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蕪的多瑙河 酒莊之夜 奧匈帝國4日遊(5)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10-05 06:27:10

荒蕪的多瑙河畔   國際原子能組織總部   酒莊之夜 

9月3日星期四

日記:“昨晚太累了。但是我還是第一個起來,到小花園去。”

前麵說了,這一次我們下榻“豪華旅店”。我和女伴住一樓一大房間,還有一個陽台與旅店的小花園相連。

今天第一個目標是IAEA(國際原子能組織總部)。我日記寫“多瑙河對岸”是不對的,其實是河中心的一個小島,就像巴黎的西堤小島。

上地鐵,我倆神聊,不料隔座有耳,聽懂了我們的胡說八道。他主動搭訕,哈哈,居然是老鄉:哈工大畢業,在IAEA工作。於是跟著他走就到了大樓前,隻是不能參觀。隻有最後一招:拍照。悻悻離開。

既然來了,我們就在周圍隨便走走。這一側的多瑙河比布達佩斯遜色多了!尚在開發建設中,很多地段堆滿了建築材料,像個露天大工地。

我們今天還有一個重要的補救工程,昨晚回去,發現相機有一卷膠卷居然沒有掛上,白看白拍了。這哪裏能行,孫悟空本事辣莫大,也不得不撒潑尿作到此一遊呢,何況咱手持日本相機!

當年沒網絡沒古狗,但是我們也有免費導遊:明信片。買兩張維也納風光的明信片,差不多可以掃蕩著名景點了。比如這個:Löwengasse,就是在明信片上發現的老街道。

日記:“途中有一羅馬尼亞姑娘相伴。她的穿著與一般西歐青年無異。哢嘰布短褲,一件T恤。她背了一隻相機,我竟不知如何擺弄。她笑著說,這是爸爸的老古董,蘇聯貨,等我大學畢業掙了錢,再買一隻好的”。

這段往事竟然忘得一幹二淨,女孩子長什麽樣一點印象都沒了!

今晚要去的地方叫Grinzing格林津。

“明信片導遊”告訴我們的。除了音樂,維也納的葡萄酒文化也是獨具特色。這個城市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城郊有葡萄園的首都。

資料講, Grinzing 的曆史可以追溯到 1114 年。這個地方建在古羅馬廢墟之上。是貴族家庭 Grinzinger 的財產。羅馬人將第一批葡萄藤進口到格林津。從此大片葡萄在音樂之都找到了樂土。如今維也納以 Grüner Vetliner 等不同種類的葡萄酒而聞名。

邊走邊問路,碰上幾個台灣姑娘。“一個長得很漂亮,像電影演員韓月喬,一個滿臉酒刺,還有一個小得就像十二三歲,其實已經十六歲,還有爸爸陪讀。”

幾個台灣姑娘都是來維也納學音樂的。

格林津在城郊,街道兩邊都是深深的庭院,自己釀酒自己開酒莊。

我們沒打算在這裏消費,但是酒莊景色還是不能落下,一家一家進去看熱鬧。

“門洞的一麵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開瓶器,還有大木桶,釀酒機械。”

進到院裏,葡萄架下坐滿了品酒的歡樂人群,手風琴,吉他,小提琴還有歌聲。這家如此,家家如此。

我們沒有參與其中,但是一樣興奮異常。有幾個中年人過來要跟我們合影,我們接受了。不料,拍照完畢,他們問:“Are You Japanese?

不爽。

這是我們在維也納的最後一夜。從格林津回來,不願早早上床。繼續坐車繞著老城轉。

維也納的夜晚,勝過倫敦,也勝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