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俄烏戰爭與蘇芬戰爭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02-28 04:47:18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征病故,偉大的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唐太宗沒了魏征,但是留下了“以史為鏡”。就讓我們用曆史上的蘇芬戰爭這個鏡子照一照跟當下的俄烏戰爭吧。

蘇芬戰爭又稱“冬季戰爭”,是二戰期間,由蘇聯發動的與芬蘭之間的戰爭。

曆史上,芬蘭曾經屬於沙俄,沙皇兼任芬蘭國王(烏克蘭原在蘇聯內);十月革命之後,沙皇下台,芬蘭就乘機獨立出來(蘇聯解體,各加盟共和國獨立);但芬蘭的邊境離列寧格勒太近了,隻有32公裏,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烏克蘭獨立向西方示好,要求加入北約);蘇聯計劃用北極圈裏的一些荒地以21的比例換芬蘭的領土,芬蘭不幹,蘇聯就利用德軍攻打波蘭,趁火打劫分了不少波蘭土地,又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普京利用石油天然氣資源優勢攢了錢,又吞了克裏米亞);就準備挾勝威攻打芬蘭。

19391130日,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炮擊事件頓涅茨克幼兒園被炸),以此為借口對芬宣戰,在兩國邊境發動全線進攻。

哎呀呀,一點點新意都沒有,直接套用啊。

言歸正傳。

芬蘭的戰略位置很重要。

芬蘭西部海岸以及奧蘭群島(Åland Islands),扼守著通往瑞典的海上通道,這是瑞典鐵礦石出口中歐的必經之路。因此芬蘭對於瑞典的安全,以及依賴瑞典鐵礦石的德國的戰爭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芬蘭北部佩察莫省(Petsamo)把蘇聯與挪威分開,並且直通大洋。在這裏,芬蘭邊境距離蘇聯港口摩爾曼斯克(Murmansk),僅有一百公裏,摩爾曼斯克是蘇聯通往公海的唯一不凍港,還有鐵路通往列寧格勒。戰略地位自不待言。

芬蘭東部同蘇聯有著一條漫長的共同邊界線,這條邊界線同蘇聯的摩爾曼斯克鐵路並行,且相距不遠。

此外,摩爾曼斯克還有著歐洲儲量最為豐富的鎳礦資源,鎳是一種重要並且稀缺的戰略金屬。幾大列強或出於戰略考量,或出於經濟原因,都在打著這一地區的主意。摩爾曼斯克鐵路以及列寧格勒,對蘇聯的戰略重要性顯而易見。

摩爾曼斯克鐵路穿過的蘇聯東卡累利阿省(Eastern Karelia),居住著很多說著一種近似於芬蘭語的東卡累利阿人。芬蘭民主主義者認為這些人是大芬蘭民族失落的部落,夢想著把這塊土地,也統一到芬蘭這個大家庭裏,並且在1919年和1922年,都進行了嚐試。

芬蘭南部海岸同樣重要。從芬蘭的漢科半島(Hanko Peninsula)往東,芬蘭灣裏有一係列屬於芬蘭的島嶼。理論上講,控製了芬蘭南部海岸以及那些島嶼,就控製了芬蘭灣以及通往列寧格勒的海上通道。芬蘭獨立後,沙皇政府為控製芬蘭灣建立起來的防禦體係,完完整整地被芬蘭繼承下來。這樣蘇聯第二大城市、波羅的海唯一港口列寧格勒,大門掌握在芬蘭人手中。

     

小小芬蘭西、北、東、南都關乎重大戰略利益啊。

對蘇聯來說,最要命的是在卡累利阿地峽上,芬蘭邊境距離列寧格勒最近的地方,隻有 32 公裏。也就是說,如果芬蘭在邊境上架上重炮,列寧格勒和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都在芬蘭炮火覆蓋範圍之內,列寧格勒麵臨的危險顯而易見。蘇聯怒斥:你們芬蘭獨立,讓列寧格勒“陷入到難以生存的境地

然而,地緣政治地位如此重要的芬蘭,那個時候卻是個人口不到400萬的小國。相比之下,蘇聯人口1億多,沒有人相信芬蘭能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更別提強大的蘇聯了。

對穩固了政權以後的蘇聯來說,芬蘭的力量微不足道,沒有蘇聯人認為芬蘭人會傻到敢於挑戰蘇聯。但是如果有敵對勢力以東卡累利阿地區為誘餌,誘使芬蘭共同對付蘇聯,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北約會以烏克蘭為跳板,直搗莫斯科)但是,根據以往的曆史和內戰的經驗,蘇聯人有理由假設對蘇聯懷有深深敵意的芬蘭反動政府(烏克蘭親西方政府反動的哥薩克),會允許敵視蘇聯的大國,利用芬蘭領土對社會主義蘇聯進行侵略。

