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舅和他們的兒女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3-05-06 07:02:21

母親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

大舅早年做什麽?好像東北光複以後當了木工,早早就退休了。舅媽去世很早,留下四男一女5個孩子,大舅帶大不容易。退休後他一直跟著大兒子住在一起。

大舅的大兒子是醫生,我也不熟悉,似乎都沒有怎麽見過麵。接觸多的是老二。我叫他“文榮哥”,叫的時候要帶少數民族腔調“穏榮哥”。

六十年代初文榮哥在北京體育學院上學,暑期會到我們家。當時父親在部隊,記得一個周日父親帶他到學員隊,介紹說我這個外甥學摔跤的,有沒有人跟他比試比試?一群一夥子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肯上前跟專業學摔跤的大男孩比試。父親很不高興,太不給他麵子了!於是自己脫掉軍裝,穿著襯衫就跟文榮哥扭到一起了。沒幾個回合,就被摔倒了,文榮哥哪裏會這麽下狠手,父親趔趄著站不穩的時候,文榮哥就把他一把扶正了!但是襯衫袖子扯破了。回家他們倆被媽媽臭罵一頓:老沒老樣小沒小樣!

文榮哥長得粗壯有力,性格卻有點羞怯,慢聲細語。但是非常幽默會說笑話會唱歌。他教我唱:“我家有個小毛驢從來也不騎,今天我高了興騎上去趕集兒,得兒駕窩魚,摔了一身泥兒!”唱的時候不能大張嘴,發聲要集中在舌尖,才有效果。

到現在我還能一字不落能唱下來,還記得文榮哥擠眉弄眼的小表情。

後來我到北京,跟大哥一起去找他。他回宿舍換下運動服,然後哈腰到床底下拉出一個大盆,從裏麵一堆沒洗的衣服裏翻來翻去,找出一件他認為還幹淨的得體的穿上了。小小的我瞪眼望著高高大大的文榮哥,第一次知道衣服還是可以這樣換著穿的。

大學畢業他回到海拉爾在一家中學當了體育老師,就極少見麵了。

大舅的小兒子叫小方,也是慢聲慢語一個人,哥倆太像大舅了,都是慢悠悠的性子慢悠悠地說話,據說姥姥就是這性格,三個舅舅都像姥姥,性情柔和從來不發脾氣。

小方哥大概長我兩三歲,1960年,父母南下離開東北後第一次回老家。我第一次去海拉爾見到姥爺姥姥還有小方哥。有一天兩小孩“奉命”出去買點心,摻了一半玉米麵的點心。我們想,玉米麵有什麽好吃。心血來潮,拿這個錢跑到照相館去拍合照!兩手空空回來居然也沒有挨罵。大人們感歎一番:真有想法,真敢做主!

小方哥後來在師範學校當老師。最後一次見到他,他給我講姥爺的故事。我們約定下次要他把姥爺的故事慢慢都講給我聽。結果一年後他到威海去看女兒,過馬路時遭遇車禍就那麽走了!

大舅還有他的兒子們都走了!剩下一個女兒我們的大表姐90了,健在。據說我幾個月時她抱過我,可我什麽印象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