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節想起《奇異恩典》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3-04-09 06:09:50

剛到美國時,住在一個美國老太太家裏。房東是一位虔誠的長老會基督徒。每周都帶我們去教會。(可參考舊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1/32427.html《我的房東貝莉太太》)

有一年聖誕節,幾個教會在一起度過。第一個節目就是合唱《奇異恩典》。滿滿一台人,先用英語再用漢語最後用韓語唱。指揮是一位在大學工作的香港弟兄特別有音樂天賦的彼得,給這首歌的和聲配得變化多端又不失和諧。我們在他充滿激情地指揮下也把這首歌演繹得非常出色,博得滿堂喝彩。很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我也止不住淚水漣漣。一首歌能如此地震撼你的心扉,在我是第一次。

2019年回國,飯桌上大家一人一首歌唱給老師聽,我選了《奇異恩典》。這歌不但好聽,而且好唱,音域也不太寬。原調G大調,最高才是C大調的高音do。在滿桌唱將裏不至於太掉份兒。平時唱都是看歌譜唱三段,恐怕忘詞,本來就想唱一段中文一段英文,奇怪的是,三段中文歌詞全都湧上腦海,一句不差唱了出來!

我自覺“奇異”。

忽然想起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的名句:“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裏,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他都可以憑《國際歌》的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誌和朋友。”

憑著《國際歌》找同誌的革命經曆,那個真沒有;但是唱著《奇異恩典》彼此親近,這個真有。

書壇筆友馮墟長篇介紹《奇異恩典》,我征得允許,截取了與歌曲有關的部分抄錄於下,馮墟《奇異恩典》全文請見《書香之家》https://bbs.wenxuecity.com/sxsj/161163.html

這首歌的詞作者約翰·牛頓(1725–1807)曾經是一位奴隸交易商。早年並無堅實的宗教信仰。曾被英國皇家海軍強征,後自行脫離、參與奴隸貿易。在珀伽索斯號奴隸船上,因酗酒、賭博,寫淫歌恣意取笑船長,並與同事不睦,被罰餓、關禁閉、戴鐵鏈,後被強製為奴、留在塞拉利昂的種植園,幾被折磨致死,直至其父得信幹預。牛頓登上灰狗號貨輪,準備返回英格蘭。在灰狗號,牛頓有下流無度的惡名。

一七四八年三月,灰狗號在北大西洋海麵航行,突遇風暴。風暴掀起的海浪將一名在甲板上站立的船員卷走。頃刻之前,牛頓就站在那名船員被卷走的位置。海水灌入船艙,船看來隨時會傾覆、沉沒。危急中牛頓向船長提建議並被接受。牛頓說:“要是這招不湊效,上帝憐憫我們。”牛頓和一名同伴將自己綁在水泵上,以防被水卷走。休息一個小時仍筋疲力竭的牛頓回到甲板上,連續掌舵十一個小時,尋思自己絕望中說過的上帝憐憫的話。兩周後,受損的船才到達愛爾蘭靠岸。牛頓開始相信上帝已經向他傳信,但是懷疑曾經放浪形骸、褻瀆神靈的自己,是否還值得上帝的同情,是否還能贖回自己的罪孽。

牛頓從此不再瀆神,但繼續參與奴隸貿易,後來成為奴隸船的船長,將奴隸從非洲販賣到美洲的主要港口。其間一次他在西非生病發燒時,決誌完全皈依上帝。婚後他益覺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掙紮,直到三十歲那年完全崩潰,終生不再航海。

牛頓通過自學,在一七六四年當上牧師。一七七二年,他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寫出了《奇異恩典》。一七八八年,牛頓發表了對自己曾參與奴隸貿易的懺悔錄,致洛陽紙貴,英國議會人手一冊,積極推動了英國的廢奴運動。英國議會一八〇七年通過廢奴法案時,牛頓尚在世,得以在有生之年,親曆英國奴隸貿易的終結。

下麵多種版本,你喜歡哪個?

 


各種版本,喜歡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