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靈犀鳥語通
文章來源: 牛鮮花妹妹2014-07-07 03:15:17
 
  在冬日的午後,院子裏灑滿了金色的陽光,溫暖而明亮,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給紅嘴藍毛洗過澡後,陪他倆在院子裏曬太陽,賤賤的紅嘴時不時地在藍毛的臉上親一下,甜膩膩的樣子讓人生羨。想想能與天上飛翔的鳥兒相處一隅心有靈犀,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年初回國3星期,把紅嘴藍毛送到朋友家代養。在回澳洲的飛機上就突然想念起他倆了。到家的當天晚上和老公就直接去朋友家接了。記得在朋友家門口停車時,朋友出來在門口和我們寒暄,突然從昏暗的門洞後麵傳來紅嘴藍毛撕心裂肺的叫聲,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樣兒。朋友說,晚上從來不叫的,今晚怎麽啦?也許聽到你們的說話聲了。是很奇怪的,當我走進去和紅嘴藍毛說,我來接你們回家時,他倆就一點也沒聲了。老公說,這是不是就是所說的心有靈犀呢。
 回到家,給倆寶兒換沙子時,才發現他們的睡巢竟是濕的,想著這倆寶每天睡在潮濕的床上,該是一件多麽糟糕的事情,估計是朋友給他們洗澡時忘了給睡巢做防水處理,我啞然失笑。想著這倆鳥兒真是個精靈貨,啥都明白,就是缺了與人交談的語言。
 
剛來澳洲時,曾收養過一隻雛鳥,與鳥相處的那一段時光猶如初戀情人之間的那種溫馨默契,最後雛鳥長大後飛走了,讓我心疼緬懷好長一陣子,很久都不能自拔(參考前文《我家和Birdy的故事》)。以致發誓今後不再吃任何帶羽毛的禽類,嘴下留一口,就是留給鳥類的一條命。回國休假看人活殺鵪鶉鴿子時,真是掩麵而逃。多年前,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報稅時,意外遇到冷梅。許多年過50的人都會有印象,她演過一部電影《生活的顫音》。據說在當時反響很強,得過許多電影大獎。她說她家後花園裏養了許多鸚鵡,每天都會有鸚鵡下來吃她喂的食。每年都會有雛鳥出世。我給她講了我曾經與鳥兒發生的故事,一直盼望著與鳥兒能重續前緣。懇求她給我留兩隻雛鳥,她也滿口答應了。第二次遇見她時,她知道我全職工作,就婉拒了。她說,雛鳥每天都要不間斷的喂食,你全職上班我怕你會虐待了這些小生命。曾聽人說過,鳥都有預感會看相,一個人品好的人,即使離小鳥很近小鳥也不怕,人品差的人,即使遠遠聽到了腳步聲,小鳥也會驚慌失措的飛走。我想這是一個怎樣的愛鳥的人呢。
 
 人與自然、人與自然中每個生命體的和諧相處,實際上是一種默契,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完美。閑暇時,走在悉尼的街上,經常看見鳥兒在人們身邊鎮定自若地踱著方步,好像說,你們有人權,我也有鳥權。有時碰到膽大的鳥兒還會俯衝下來爭搶遊人手中的食物,那是一種怎樣的和諧共生的景象啊。常常讓我看得動情發呆.想起前年去新西蘭南島玩的一幕。在去TeaAuna的路上,我們在一個休息區停車小憩,有一種叫高山鸚鵡的鳥,新西蘭人叫KaKa,飛翔搜尋一番之後,飛過許多停歇的車輛,遠遠的飛過來落在我們的車頂上,向車內張望。兒子說這鳥跟我們好有緣分啊,它肯定餓壞了。兒子從車內拿出麵包來與它對視,它也不害怕大大方方走過來,叼啄兒子手上的麵包。這是我們第一次與野生鳥 達到了這種人與鳥融和友好相處的境界,我也拿出相機,即使一連串快門的“哢嚓”聲,也沒能驚擾小鳥。有趣的是,在我們準備開車離去時,小鳥又一次跳到車頂上,我們一家和附近觀看的人都忍不住哈哈笑起來,親愛的小鳥,你是想留住我們麽還是沒吃飽?我們已享受到你的熱情好客了。兒子再一次留給它一塊麵包後,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在異國的土地上,再次與鳥兒相偎相依 ,就如初戀情人之間一見鍾情的默契與愛戀。

1
 2
後來讀過一本書,《守望家園的小鳥》。講述得是一名攝影師和鳥的故事。他帶我們走入觀鳥的世界,他內心深處對小鳥的那種情感、那種愛護、那種不舍、那種依戀、那種執著以及那種守望,令我難以忘懷。我想他就是和我一樣是一個熱愛生活敬畏生靈的人吧,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關注愛護這天賜人類的精靈,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在冬日的季節裏,每當早上醒來,晨曦照在窗台上,聽一對寶兒與林中鳥兒歡欣對唱,當愛來臨,心有靈犀,鳥通人性,一切言語都失去了意義,孤獨著我的寂寞,快樂著我的歌唱,我就是那一隻熱愛歌唱熱愛生活的小小鳥。。。。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