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Dogwood”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19-09-16 08:03:49

加拿大的聖約翰斯的冬天風雪交加,人人抱怨詬病;夏天清新涼爽,個個讚不絕口,但是,它的秋天也有別樣風情,令人心儀,無限向往。 

此時此刻的St.John’s,無論在馬路旁,在住宅前,在湖畔,在山崖,在海邊,在荒野,一串又一串嫣紅的果實高掛綠樹枝頭。遠看,團團簇簇恰紅花怒放;近觀,手指甲大小的果實如寶石般晶瑩。高大者,越過房脊,低矮者,可俯身觀賞。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在碧波綠葉的烘托裏,那紅彤彤金燦燦的顏色格外搶眼,讓靜靜的小城一下子充滿熱烈的氣氛。

詢問當地人,才知,此樹名叫“Dogwood”,它的果實稱作“Dogberry”。上網去查,原來這就是山茱萸!在中國的許多省份都有生長。不過,中國的山茱萸與北美的山茱萸還是不太一樣,同宗同祖,同屬於山茱萸科,但分屬不同。中國的山茱萸結果少,但可入藥,北美的山茱萸繁花似錦,果實累累,是觀賞植物。

樹,沒見過,“茱萸”是從膾炙人口的詩句中讀到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遠在地球的另一端,是不是也應該溫習那古老的中華習俗,插一串在胸前,遙寄思鄉之念?

據說Dogwood”和“Rowen tree”是一回事,後者翻譯“花揪樹”,花揪樹叫起來怪怪的,我更喜歡叫Dogwood, 直譯過來就是“狗木”(果實“Dogberry”就是“狗莓”)。我挺喜歡這名字。有點像老早中國人給心肝寶貝的孩子偏偏起名叫“狗剩兒”、“狗蛋”、“小狗子”什麽的,圖的是個好養活。而有這名字的孩子常常淘氣卻不討嫌;壯實卻不愚笨。就像狗木在聖約翰斯的生存狀態:沒有人因為它的果實如此嬌豔可愛,便任意折取“遍插茱萸”;它也不需要人們的細細照料百般嗬護。豔陽高照,它就在蔚藍色的天空下盡享陽光的燦爛;烏雲密布,它在沉沉的陰霾裏也不變色。海邊懸崖,它傲然挺立,荒野草叢,它展顏怒放。推開窗戶,它探頭探腦地向你微笑,走在路上,它搖曳著腰肢伴你前行。那種如影隨形的感覺,像朋友,像親人。

加拿大人說,在北美,很多城市都把狗木命名為州花,市花。

由此想到國內,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不是白玉蘭就是紅牡丹,不是雪臘梅就是紫丁香,玫瑰,月季,君子蘭,木芙蓉。。。。聽聽這名字,其名貴,其高雅,其嬌嫩、其珍稀,很多都遠在這“狗木”之上,但是總覺得與老百姓日常生活隔著一層,有種高高在上、舍我其誰的味道,想盡情觀賞,還得留下“看花錢”。

其實,老百姓喜愛的樹還是花,並不一定要多麽名貴,而是它無論何時何地總是伴隨左右的親近感。既不需要廟堂之上去禮拜瞻仰,也不需要溫室培育精心打理。

“Dogwood”,狗木,“Dogberry”,狗莓,任大西洋的海風勁吹,暴雨拍打,猶自含笑。為這個小城的秋天平添了一份嫵媚與溫馨。

                                 原文2009年9月發表於新浪博客,修改於今秋並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