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美墨達成自貿協定對中國意味著什麽
文章來源: 牛鮮花妹妹2018-10-01 22:16:19
 
 
 
近年,美國的主流媒體在反思一件事,就是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美國把很多中低端的產業放到海外去。一是這種做法給某些價值觀意識形態不同的大國帶來了特別大的好處,培養了競爭對手。二是美國把中低端產業放到海外追逐最高利潤,導致美國境內大量技術工人失業,治安惡化,實體經濟空心化,工程師對具體的製造生產過程了解不夠,製造能力衰退。
 
  
美中貿易戰,我一直不太在意日美,歐美達成的零關稅協議,因為這隻是最終產成品的貿易走向問題,而美加美墨達成的自貿協定才是美國一係列經貿談判的閉環之戰,舉足輕重意義重大。重新簽訂的北美自貿區簽署了排他的原產地規則,打造了一個區域協同的自由貿易體,規模經濟達到1.2萬億美元。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7年全年,美國與中國雙邊進出口貿易總額6360億美元,與墨西哥貿易,5570億美元,且美墨貿易更平衡。有了這個協定,加拿大提供資源,墨西哥1.3億人口提供勞動力密集型,低端製造業,同時也解決了讓川普政府頭痛的大量墨西哥黑民湧入的邊境安全問題,美國提供資金技術密集型,高端製造業,三國市場互惠,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優勢將逐步消失逐步被替代,也堵住了中國商品通過第三國進入北美的可能性,以後川普可以放心大膽擼起袖子加油打貿易戰了。
 
多年以來,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長驅直入進入美國市場,一方麵是因為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低廉關稅,另一方麵也是中國人勤勞苦幹造成的低人力成本優勢,使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極大的豐富了美國市場,同時也讓中國政府誤判美國老百姓離不開中國商品,美國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
 
今年上半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入美商品因加關稅價格上漲了,造成美國經濟的稍微通貨膨脹,特別是近期的對中貿易逆差反而加大了,這是因為躲避加關稅提前趕貨造成的,不會持續太久。短期來看,美國打貿易戰似乎砸了自己的腳。可是,不要忘了,今後兩三年是加息縮表周期,美元是世界貨幣,連續的加息,漸進式縮表會導致影響世界經濟的美元流動性緊張,首先刺破全世界房地產泡沫。美國給企業減稅重振製造業,大量製造業回流,多年不漲的製造業股票也開始上漲了。同時,失業率下降,美國人手上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如果房價下跌,不正是買房置業的好時機嗎?
 
入WTO以來,中國一直對美貿易大幅順差,對歐盟日本卻是逆差,2006年之後對歐盟順差開始波浪式上升。歐盟日本人口12億,市場比美國大多了,人家才不會象美國那麽傻,對你的商品低關稅,讓你大肆低價傾銷,歐日多少年來對中國商品實行貿易配額製。古語說,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就是一個賣茶葉蛋的老太太也會看出做生意隻有單一的一個大客戶絕非長久之道,17年來竟然沒找到一個穩妥的辦法來解決它,或者,根本就沒把當初簽署的WTO的協議放在眼裏。今年5月份,美國貿易代表團到北京談判解決兩國貿易爭端,美國的訴求隻是要中共從製度上保證分期解決對美的巨額順差問題,但中國誤判了美國。現在美國與主要發達國家的一圈談判結束,中國由第一個變成了最後一個的談判對手,已經喪失了最後提要求討價還價的機會,新協定認與不認已由不得你了。
 
中國政府在15年美國首次加息時,錯過了象日本政府那樣主動連續快速加息刺破本國的房地產泡沫的時機,讓本國經濟實現軟著路。相反,通過漲價去庫存,搖號抽簽買房,人為助漲房價,使房價更猛烈的上漲。。。。想想A股15年股災,漲的快,跌的就更猛,還有不斷外遷的製造業,人員龐大的就業人口,持續的老齡化發展,不能自給的糧食和石油,政府想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走日本的老路,堅決不加息卻定向向僵屍國有企業降準的量化寬鬆,貨幣發行無錨化。。。。。殊不知未來是比日本還要複雜危險的局麵,讓人不寒而栗。中國經濟崩潰論已有十多年了,為什麽至今沒有崩潰,奔潰論者忽視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國每年四五千億貿易逆差對中國源源不斷的輸血,關了這輸血機,馬上死給你看。

總的氛圍來看,全球化占便宜的歐盟和日本即使反對貿易單邊主義也沒有意義了,北美三國自貿協定的簽署意味著區域自貿形成,WTO 可有可無,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準備摔挑子開小差,逆全球化不可避免,二戰以來的全球化也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