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生》到《人生之路》,真相更震撼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3-04-12 08:13:22

路遙的中篇小說成名作《人生》被改編成了37集電視劇隆重推出,引起矚目。因為小說《人生》。

小說《人生》沒有複雜的結構和故事,一個卑微的農村青年高加林當民辦教師被人頂替,有人給轉業回來的二叔拍馬屁,他進了縣委通訊組,一支優秀的筆受到賞識。沒見過多大世麵的年輕人春風得意,以為自己鯉魚躍龍門,從此成了“城裏人”。都說當官的腦袋跟著屁股走,其實人人都如此,屁股一挪位子,腦袋想的東西就變了。高加林不能免俗,他拋棄了在他最落魄最沮喪時給了他愛給了他安慰的巧珍,看上了黃亞平。不料這是動了人家的蛋糕當然惹了人家的怒,被告發走後門進的宣傳部通訊組,結局就是很慘,城裏人做不成,城裏姑娘你也愛不成。返回故鄉的路上又遇上嫁出去的巧珍。悔恨,羞愧。。。。貧瘠的土地上,除了一輩又一輩的臉朝黃土背朝天,高加林們的出路在哪裏?

《人生》呈現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圓滿結局的充滿迷茫和不確定的人生,卻打動了那個時代多少人的心!那些有出路的沒出路的,鄉下的城裏的,都從青年高加林的遭遇中產生了共鳴。小說獲得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潘石屹說,他讀了7遍《人生》,馬雲也說在最落魄的時候,《人生》激勵了他。陳忠實說,《人生》激勵他寫出《白鹿原》。

《人生》的作者路遙,這個本名叫王衛國的青年出生在黃土高原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因為子女太多養不起,把他過繼給了伯父。伯父家也不寬裕,饑餓伴隨著路遙的成長。

上小學時,一個孩子吃著白麵饃,路遙眼巴巴地看著。

“你趴在地上學一聲狗叫,我給你喂一塊。”路遙趴到地上,學一聲狗叫,用嘴去接一塊饃。

學狗叫的路遙並不想苟且。他聽老師說,有個叫“加加林”的蘇聯少校要駕著飛船去月球,將從陝北的高原夜空上飛過,12歲的路遙就那樣仰望著星空,遙望自己的人生……

多年後,他為小說《人生》中的主人公起名為“高加林”。

《人生》揭示的是那個時代一個有才華的農村青年的苦悶和迷茫,看不到前途又不甘心命運,你可以說它不夠圓滿不夠勵誌,可就是有力量!定格在回鄉這一刻的高加林成了一個文學的經典——一個不知前途在哪裏又不甘心渾渾噩噩一生的底層青年。

路遙以深刻的現實主義的筆觸給我們展示了這樣的靈魂,高加林就是“這一個”

1984年《人生》被大導演吳天明搬上了大銀幕。高加林是周裏京飾演的。周裏京那雙略帶憂鬱的眼睛,緊閉的唇角,自帶一股子清高倔強。他很快成了那個年代的明星。《人生》傳播得更廣了。

      

電視劇《人生之路》上半部一直到20集基本上是忠於原著的。飾演高加林的陳曉也是我喜歡的演員,一樣有雙憂鬱的眼睛,孤傲的氣質。巧珍也不錯,林永健、劉威的加盟,更是錦上添花。高加林民辦教師被頂替改成高考錄取被頂替,合乎曆史情境,深化了矛盾衝突,也是不錯的一筆。

      

《人生》裏的高加林回到了貧瘠的故土,今後如何?所有的人看完書看完電影,都會在心裏這樣問。

幾十年前看《人生》,一直以為那是路遙曾經的生活,直到十幾年前才從紀念路遙的文章中得知,高加林是他和四弟的共同的影子。

https://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luyao1/wenzhang/detail_2012_11/21/19397750_0.shtml

