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遊記- 凱奇坎圖騰柱之都
文章來源: canhe2023-09-08 18:18:08

阿拉斯加遊記- 圖騰柱之都凱奇坎 

凱奇坎小鎮市容就在當地旅遊團觀光車上一閃而過了。

車子穿過隧道,司機加速行駛說帶我們去看熊了。車子飛快地開了大約20分鍾光景,停在了一處瀑布前,說這裏經常有熊出沒。我們下了車,沒人想要上山(其實就一小山崗),都站著聽導遊說熊,隻我一人走了百多米,瀑布沿著參差不齊的山石緩緩而下,沒有飛流直瀉的氣勢,走到近前才能看到飛濺拋珠的白色水花和聽到嘩嘩嘩的水聲。看到熊的希望又破滅了,30%原來就是zero的代名詞。

  

不過沿著海濱行駛,一路風光迤邐,令人心曠神怡,我恍若看到了無錫太湖馬山,浙江舟山群島。。。

 

導遊本人1990年到阿拉斯加旅遊,喜歡上了這個美麗有特色的小鎮就毅然定居下來。這裏至今注冊的居民不到9000人。團爺說別看他其貌不揚,說話有氣無力,教育背景不高,他的見解很有深度。看來人真的不可貌相。

凱奇坎鎮除了有三文魚之都,阿拉斯加雨都(據說一年有三分之二的天氣都下雨)之外還有一個雅號就是世界圖騰柱之都。

凱奇坎的原住民是阿拉斯加特林吉特印第安人。他們保留和收藏了大量原住民的經典圖騰柱,是世界公認保留和收藏圖騰柱最多最好的地方,所以冠之以都。

百多年前,印第安人還沒有文字的時代,他們就就地取材,選用筆直的樹幹繪畫,雕刻他們敬畏的人物,動物甚至植物來表達他們對已故家族先人的紀念,這是早年印第安人相信天地有神靈,敬畏大自然,祈求神靈保護和表達對家族先人懷念的一種方式,一種原始樸素的信仰崇拜,從而開啟了圖騰柱崇拜的文化曆史。圖騰柱是印第安人智慧的結晶,是印第安人文化的曆史印記,

圖騰柱紀念逝去的家族先人,也記錄部落重大活動和曆史事件。圖騰是印第安語totem的中文音譯,是記載神靈的載體。他們把圖騰作為自己家族的徽號和象征,也用圖騰來解釋一些他們未知的自然現象。

凱奇坎有三大圖騰柱景點:灣州立曆史公園(Totem Bight State Historical Park)、薩克曼圖騰公園(Saxman Totem Park) 還有圖騰遺產中心(Totem Heritage Center)。

導遊帶我們去的是Saxman圖騰公園,告知在此逗留20分鍾,就把車開到公園另一頭等我們去了。我關於圖騰的問題隻好找Google了。

圖騰柱是很有故事的藝術作品,沒有說明,不了解文化背景不容易看懂,理解。

 

圖騰製作坊,可以進去看師傅操作。一進公園就看見橫臥在地上沒有完工的巨大圖騰作品。一般一件圖騰柱要製作一年以上,純手工活。導遊說可以進去看師傅雕刻,有問題可以提問,可一條粗繩攔著,示意遊客止步。

   公園裏有幾十處高聳的圖騰柱。

 

展翅的白頭禿鷹雕刻圖騰柱,鳥中之王常被放在柱頂,象征著勇猛,自由,力量和權威。

 

   

下左圖家族圖騰,我解讀,一家三口加條牛,媽媽地位最低,牛要耕地,爸爸是中堅,孩子是父母寶貝;右圖像祖孫三代,靠捕魚為生,求神鳥保佑。哈哈!

 

這是根雷霆柱(Thunderer’s Pole)。烏鴉是阿拉斯加印第安人的創造神鳥,它在黑暗中創造光明;護佑捕魚為生的一家人,下麵的青蛙,我猜是吉祥物的象征。

色彩鮮豔,栩栩如生的圖騰雕塑像

 

下麵 這棟林間木屋是特林吉特人一個氏族屋的仿製建築。人們狩獵、打漁、采集種子果實回來聚在這裏避寒過冬,這裏也是族群社區聚會交流中心。現在這屋子也是原住民為遊客表演本土歌舞的場所、

  

 

圖騰塑造的,人,鳥,動物等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鮮豔。

早期的圖騰沒有顏色,因為是木製品容易腐爛,人們想起了塗色防腐。據說圖騰的顏料很特殊,也很昂貴。顏料需要女人用嚼碎的三文魚子調好,色才能上得牢,顏色通常是鮮豔的紅,黑,白,淺藍和綠。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都是複製品,因為有關方麵的保護才讓圖騰文化遺產得以保留至今。

我很喜歡看圖騰柱藝術品,穿越時空,想象著遠古時代人的生活日常,他們的思想。。。

參觀原住民圖騰公園給這次阿拉斯加遊增添了獨特的文化色彩。(待續)

阿拉斯加遊記相關鏈接

阿拉斯加遊記-紅寶石公主號郵輪

阿拉斯加遊記-州府朱諾,麥考萊三文魚孵化場

阿拉斯加遊記-藍色冰蓋門登豪爾冰川

阿拉斯加遊記- 淘金小鎮史凱威,觀光火車一日遊

阿拉斯加遊記- 冰川灣國家公園冰川

阿拉斯加遊記- 鮭魚之都凱奇坎小鎮

阿拉斯加遊記-伐木工人秀

阿拉斯加遊記-最美花園城市維多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