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麽是“最偉大的俄羅斯人”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03-02 13:12:05

2008年,俄羅斯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名列首位,獲得了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稱號。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何許人也,孤陋寡聞的我,此前一無所知。

維基先生告訴我,亞曆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евский122012631114日),原名亞曆山大·雅羅斯拉維奇,古代羅斯的統帥和政治家,諾夫哥羅德公國大公,1246年起為基輔大公,1252年起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出生於貴族之家的亞曆山大,自幼接受精英教育,16歲那年當選為諾夫哥羅德公爵。12407月,瑞典軍隊在瑞典國王的女婿雅爾·比格爾(Birger Jarl)的指揮下乘坐100艘船從芬蘭灣進入涅瓦河,比格爾給諾夫哥羅德給亞曆山大·雅羅斯拉維奇送去了一封措辭傲慢的信函:如果你膽敢反抗我,我已經在這裏迎候,我就將攻入你的領地,殺個片甲不留。

20歲的亞曆山大·雅羅斯拉維奇不懼威脅,先發製人。他率領自己的軍團以及補充進來的諾夫哥羅德自願者開始出征。在出征前,亞曆山大對將士們說,雖然你們人少,但你們必勝,因為上帝不崇尚武力 而是崇尚正義 1240715日清晨,俄羅斯人利用大霧彌漫之機,向瑞典軍營發動突然進攻,在戰鬥中,亞曆山大與用長矛刺傷了比格爾的頭部。經過激戰,瑞典人被擊潰,被追趕出羅斯邊境。由於攻擊突然和戰術得當,俄羅斯軍隊僅損失20人。瑞典人的損失則大得多,有3艘瑞典戰船被擊沉,200多名指揮官戰死,陣亡的普通士兵不計其數,隻有一小部分上船逃脫。涅瓦河之戰給亞曆山大·雅羅斯拉維奇帶來了巨大榮譽,獲得了涅夫斯基,即:“涅瓦河的英雄的尊稱。

在這次勝利後不久,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因為與畏懼其權力增大的貴族發生爭執,離開諾夫哥羅德,遷往自己的家鄉。當日耳曼人得知讓人頭痛的涅瓦河王離開諾夫開羅德的消息後,又發動了新的進攻。1241年冬天,先頭部隊到達了離諾夫哥羅德城35公裏遠的地方。諾夫哥羅德人一片慌亂,隻得又去求助於亞曆山大。他再次率領諾夫哥羅德軍隊抵抗並且擊敗了條頓騎士團。

這場戰役的最大意義還在於它對羅斯人精神上巨大的鼓舞作用,俄羅斯人從此開始獲得了對西方軍隊的優越感和自信心;而日耳曼人則懾於羅斯人的韌勁,產生了忌憚心理,再加上元氣大傷,一直沒有走出該次戰役投下的陰影。

成吉思汗鐵騎征服了俄羅斯之後,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沒有接受羅馬教皇與蒙古侵略者血戰到底的建議,而是開始扮演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與俄羅斯各公國之間的調解人的角色,並借用蒙古代理人的身份鎮壓各地貴族與平民。1246年,金帳汗封他為基輔大公。1252年,亞曆山大·涅夫斯基被封為弗拉基米爾大公。1259年,他還鎮壓了曾經是自己臣民的諾夫哥羅德人的起義,1263年,43歲的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從金帳汗國返回諾夫哥羅德途中於格羅傑茨去世。

他死後,俄羅斯再次分裂為許多互相爭吵不休的公國。

順便說一下諾夫哥羅德,這裏地處羅斯西北部,原為基輔羅斯的一部分。11世紀中期,諾夫哥羅德等城市出現了擺脫基輔統治的自治分離趨勢。此時,諾夫哥羅德並沒有像羅斯的其他城市一樣出現王公世襲統治,而是由上層貴族和商人集團控製的市民議會掌握最高權力。