路遙有個弟弟叫王天樂,高中畢業回鄉當了民辦教師,他不甘心這樣的生活,毅然決然到城裏當了農民工。直到1979年,才跟7歲過繼到伯父家的大哥路遙在延安見了麵。

王天樂這樣回憶:“見麵後,我們長時間沒有說話,吃過晚飯後,他才對我說,你可以談一談你個人的經曆,盡可能全麵一點,如果談過戀愛也可以說。於是,就在這個房間裏,我們展開了長時間對話,一開始就三天三夜沒睡覺。總共在這裏住了十五天。他原打算剛寫完《驚心動魄的一幕》再寫一個短篇小說叫《刷牙》但就在這個房間裏,路遙完成了中篇小說《人生》的全部構思。當時,這個小說叫《沉浮》,後來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王維玲同誌修改成《人生》。通過這次對話,我們超越了兄弟之情,完全是知己和朋友了。他徹底地了解我,我也完全地知道了他的創業曆程,包括隱私。”

路遙認定天樂是眾弟妹中最有出息的一個。於是便全力展開活動幫助天樂擺脫打工仔的艱難困境,煞費苦心通過朋友輾轉將天樂的戶口從榆林地區清澗縣遷到延安地區延安縣。再從延安縣招工到銅川市礦務局鴨口煤礦采煤四區,當了一名采煤工人。

1984年,路遙幫助天樂調入《延安日報》社。後來王天樂因工作出色,成為《延安日報》社記者部主任,又調到《陝西日報》任職。

小說《人生》是他的故事也是弟弟的故事。

王天樂人生的這個轉折中路遙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王天樂自身也很優秀。

他聰明熱情、思想活躍、口才好又勤奮,獲得兩次中國新聞一等獎,三次中國內參獎三等獎、省級獎達數十次。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驕人業績回報了哥哥。

王天樂還是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這部巨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他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成為路遙生活和事業的助手、秘書、經紀人。為人處世上路遙是個“低能兒”,全憑弟弟張羅聯係,從搜集素材到香煙咖啡,事無巨細全部包辦。王天樂後來回憶:“有一次我剛到黃河的壺口采訪,又一個電話打來,我趕快再赴榆林。去了後才知道他的咖啡和抽的煙用完了,他說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再也不能給他預支稿費了,手頭一分錢也沒有,如果沒這兩樣東西,他什麽也幹不成。他抽煙是固定的牌子,除過這個牌子其它的煙抽不成。沒辦法,我找到了榆林地區的一位領導,他是我的好朋友。當我把路遙目前的處境說明後,他馬上叫來一個人,說先拿十條恭賀新喜、五瓶咖啡送到路遙房間,今後每月送一次,必須按時,這個帳榆林出。”

路遙在生命最後三年裏更加依賴天樂,他說:“的確,書完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離開他(王天樂)幾乎不能獨立生活,經常像個白癡或沒經世麵的小孩一樣緊跟在他後邊。”

在《平凡的世界》三部書的扉頁上,路遙分別題贈:“天樂弟存留:我們共同的收獲、我們人生的證明、永記我們共同的艱辛與歡欣,路遙,一九九一年元月九日”

路遙去世後,留下倆萬元的欠債,是弟弟天樂還的。路遙的骨灰存放三年,是弟弟天樂四方奔走,最後在路遙母校延安大學建了墓地。墓地石壁上刻著“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但是“兄弟失和”的故事不僅出現在魯迅、周作人身上,也出現在大哥路遙和四弟天樂身上。。兄弟齟鼯本是常事,就是打架也不意外。但是親兄弟會“一笑泯恩仇”,後人站在其間評理,幾乎枉費心機。

四十年後,電視劇《人生之路》續寫的是高加林的後半生,也是王天樂的後半生。

王天樂的人生和路遙一樣並沒有happy ending ,他跟他的大哥不幸都得了肝病,在48歲的盛年撒手人寰。

路遙,王天樂倆兄弟用全部熱忱和生命走完他們的《人生之路》。

電視劇《人生之路》雖有諸多瑕疵,但是想到這段兄弟情這段故事,還是感謝此劇帶給我們的回憶,不多評說。

一篇向人寫肝肺,四海知我霜鬢須!(蘇軾)

注:網絡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