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遊記- 淘金小鎮史凱威,觀光火車一日遊
文章來源: canhe2023-08-14 23:02:10

阿拉斯加遊記- 淘金小鎮史凱威,觀光火車一日遊

離開朱諾,郵輪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八點停靠在史凱威(Skagway),一個在朱諾西北方向九十英裏的海港小鎮。
  
 
離岸時發現五樓大廳裏的布置煥然一新,多了許多掛畫。掛畫展現了當年淘金熱的盛況,郵輪員工打扮成阿拉斯加的寵物寶貝,為上岸的遊客們到淘金小鎮做熱身準備。 
 
 
 
郵輪紛紛靠岸,碼頭熱鬧起來了;
 
直升飛機也是小鎮的交通工具,郵輪的物流碼頭也繁忙起來了。
 
 
在史凱威小鎮,我們選擇了《White Pass-Yukon Route》觀光火車一日遊。
《White Pass-Yukon Route》中文翻譯白隘-育空鐵路線。這條鐵路線從史凱威攀爬3000英尺高度到加拿大育空山頂,來回路程41英裏,相當於差不多66公裏,曆時3個半小時。史凱威小鎮,因著吸引每年數以十萬記的遊客雲集這裏而聞名世界。成了世界著名風光鐵路觀光火車線。
  
火車站就在遊輪碼頭旁邊。等車的時候,想給遊輪拍個全景,可她太巨大了,想給我們坐的火車留個影吧,它又太長,也隻能有頭無尾,都太挑戰我的攝技了。史凱威的觀光火車是綠色老式蒸汽火車。
  
 
 
想著回來時再逛小鎮,沒想到時間不夠了,小鎮的風貌就在火車上一帶而過了。什麽《紅洋蔥沙龍》啊,克朗代克淘金熱國家曆史公園啊,博物館啊,隻能在網上畫餅充饑了。
火車上抓拍的小鎮掠影。
 
 
《紅洋蔥沙龍》在淘金熱時期是當地的最經典的妓院,現在成了懷舊的酒吧和餐廳,感覺就是朱諾《紅狗沙龍》的翻版。下麵右圖是克朗代克淘金熱國家曆史公園裏鐵路穿山洞模型,地勢險峻,工程複雜宏偉。
  
  
 
史凱威小鎮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淘金熱起家繁榮,聚集了一群有發財夢想,有探險精神的 年輕人;他們因淘金熱興建了一條公路一條鐵路;也因淘金熱興起了這個小鎮。
他們中有商業頭腦的人抓住了淘金人們要吃要喝要玩樂要消愁的心理,淘金之路又艱難險阻,就把止步史凱威,創建小鎮商業,為淘金者做後勤,也給自己挖到了人生另一桶金。
小鎮的人口平時不到一千,旅遊旺季會成倍地增多,熱鬧非凡。
 
我們的列車在對麵等bus的人們熱情地揮手致意中徐徐啟動。
 
穿著淘金年代製服的列車員以傳統方式檢票,查票;列車長挨車廂向遊客了解意見和解答問題;導遊一路上介紹景點,不時地讓人朝左看,向右看,左前方,右前方地引導人們,可是真的很挑戰人的反應度,火車雖然是觀光速度開,但要發現正確目標還要抓拍到位,很不容易,至少於我。遊客們聽著廣播裏的介紹,透過大玻璃窗觀賞沿途不時變幻的景色。
  
 
 
廢棄的懸臂長橋(1901-1969),據說當時的名氣與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齊名;
火車在不同的高度兩次穿過山洞,圖(上)的隧道在海拔1000英尺的高度,圖(下)的隧道675英尺長,1969年建造,同時還建造了取代舊橋的新橋梁。
火車在海拔2865的高處與加拿大邊境接壤。上圖中的五麵旗幟自左到右:美國,阿拉斯加州旗,英屬加拿大BC省,育空特區旗和加拿大國旗。
火車的車廂間有個露天小看景台,我出去了兩次,車廂裏已經溫暖如夏,可是一到外麵就寒風刺骨地受不了,呆不長。火車全程沒讓人下來觀光拍照,隻在回程時停了十分鍾左右,說是等徒步登山的人上火車(圖中右上)
山上的植物幾乎都是同一品種-聖誕節用作聖誕樹的衫樹,導遊說別看他們都小小的,他們都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年齡了。
沿途的景色讓圖片說話吧。 在船上聽景點介紹時和火車上導遊都說,坐火車上山會看到憨厚的棕熊,左下圖,我放了一張雪上有幾個洞的照片,覺得那就是熊出沒留下的蹤跡。
 
回程的路上希望看到另一邊的美景,什麽叫做新娘麵紗的瀑布啊,死馬穀啊,開山烈士紀念墓園啊,結果回程加速度開了,什麽都在一閃中消失,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比預期的晚了一小時到站,曆時6個小時(包括等車),我們都已經沒有精力逛市容了。史凱威小鎮就這樣匆匆告別。
沿途胡亂拍了有好幾百張照片,但是滿意的不多,說不清那是哪的很多,就不好意思獻醜了。
 
寫在後麵: 星期天下午(8/13/2023),當我點開微信,家庭群有新消息,點開一看竟是我外甥和外甥女發的慈母-我親愛二姐的訃告。我的心一下子猛烈跳動了起來,這怎麽可能?我放大了看,白紙黑字,真真切切啊!。。。
我的心再也回不到淘金小鎮史凱威,回不到阿拉斯加了,滿腦子都是我二姐。 今天先把五年前發在微信上的搬過來,把這篇完成。以後我會找時間再來彌補。請來串門看帖的博主朋友們千萬諒解。謝謝!
(待續)
 
阿拉斯加遊記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