諾夫哥羅德的糧食供應依賴於其南方的俄羅斯其他產糧地區,莫斯科大公以此來加強對諾夫哥羅德的控製。1478年,諾夫哥羅德被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征服,並入莫斯科大公國。

我過去經常把諾夫哥羅德與下諾夫哥羅德混淆,這次搞明確了,它們不在一個地區不是一個城市,後者是俄羅斯第五大城市,蘇聯時期稱“高爾基城”,排名在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和葉卡捷琳娜之後。

言歸正傳。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這個人的生涯應該分為兩段:

第一段反抗異族入侵,應該是年輕有為的民族英雄;第二段屈服於蒙古鐵騎下,繼而鎮壓俄羅斯各地反抗蒙古統治的起義和鬥爭,應該是典型見風使舵的“俄奸”。

中國人講“蓋棺論定”。

問題來了:這樣一個人,算是晚節不保,應該遺臭萬萬年,怎麽向來有凶悍侵略本性的北極熊從沙皇到斯大林都封他為英雄呢?

彼得大帝時專門下旨將他的遺骨遷移彼得堡,東正教會封他為聖徒,斯大林宣布他為民族英雄。

蘇聯政府甚至設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勳章和核潛艇。

對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的評價至今褒貶不一,讚揚者他說曲線救國,痛斥者說他是徹頭徹尾的亡國奴賣國賊,可是所有議論都不妨礙他成為“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不是之一,是居首位。

本老太百思不得其解。

想起了文革中曾經撿到過一本小說,應該是翻譯的蘇聯小說,頭尾和名字都被撕掉了,隻有內容依稀記得,就是寫花剌子模不向蒙古人投降,慘遭滅國的經過。

花剌子模起源於突厥屬於波斯遜尼派穆斯林統治的王朝。他的蘇丹王阿拉烏丁摩可末曾經聯手西遼與蒙古人戰鬥並取得勝利。但是勝利後立刻變臉開始擺脫西遼的控製,進攻臣服於西遼的撒馬爾罕,可見其反複無常的小人嘴臉。

1217年,花剌子模訛答剌守將貪圖成吉思汗的穆斯林商隊財貨,誣告商人是間諜,並擅自把商人悉數處死,隻剩下一位駱駝伕僥幸逃回蒙古。成吉思汗得知此事派使者要求交出凶手,但被花剌子模拒絕並處死蒙古正使。

成吉思汗大怒,第二年派遣20萬人,開始進攻訛答剌。

訛答剌是哈薩克語,距離今天新疆阿克蘇地區五百裏。該城曾經是絲綢之路的重鎮之一。是商人到西伯利亞伏爾加河烏拉爾大波斯近東以及君士坦丁堡的必經之路

訛答剌城抵抗了5個月,蒙古先後組織攻城13次,最終在12202月攻克了訛答剌。城主亦納勒術被熔化的銀液灌入耳朵和眼睛處死。

在蒙古大軍的進攻下,花剌子模蘇丹摩訶末同樣拒絕投降,逃亡出走,客死他鄉。摩訶末的兒子紮蘭丁繼任蘇丹,被追擊的蒙古軍大敗,僥幸逃走的劄蘭丁也是拒絕投降,在流浪各國中企圖複國,最終歸於失敗,花剌子模王朝滅亡。

摩訶末和他的兒子紮蘭丁還有惹禍上身的訛答剌算是硬漢,但是畢竟螳臂擋車毫無勝算,還是被亡國滅種。同時期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則周旋在蒙古人和俄羅斯各公國之間,充當調解人,相對算是保全了俄羅斯的統一吧。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善戰善謀還善當“俄奸”,難道是能屈能伸二者兼而有之才倍受推崇嗎?

似乎是這樣。。。。。

(注:最近惡補有關俄烏的曆史,寫了幾篇應該算是讀書筆記的小東西,相關資料均來自網絡和書籍,自己僅僅是聯想和發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