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的冬至節這一天!吃湯圓隨想
文章來源: canhe2022-12-23 00:24:49

2022年我的冬至節這一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我到今天早晨才收到微信社區華人群裏一張冬至節祝福卡。第一個想到的是去熱門博主《歲月沈香》家拜讀她的兼知性文藝性於一體,圖文聲色俱佳的節氣文,去的早了些,她冬至節氣文《最漫長而無助的冬夜· 台灣開始搶藥了》還沒出爐呢。按原計劃撥響了南京姐姐的微信電話。姐姐剛失去姐夫,又不幸中招”羊“了,發熱中,甚為惦念。

姐姐因為料理姐夫後事,離開了女兒在姐夫養老院裏給她買的公寓房,住在設施不夠好的老家裏;養老院管理嚴格,外出人員回家一律要在無任何保暖措施的隔離房裏5天,80歲的姐姐擔心自己的身體吃不消。姐姐幸運,發熱三天後已經退熱,隻是喉嚨依然疼痛有咳嗽,在同一城市同一區住的兒子夫婦都不幸中招,無法過來看望她,隻能自己煮些生薑紅糖湯,檸檬鹽水,多喝水,多休息對付。希望姐姐能安然挺過這一波疫情的衝擊。

跟姐姐微信聊天結束,我左鄰右舍華人朋友群裏正熱烈交流如何包水管,如何防水管凍爆裂,防停電,停水,停網絡。。。,今夜起休士頓將遭遇很少見的極低溫寒流-零下攝氏8度,持續2-3天。。。

這防凍需要的是行動!放下手機,先把室外的水龍頭用舊毛巾加塑料袋保護好,總水龍頭開關也同樣,然後就是搬花盆進車庫,盡管先生在說,花就隨它們去吧!我知道他就擔心我搬花盆閃了腰,跟他幾年前一樣。我包了一棵金桔樹,給去年遭凍重種的黃楊灌木蓋上了舊被子和毯子,給茉莉花和石榴樹也包了一下;根據去年的經驗,天竺,桂花樹,紅梅都很耐寒,今年就看它們抗寒英雄本色了,其餘的丁香樹,香蕉樹等都讓它們聽天由命吧!

先生的PT今天做評估來了,護士也來了,他們都為先生複健的進步高興,上門理療和護理服務可望年底結束。

Homecare服務的人走後,正想take a nap,一個朋友來電話了,告訴我收到我送她的禮物了,她根本沒提冬至節,直接就祝福我聖誕節快樂了!今年的冬至節似乎被人遺忘了。

聽著窗外呼呼的風聲,我擔心今天的郵件會不會正常?我還有三個預告今天10PM前到朋友家的Amazon郵件沒落實呢。

下午5點不到,國內也就早晨7點左右,我的微信電話鈴聲響了,表妹沙啞的聲音傳來,她也中招了,況且連續4天39度高燒不退,一天二次吃布洛芬也無濟於事,不敢去醫院,她先生和兒子也都發熱中招,心裏很煩惱,焦急。一連幾遍地說,“為什麽別人三天就退燒了,而我不行?”我遠水救不了近火,隻能安慰她對病魔要”既來之則安之“,急了抵抗力會下降,更好起來更慢。。。。

正與表妹聊著,突然門鈴響了!是我的老中鄰居小孫,一手托著一板”雙眼皮“漂亮水餃,一手托著①盒新鮮的手擀麵條,手臂上還挎著一個禮物袋,笑嘻嘻地說,今天是冬至節,我爸爸媽媽做了餃子和麵條,我太太給你挑了一份聖誕節禮物,祝你們冬至節快樂!聖誕節快樂!小孫送來了今年冬至節的特大驚喜!

今年的冬至節我沒有做湯圓,也沒有做餃子,準備涮羊肉火鍋了!感謝小孫一家的友情,讓我和先生2022年冬至夜凍掉耳朵有人管了!

