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殺人犯如何不被死刑?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3-09-22 07:43:19

英國推理小說有名。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好看。但是日本的推理小說同樣有名啊,例如東野圭吾。他的小說可沒少看,改編的影視劇也喜歡。不過,這一次我想介紹的是以家庭類電影出名的是枝裕和。他的《小偷家族》已經紅遍地球村,讓他一舉成名的電影《無人知曉》也是震撼人心,最新的這一部則是懸疑劇。《第三度嫌疑人》(三度目の殺人)很獨特,同樣好看。

影片一開始,就是夜晚郊外的兩個男人,站在後麵的一個舉起榔頭狠命地砸死了前者,然後澆汽油焚燒了屍體。

他是凶手無疑呀!那還有什麽可以、還有什麽需要呢?

且看劇情發展——

作為一個法治國家,即使殺人犯也有律師為他辯護的權利,也有上法庭為自己喊冤的機會。

於是這個殺人焚屍的罪犯就有了一個認真的辯護律師重盛朋章,於是這個辯護律師和這個殺人嫌疑犯三隅高司之間不斷地會麵不斷地討論如何減刑,這些局限在小小空間的關於判刑關於如何減刑的討論成就了一部電影。

有點像《沉默的羔羊》。

巧合的是,這個三隅高司30年前也因為殺人嫌疑被捕過,當時的法官就是重盛朋章的父親。

30年前就殺人,怎麽沒有判死刑呢?

我們稍稍岔開,回顧前一段殺害中國留學生江歌的凶手陳世峰為什麽在日本隻判刑20年?

日本仍然有死刑,這在發達國家裏不多見。但是日本對犯有命案的罪犯是否執行死刑,有一個量刑標準叫做永山標準。這個標準總體說來,就是要對這起殺人事件的性質和犯罪動機、被害者數目、是否影響極其惡劣、犯罪嫌疑人是否殘虐成性且無悔過之心等多重條件進行綜合考慮。陳世峰殺人案有可被理解的動機、僅殺一人、並未對社會造成巨大的惡劣影響,因此沒有直接被判處死刑。

了解這個法律背景,再看這部戲設計的殺人案就比較好理解。三隅高司第一次殺人未判死刑,但是他坐滿30年刑期,出獄後第二次殺了老板又焚屍,性質就惡劣了。被判死刑差不多板上釘釘。但是辯護律師幫他找出了是老板的妻子為了騙保指使他殺人的理由。理由勉強,但是隻要三隅高司在法庭上死死咬住這個理由,有可能逃脫死罪。

注意:這個理由就是1、承認殺人;2、是受指使。

本來都說好的事情,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在法庭上突然大喊大叫否認殺人,翻供屬於無悔過之心吧?符合永山標準。就這樣他將可能不死的罪自己硬生生親手搞成了死罪。

這第三次,他殺了自己。這就是電影的名字《三度目の殺人》

為什麽呢?本來可以鑽法律的空子,逃過一死,他的辯護律師差不多搞定了所有的程序,承認殺人但是受指使即可。就差臨門一腳,三隅高司為什麽改了主意呢?

有意思的就在這個“為什麽”?

不劇透。

扮演殺人嫌疑犯三隅高司的是日本剛剛獲得戛納最佳男演員獎的著名演員役所廣司。本名橋本廣司,據說也是日本少有的德藝雙馨的演員,低調謙遜,令人想起了高倉健。

劇中另外兩個演員,扮演辯護律師的福山雅治也大名鼎鼎,拍了不少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電影。他主演過是枝裕和另一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如父如子》並獲最佳男演員獎;扮演被害老板女兒的廣瀨鈴也在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裏扮演同父異母的小妹,看來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用著可心的演員啊。

這些天在坑裏練預防老年癡呆功,看了這麽一堆英國的日本的,都不錯。

是枝裕和這部為最佳

注: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