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仄起:《今夕鵲橋》 --- 星河望盡渡秋宵 --- 2015.08.20
文章來源: 沁文----古來客2015-08-21 09:53:47

 

《今夕鵲橋》
星河望盡渡秋宵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沁文(古來客)
2015.08.20

雨細長亭淺瑟,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平二蕭韻) 雨細長亭淺瑟
池涼小徑綠芭。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平二蕭韻) 池涼小徑綠芭
拂過千年事,平平仄仄平平仄               月下千年事,
依偎幾鵲?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平二蕭韻) 人間幾鵲
===============

:  諧音於 “”。
:  似好於 “舊”,指低回之音。
:  取其名詞之意(指 “琴瑟” 之 “瑟“,與 “簫” 同為樂器) 而與句二之 “芭” 對應。
:  依舊時平水韻為仄聲(古今音調相異之 “叛逆者” 一枚),於此仍持正格平仄。
鵲橋:將天上銀河之處鵲橋 “移” 到地上^_^,故亦虛橋、亦實橋 。。。
句一:言舊日長亭辭別。
句二:言今夜小徑獨步。

今又七夕 。。。 蒙《詩詞吾愛》 詩友 炎涼居 光臨 沁文 博客並賜佳詞《二色宮桃 – 話七夕》(如下所附,在此深謝),讀之感慨 。。。風清夜靜(平平仄仄),月素星明(仄仄平平,下平八庚韻);人仙再渡(平平仄仄),語念尤縈(仄仄平平,下平八庚韻)。。。 想起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沁文 遂草如上七絕仄起《今夕鵲橋》 --- 星河望盡渡秋宵(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應 炎涼居 妙詞以記此七夕秋夜。右側本,後稍改句三、句四而得左側新版且置其前

沁文 自己稍喜 左側 新版

(1)“人間幾鵲橋” 五字曾用於 沁文 去歲深秋(2014.11.14)之五言平起觀圖習作《幾曾鵲橋》 --- 互識難能又互逢 ( 仄仄平平仄仄平: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730/201411/12537.html;亦存兩個版本 ):三秋花自謝(平平平仄仄),兩片葉相邀(仄仄仄平平)。夢畔千絲線(仄仄平平仄),人間幾鵲橋(平平仄仄平)? 。。。 沁文 惟不欲今番於五字重複,遂起修改之念 。。。

(2)初版句四之 “悴影” 虛筆不足、稍顯直白。

(3)初版句三、句四使用 “月下和 “人間” 而缺動詞,令通篇句式單一;新版則以 “拂過” 和 “依偎” 兩動詞結構避之。

留侯 建議以 “舊雨” 和 “新涼” 分別代替 “雨細” 和 “池涼” 而突出句一立意舊日、句二放眼當下。沁文 甚喜之、讚之( 仍然遵守正格平仄 ^_^,而且 “舊” 和 “新” 構成反義對仗 ),特記錄如下留念,深謝。

舊雨長亭淺瑟簫,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平二蕭韻)
新涼小徑綠芭蕉。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平二蕭韻)

清泉兄 建議以 “聽雨” 和 “臨窗” 分別代替 “雨細” 和 “池涼”,如此既避免四句皆以名詞性結構起首 (此前沁文謹記 清泉兄 更早前關於此類 “句式雷同現象”之叮囑,遺憾此次終究不慎而忽略 --- 以為句一、句二選 “名詞 + 形容詞”結構起首或可有別於後句三、句四選粹 “名詞 + 名詞” 結構起首^_^) --- 以動賓結構而填別致;又改善對仗之工整性。愈加讚佩 清泉兄 如此慧眼(sharp eyes  。。。在此深謝清泉兄耐心觀讀沁文拙淺習作): 其實,沁文曾經花費許多時間於 “芭” 之選取(因為懷疑 “芭蕉” 是否為合成詞 --- 隻有當其為合成詞之時, “芭” 方可 “解放” 出來而與句一之 “瑟” 構成逐字對仗),為此甚至 Google 多次以查詢 “芭” 字是否可與其它字組合 。。。如今可知清泉兄之選擇 (“簫”)盡解此惑。當真妙手,大讚清泉兄妙改:(1)避免縱向句式雷同;(2)工整逐字對仗;(3)維持正格平仄。在此珍藏而永記 。惟一遺憾之處在於 “聽” 與 “亭” 同音(雖然異調)於句一近鄰。

聽雨長亭淺簫,
臨窗小徑綠芭蕉。

【下平二蕭韻】挑貂刁凋雕迢條跳苕調梟澆聊遼寥撩僚寮堯幺宵消霄綃銷超朝潮囂樵譙驕嬌焦椒饒燒遙姚搖謠瑤韶昭招飆標杓鑣瓢苗描貓要腰邀喬僑妖夭漂飄翹祧佻徼僥哨嬈陶橇劭瀟驍獠料硝灶鷂釗蟯嶠轎蕎嘹逍燎憔剽。

如下乃詩友 炎涼居 所贈妙詞
===========================
《二色宮桃 – 話七夕》
http://www.52shici.com/works.php?mem_id=63565&works_id=696665

炎涼居
2015.08.20

一夜金風聞鵲鬧,又七夕,春心秋早。
惟獨一思怨不消,孤樓佇,澀懷難表。
凝眸四顧銀河渺,月如勾,鵲橋音杳。
訴盡眷魂一席愁,癡心語,夢回情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