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 癌症 句號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10-18 06:07:58

眼花繚亂的傳記片  新世紀 乳腺癌的女作家《悠悠歲月》(7

“我們來到了2000年,除了焰火和 一種通常的都市欣快症之外,沒有任何值得記載的東西”。

想起了千禧年那一天,我們興致勃勃開車到紐約,想看大蘋果,可是恐怖襲擊的陰雲籠罩著城市,到處設崗,無法進入時代廣場。隻能在外圍跟著瞎起哄,後半夜在酒吧守歲。

“第三個千年就從這裏開始了。”

“一個冷漠的矮個子男人,淮鎮難以識破的野心,有個聽過一次就容易發音的名字,普京,取代了酒鬼葉利欽,並且許諾‘直到茅坑裏都支持車臣’”。

安妮很敏銳,用“難以識破的野心”形容普京,今天這個矮個子男人的野心終於路人皆知了!他支持車臣也有了最大回報,為他在烏克蘭火中取栗。

安妮也評價了美國:“美國人不顧我們的意願取而代之,猶如一顆巨大的樹木把樹枝伸到了地球的表麵。他們越來越用自己的道德說教、股東和退休金、他們對地球的汙染和對我們奶酪的反感來刺激我們。”

這個也應驗了。

911發生了。

“我們看到的喬治布什,當有人在他耳邊把消息告訴他時,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那樣沒有反應——也沒有思想和感覺,隻是盯著電視屏幕看了又看,曼哈頓的雙塔先後倒塌。”

想起當時美國總統的反應,確實一副不知所措的愕然。不能嘲笑他。我們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在那樣突發的事件麵前瞬時做出果斷準確的判斷和指令。

“時代在一種陽光的裹屍布裏又一次複活了。”

“回憶和遺忘的過程被媒體承擔了。它們紀念一切可以紀念的事情:皮埃爾神父的號召,密特朗和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去世,這真得開始和結束,踏在月球上的腳,切爾諾貝利核電站,911日。。。。。它門把時間切割成嬉皮士、艾滋病毒年代,會人們分屬戴高樂、密特朗、196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數碼技術的時代。我們屬於所有的時代,卻有不呼籲任何一個時代。屬於我們的年代不在這裏。”

幾次提到皮埃爾神父,這個神父是誰呢?得查一查。

維基說“亨利·格魯埃,即皮埃爾神父(法語:abbé Pierre191285日-2007122日),天主教神父、慈善家、法國抵抗運動成員、國民議會議員。皮埃爾神父一生致力於救助貧困人群,無家可歸者,為其爭取權益。他多年被法國大眾評為法國最受歡迎的人,是法國家喻戶曉的慈善家。2005年,法國國家二台舉行“最偉大的法國人”舉行了評選活動,皮埃爾神父名列第三。

19542月,一名婦女凍死法國街頭的事件,引發了由皮埃爾神父領導的聲勢浩大的公眾運動。迫於公眾壓力,政府采取一係列緊急措施,在全國220個市鎮直接負責建造了12000套新住宅,用來容納無家可歸者。”

恕我孤陋寡聞,剛剛知道這個可敬的95歲老人。

又是照片。背麵寫著:塞日,20061225日。

照片裏穿著袒胸露臂黑羊毛套衫的她,坐在色彩豔麗的大安樂椅裏,兩隻是手臂抱著一個小女孩,“她抱緊孩子的姿勢——與其說是擁有不如說是奉獻。”

66歲的安妮並沒有過分衰老的跡象,雖然年輕人注視她好像看一個80歲的女人一樣。

1992年,她的那隻貓死了。接著是一係列的死亡:父母,姨母,她的第一個情人。19999月,年屆60的安妮與她年輕的情人分了手。

商品越來越豐富,“與地鐵站的破敗、郵局和公立中學形成了對照。”

安妮對這世界一直有著批判:“這是一種溫柔和幸福的轉折,我們不會起來反抗它。。。。。自由的麵目都是一個貿易中心,一些被大量的商品壓垮的超市。產品來自世界各地,自由流通,而人卻在邊境上受到虐待,這是正常的。”

她得了乳腺癌,同時,大兒子也有了女孩。“那時她由於化療而脫光了頭發。她在世界上立刻就不被迅速地替代,這使她極為惶惑。”

她又有了新的男友。“這是神奇的命運提供給她的、通過愛情和性愛來戰勝死亡的機會。”

小說近尾聲了。安妮再次闡述她創作的初衷。回憶一生,回憶她在大學生時就希望她的作品成為對其他人的啟示。“這是她打算用來對反抗她的一切施加影響的唯一工具”

《悠悠歲月》最後一句:

“挽回我們將永遠不再存在的時代裏的某些東西”

謝謝安妮•埃爾諾,你挽回了我們的記憶,那些曾經印象深刻又漸漸淡漠的過去,那些似懂非懂又被你擦拭一新的曆史

211頁,讀完了。

附:就在剛剛過去的星期天,1016日,數千名抗議者湧上巴黎街頭,表達對物價上漲的憤怒,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和梅朗雄並肩站在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