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號”的沉沒:起名字是個技術活兒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04-16 08:46:18

 常言說,“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指一個人行事為人光明正大,敢於拍胸脯敢於負責。

武鬆就是這樣自報家門的:“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鬆的便是”。堂堂一打虎英雄躍然紙上!

最早版《西遊記》豬八戒的扮演者叫馬芮,他當時默默無名,不像蘇芮大名鼎鼎,沒人會念錯那個“芮”。馬芮猛地靠豬八戒上位,那個“芮”常常被人叫錯:馬內,甚至馬肉。逼得他改名。

比亞迪剛剛露頭,東北人不是撇嘴就是捂嘴笑:這三字的諧音就是罵人啊!反正這車東北人買得少。

所以,起名字這活兒不容易,發現不好再改可能就不夠大丈夫。

對名字自古中國人是非常講究的。幼年起個名,大了再取個字。《禮記·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文人雅士則多有個別號。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寓懷”,以此彰顯個人的品格與價值觀。

經驗告訴我們,缺啥吆喝啥,更名改姓這事兒從來不乏先例。還是咱大中國尤甚。一旦犯了“名諱”,趕緊就得更名改姓,以免殺頭之禍!

舉例:五代十國時期,敬姓犯了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忌諱,因此改“姓為”姓。

文革改名達到高峰。為了表忠心的名字鋪天蓋地:“東彪”“衛紅”“紅衛”“敬東”。。。我們一個老師更狠,將原名“福順”改為“文革”。這個用力過猛,10年後還是覺得福順最為妥當。

感謝老媽,阻止了我當年狂妄的改名念頭,讓我堂堂正正當了女中丈夫。

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表示尊崇,就給孩子起個同名。

八十年代瑞典有位中餐館周老板,因為佩服周恩來,給自己的兒子起名周恩來。兒子10歲隨父母回中國,父母人群中大叫一聲“周恩來”,萬眾矚目!孩子懵圈!

414日,俄羅斯黑海艦隊“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起火”引起爆炸,15日在拖回港口的途中沉沒。我說“起火”,因為俄烏各執一詞,野生軍事家眾說紛紜,但是管它是誰的功誰的過,起火爆炸是客觀事實,沉沒海底無可辯駁。

打仗嚒,總歸有損失,飛機被擊落,戰艦被擊沉,坦克被炸毀,大炮變啞巴。。。

但是還是不一樣:名字很重要。

當年日本史上最大戰列艦以日本曆史的中心地及日本的代名詞“大和”作為艦名,可見日本海軍對該艦寄托和期待。194547日被美軍飛機擊沉。“大和”號是日本海軍的圖騰與驕傲啊!它的沉沒,“大和”沉沒,對日本海軍的打擊對日本民心的打擊可想而知。

又是一個4月!

八十年後的4月,俄羅斯“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在黑海沉沒,這是二戰後戰沉的最大型軍用艦艇。用首都“莫斯科”冠名!

顏麵掃地哦。。。對俄羅斯海軍的打擊、對俄羅斯軍心的打擊、對偉大普京勃勃雄心的打擊┭┮﹏┭┮

德國佬就比較狡猾,據說他們從來不用此類“大詞”命名軍艦。

忽然明白了中國也不會用最神聖的詞命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接著“山東號”。會不會“北京號”?我覺得不會,連“上海號”都不會。。。

俄羅斯為啥不把這艘命名“基輔號”呢?“基輔號”沉沒,總比“莫斯科號”沉沒,說出來還有點一語雙關的安慰性意義啊!

先生一旁說,前蘇聯是有“基輔號”航母的。早就退役了。

上網一查,果然有:基輔號航空母艦(«Киев»),1970721日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19721227日下水,197513日服役,19772月基輔號作為北方艦隊的旗艦。1993630日退役,1996年出售給中國一家公司,並存放於中國的天津軍事主題公園。20115月起改建為航母酒店。

對了,烏克蘭還有一艘航母“瓦良格號”未及竣工蘇聯解體,被中國買來,搖身一變“遼寧號”。瓦良格人,稱霸東歐的維京人是也。這個名字不錯,有威武能戰之意。可惜中途夭折,但願“遼寧號”能占點它的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