晚飯後,微信欄目又多了許多的小紅點,提醒,粗看了一下都是國內家人和朋友回複我問候的短信,大都是聊的疫情,發燒,變羊。。。2022年的冬至節被新冠疫情掀起的發熱,變羊熱潮喧賓奪主搶了風頭。

休息之前,還是到沈香妹家裏去串了門,拜讀了美文,祝福了她和家人過節好。回來居然睡意全無。把我2022年冬至節這一天記錄下來,2022年的冬至節不尋常的一天。

今年我沒做湯圓,重溫舊作《冬至節吃湯圓隨想》以圓我的冬至節情懷。

冬至節吃湯圓隨想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前日經博友和姐姐在網上提醒,才知道12月22日是冬至節。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是農曆的重要節氣之一,那天白天最短,晝夜最短,也是數九寒冬的開始日,所以民間稱之為節,就是吉日佳節。傳統的冬至節晚餐是祭拜祖宗,闔家團聚,共敘天倫之樂的快樂時光。
 
身居異國他鄉,中國民俗的節日氣氛淡薄很多,但今年恰逢全家在兒子家團聚,我想起了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早上我就去超市買菜,回家自己做餡,和粉包湯圓。芝麻,紅豆沙等甜湯圓超市都有。我就地取材地做了肉餡和蘿卜餡的湯圓。和粉的時候,我想起了持家能手的婆婆做的湯圓,那可真是形式和內容統一的美食。記得婆婆做的湯圓大小整齊劃一,米粉軟硬程度恰到好處,蒸煮佳宜,每次都要做好多好多。當日吃不完的,煮好,待涼幹後,兩隻兩隻對放起來,存儲在米缸裏,日後慢慢享用,可以保鮮好久。我最喜歡她做的菜豬油餡,鹹裏帶甜,肥而不膩,鮮香可口;還有紅豆沙的,紅豆沙是婆婆自己洗做,自己炒成餡,最喜歡她在豆沙裏放一些結子皮末,吃起來略帶橘香味,很有特色。。。。
說與LG聽,LG卻說,我最想念的是我外婆做的團子,那才是真正的美食。外婆每年到冬至前都要在灶頭上幾蒸籠地蒸,然後存放起來,想吃時就煮。。。。看著自己做的大小不一,形狀不齊的湯圓,我好不自在。偏偏這時媳婦走來看湯圓是如何做成的。生在北京的她原來還沒有吃過這樣的湯圓。她問我,“這表麵不平整不光潔,煮的時候會不會漏餡?”真的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我隻好搪塞地說,“下水一煮就好了,不會漏的。”(這也是事實,我做的湯圓賣相不好,但不會破相)可我清楚記得我婆婆做的湯圓一個個光潔鮮亮的。我做的湯圓“見不得人”!
 
LG是等著我的湯圓當午飯吃,很賞臉地吃了五個,也許是想外婆引起的食欲。說是餡做得不錯,很大的鼓勵啊!媳婦吃了一個半,留了一個殼子,說是吃不慣糯米粉的東西,說餡很好吃,可不可以改做成蘿卜餡餅或蘿卜餡餃子?蘿卜餡餃子?我沒吃過,不過可以一試。晚上我把本來準備的蘿卜絲拌海蜇絲涼菜改成了素炒蘿卜末,團團圓圓都喜歡吃。。。。看來這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到我這裏就要破了,好傳統到我這裏傳不下去了,心裏真不是滋味。
 
晚上上網,發現這冬至節各地吃的習俗還很不同,北方人冬至壓根兒不吃湯圓,而是吃餃子,而且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一說。我怎麽早沒上網看看呢?要是早知道了,我們今年的冬至就一定吃的是蘿卜餡餃子了!我媳婦就是凍掉了耳朵也一定有人管了啊!嗬嗬!
 
冬至夜的晚飯,燒菜祭拜祖宗的習俗自然是免了,不過我在心裏默默為我天堂裏的親人們祈禱告慰,為遠方的家人祝福。冬至節的晚餐比往日多了幾個菜,但比之我婆婆每年做的一桌菜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無錫的習俗過年就從冬至開始,冬至節的晚飯與大年夜飯起碼平起平坐。無錫人說”有錢吃一夜,沒錢凍一夜。”今年我至少不會凍一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