這種假設看起來不無道理,蘇聯人對此也是深信不疑,一直到 1933 年,蘇聯人都相信英帝國主義準備通過芬蘭入侵蘇聯,而1933 年之後是德國。當然這是誤判,1918 年通過波羅的海對蘇聯進行的武裝幹涉失敗後,英國對在這一地區動武已經沒有了興趣,他們在那裏的行為僅限於商業活動。

曆史再往前翻,芬蘭原本是瑞典的領土,在19世紀初被沙皇俄國吞並。又過了百餘年,沙皇俄國在一戰中發生革命崩潰。芬蘭也出現了內戰,一派是紅軍,親蘇俄;一派是白軍,親德。最後,因為當時德國占優,親德的白軍把親蘇俄的紅軍趕盡殺絕。之後,芬蘭夥同協約國幹涉蘇俄內戰,又趁蘇俄內戰期間,簽訂邊界條約,占領了大片領土,國境線靠近了距離蘇俄第二大城市彼得堡。

芬蘭方麵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蘇芬之間的幾次談判皆無結果,如果芬蘭屈從於德國的計劃,蘇聯可能不得不先發製人,

19391126日,蘇聯痛斥芬蘭為革命之敵邪惡和反動的法西斯集團(普京痛斥烏克蘭的“納粹分子”),罵夠了,進入芬蘭領土自衛反擊普京說“此番行動並非意在侵犯烏克蘭及其人民的利益,而是為了保衛俄羅斯自身、為了擊退那些綁架烏克蘭並試圖利用其危害我國及我國人民的分子。”)。

蘇芬戰爭從19391130日開始至1940313日結束,曆時近3個半月,前後分兩個階段,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紅軍憑借優勢兵力始終處於進攻態勢。其企圖是集中主要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峽實施進攻,在其他地區以部分兵力牽製芬蘭軍隊,粉碎芬蘭軍隊主力,在最短時間內迫使芬蘭議和,結束戰爭。

劣勢的芬蘭軍隊始終處於防禦態勢。企圖是在卡累利阿地峽集中主力扼守曼納海姆防線(曼納海姆這個人,也很有意思,再寫)實施陣地戰,在其他地區以少量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實施機動戰和遊擊戰,最大限度地遲滯蘇聯紅軍的進攻,等待西方的援助,爭取在有利條件下與蘇聯議和。

芬蘭花了10年建設,成功將曼納海姆防線建造成完整的防禦工事體係。它由縱深約90公裏的3道防禦地帶組成,各道防禦地帶配合著沼澤湖泊等天然障礙物興建,構築有670個固定發射工事和土木質火力點,另有近800個地下暗堡,並以交通壕連接。在主要防禦地帶前設有2060公裏縱深的緩衝地帶。主要防禦地帶前和緩衝地帶內廣泛設置了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樁砦、反坦克壕和反坦克崖壁。

防線太堅不可摧,就會太輕敵,結果就像馬奇諾防線。

芬蘭統帥曼納海姆原本是希望,保留防線,然後割讓土地,並向蘇聯索取更多。但是政府操作失當,本來此舉可以為芬蘭爭取更多利益,但結果卻造成了巨大的失敗。

蘇聯為這場戰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開戰前,蘇聯以為,芬蘭是個小國,國力不強,軍力薄弱,政府不得人心,蘇聯一旦出兵,芬蘭民眾會起而響應,從而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這種錯誤估計導致蘇聯紅軍倉促出兵,麻痹輕敵,準備不足,沒能在戰爭開始時就投入決定性力量:芬蘭在主要戰場上集中了13萬人和500門炮,而蘇聯隻投入了20萬人和900門炮,雖然有一千輛坦克,但沒有好好運用,反而損失慘重,蘇聯紅軍也沒有準備冬季在森林中戰鬥的裝備,大量使用戰鬥車輛,這些車輛必須24小時不熄火才能保證油料不會凍住。造成第一次進攻的慘重失敗。

蘇聯最終慘勝芬蘭,於19403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蘇聯雖然達成了一些目標,令芬蘭割讓與租借部分領土。但也為此損失慘重。十二萬人左右的戰亡,近二十萬傷亡的慘烈代價,才換來了這場勝利。

可以說,這場戰爭,沒有任何勝利者。

鏡子照完了。俄烏開戰一周,雙方開始談判,還缺一個最終結果。。。。

2019年,江海出版社出版了中譯本的《白色死亡》。作者拜爾·伊林切耶夫(Bair Irincheev),研究二十世紀的芬蘭與俄羅斯兩國曆史的專家,居住在芬蘭的俄羅斯人。書中提供了大量珍貴照片,盡力還原蘇芬兩軍交戰時的影像。作者以蘇、芬兩國的視角向讀者呈現戰爭全貌,讓世人了解真實的蘇芬戰爭以及普通參戰士兵的經曆。

      

再上一首歌,是曾經留學烏克蘭的周深唱的烏克蘭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