑鬱症定義自己,暗示自己。還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動起來,忙起來,活躍起來,多多與人接觸交流。

比如上教會和姐妹們分享讀經心得,到體育館健身房鍛煉,或者邀幾個朋友跳跳舞唱唱歌。都能緩解消極的情緒。

另外還有個妙招悄悄告訴你:上文城,寫博聊天插科打諢。比如當下,當個王府客人,留下你不動聲色的文墨,揭露他人喬裝打扮的真麵目,就是一個不錯的療法哈!

注: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