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珍藏的“破爛”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04-19 06:24:09

“長物”,是指生活必需之外的多餘之物。《長物誌》,是明代文震亨寫的一本關於如何造園林如何設置幾榻書畫,以及飲茶服飾的書。為這些多餘之物寫一12卷的大書,這書絕對是一本大閑書。

作者文震亨是文徵明之曾孫,家學淵源家藏豐厚,耳聞目染浸淫其中,這種士大夫的閑情逸致文人雅士的賞玩品味肯定非一般人能比。關於書中津津樂道寫來的“長物”沒什麽研究,我感興趣的是他在這本書的序言裏講的話。那些生活必需以外的物件, “於世為閑事,於身為長物”,是“寒不可衣,饑不可食”。是沒有這些東東,生活也可照常繼續,日子也可一如往常,不會受到任何幹擾。

文震亨談及的“長物”雖說吃喝無補,但是想必都是古玩珍藏價值不菲,關鍵時刻拿出一兩件一定可換銀兩可換吃喝。

對了,一定得提醒,這裏的“長物”,“長”的發音是zhang,四聲,就是多餘之意。不能按常理念chang

文震亨的“長物”我沒有。但是“寒不可衣,饑不可食” “於世為閑事,於身為長物”的多餘之物,倒是也有自己的“珍藏”。

閑來無事,一一翻看摩挲,沉浸其中,竟也忘了吃喝,忘了時間。

旁人看來破爛一堆,是我自幼的“珍藏”。撿來幾件,與大家分享——

糖果紙,應該是我上小學一二年級時存下的,大了就不玩糖果紙了。記得還有一些“高級”糖果紙,抄家送回來時沒有了。

這幾張印著糖果廠是公私合營的——

這幾張有呼和浩特、包頭糖果廠電話號碼3位數——

雖然沒有百靈鳥婉轉的歌喉,但是愛唱歌,從周璿的靡靡之音到雄壯的軍歌。從電影插曲到戲劇小調——

林彪語錄做套子,都是軍歌——

媽媽的《中國婦女》。為了這首羅馬尼亞民歌《照鏡子》剪下來的。——

為了學習彭雲——

從自己訂閱的、破四舊垃圾堆淘來的《大眾電影》上剪下來的。

電影《紅孩子》——

正宗紅燈記,電影《自有後來人》,趙聯的李玉和——

《青年魯班》帥哥畢鑒昌——

《冰雪金達萊》,裁剪因為周邊太破了——

吳文華的《南海潮》,多漂亮的膚色!——

《冰山上的來客》,假古蘭丹姆——

《阿詩瑪》和《農奴》,楊麗坤沒有P的臉——

《青山戀》趙丹,拍完這部,又拍了《烈火中永生》就訣別銀幕——

《青山戀》的背麵,注意文字:“印尼共產黨總書記艾地接見。。。”

蘇聯演員,著迷她的藍眼睛——

《戰爭與和平》裏的娜塔莎,喜歡了她的發型——

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在《人間食糧》一文中寫道:你永遠也無法理解,為了使自己對生活發生興趣,我們曾經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這話有點矯情,但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