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搬墨爾本
文章來源: 牛鮮花妹妹2015-09-13 21:03:19

朦朧中又聽到雨滴在窗台上單調有節奏的聲響,又下雨了,這個9月初的清晨,陰冷昏暗的靜寂,躺在床上可以聽到鄰居家起床的鬧鍾聲。這是坐落在墨爾本Clayton區靠近著名的墨納什大學的一個幽靜的生活區,幹淨整潔,方正的草地精心打理得有規有矩,小區建築牆麵大多是淺黃泛白的顏色,即使在陰沉多雨的季節裏亮的有如陽光一般,偶有活潑的鮮紅色屋頂讓沉悶的黃白為之驚豔。依地勢建起的一座兩層Townhouse,就是我暫居的小家,它有一個大大的露台,方磚鋪就的地上長滿了綠色的青苔,即使四周並沒有高樓遮擋,每天稍縱即逝的陽光使墨爾本的冬天看起來更接近倫敦陰濕的氣候。露台上的衣服在屋簷下隨風搖擺,雖然已曬過幾天了,但摸起來還是有濕濕的感覺,非常想念悉尼的明媚陽光,喜歡漿洗過的衣服床單在陽光下曬幹後的質感和清香。之所以看中這套房子,它離在莫納什讀大學的兒子的住處僅有10米遠,老公要去工作的公司墨爾本分部也隻需15分鍾的步行時間。少了在堪培拉每天上下班的舟馬勞頓,特別是結束了每周往返悉尼堪培拉600公裏的長途跋涉,搬來墨爾本,全家3口人終於可以在此團聚了。老公看起來很是滿意目前的這一切,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不緊不慢樂嗬嗬的步行上班。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家人每天晚上能聚在一起熱鬧鬧吃晚飯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

                                                                            墨爾本的冬天,難得的一個大晴天

                                                                                         墨爾本的春天就要來了


不知是麽原因,租下這套房子,因特網一直聯不上,換了好幾家通訊公司,最後找了Telstra,這個澳洲最大的通訊公司慢悠悠通知我們說,一周之後可以接通。墨爾本的朋友安慰我說,來了墨爾本就要適應墨爾本的慢節奏,要去聽音樂練書法看畫展喝咖啡,這才是墨爾本的生活,墨爾本的有文化底蘊的生活,朋友強調說,悉尼商業氣息太濃壓力太大節奏太快,那是趕路不是生活。我大笑。也許,逐漸變老的我們應當該找一個慢節奏地方頤養天年。


沒有因特網的日子,也不用去上班,生活的節奏一下子慢了下來讓人一時很難適應,似乎沒有了奮鬥方向一切顯得百無聊賴。早晨吃完早飯後,還是習慣出去走走,盡管天色灰暗,寒風清冽。通往Clayton火車站的主街,被兩條老舊的鐵路線隔開,當丁丁當當的鈴聲響起,道路會被自動隔斷,藍色的火車便轟轟隆隆駛過,隔離帶兩端停起長龍般的汽車和行人,不急不躁的等待著。那一時刻的感受,恍然被時光之手拉回到上世紀初早期電影裏的情節中,頗有懷舊的風格。這裏的人過著幾十年如一日平靜的生活,似乎早已習以為常。Clayton 的主街不算小,周末裏超乎尋常的熱鬧,常常為找一個停車位在路邊兜圈子。街兩邊一家緊挨一家開滿了各類店鋪,咖啡酒吧肉店超市郵局快遞等,店麵很小裝潢簡單質樸,不似有悉尼那般強烈的商業氣息。因為下雨,清冷的街上很是蕭條,我也是急急買回一些新鮮蔬菜就回家了。
中午,拿出我的iPad,看中國的股市行情。也許,我的另一種職業生涯將從這裏開始。。。。。


冬天的墨爾本入黑得早,3,4點鍾的光景,室內已暗淡下來,氣溫也慢慢下降,凍得呆頭呆腦的紅嘴藍毛一家和手腳冰涼的我不得不打開Heater取暖。電爐子上燉煮的紅燒牛肉,滋滋冒著撲鼻香氣,我開始準備全家的晚飯。嶄新的全職主婦生涯來得太快,心裏盡管還沒有準備好,但我已開始適應了。
窗外,細雨青苔。室內,燈火餐台,我的家我的依戀為之奉獻的新墨爾本生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