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外婆的陪讀日記5---走近or走進
文章來源: canhe2022-06-25 16:38:03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5---走近or走進

作者:禧外婆      2018-08-05 

走近,即接近靠近,可旁觀欣賞。

走進,則是進入深入,身臨其境,親身體會。

 

  妞到維多利亞讀書,婆曾最糾結的是妞不能盡快的融入當地的學習生活。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語言關。到了維多利亞,麵臨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怎樣融入?妞不是十天半月的觀光者,僅僅走近是不夠的,必須身臨其境獲得親身體驗才能盡快適應。OK,那就從走近市井生活開始。

第一天,和豐豐阿姨,靜遠妹妹逛街,豐豐阿姨說:"這裏的冰淇淋很好吃,你們自己去買冰淇淋,喜歡什麽口味自己選擇自己表述。"OK,兩個小姑娘這個都不是問題,隻是表述的熟練程度而已,顯然靜遠比妞更自如。簡單購物基本過關

 

在國內妞就喜歡逛超市。好吧,就去逛超市,剛好有一些東西需要買。豐豐阿姨問:"需要陪你們一起去嗎?你們認識路嗎?"婆謝絕了豐豐阿姨帶路,就是想讓妞鍛煉鍛煉,路不認識也可以讓妞去問的。

順利找到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婆和大妞隻能從包裝上識別產品,但大多數還是無法判斷。於是光榮的任務交給了妞,妞頓時使命感爆棚。一樣一樣仔細辨認,遇到實在不認識的就拿手機查詢,即便是手機查出來的結果也是學習哦。

可是有些需要的物品不知道放在什麽位置或者不知道有沒有。於是妞去找服務員谘詢。大妞想買一瓶雞精,妞問了一個高個的服務員,他說:"wait a moment"。不一會服務員和妞嘰裏咕嚕說了幾句,妞告訴婆,當地超市沒有雞精,但是他說華人超市一定會有。

  

     婆覺得:想融入當地生活,超市也是課堂,購物就是學習。

能出海觀鯨妞欣喜若狂,但是必須自己把所有的事情搞定才能去哦。

    購票不成問題,簽訂合同就得花點功夫了,不僅要看懂合同,還要和服務員溝通,聽得懂她的詢問,粗枝大葉可不行。比如她問妞外婆有頸椎和腰腿的毛病嗎?如果有建議乘坐大船而不要乘快艇。這是如果聽不懂敷衍了,萬一有腰腿毛病在出海時遇到問題就麻煩了,因為簽訂了合同的呀。終於全部弄好,和媽媽分享成功的喜悅。

 

維多利亞的夜景很美。

散步的時候總會相互拍照片。一個老外走過來主動說可以給我們拍張合影,好熱心的老外。妞說:"我可以和你合影嗎?"老外覺得很意外,反問:"為什麽和我合影?"妞竟然語塞了,不是不會回答,而是不知道怎樣用英語回答。細心的豐豐阿姨事後問妞和靜遠應該如何用英語回答。是啊,遇到問題即便是當時回答不了也絕不放過,事後把它當作一個題目來做,就進步了呀……

 

到悉尼小鎮看釣海螃蟹,和當地的釣蟹人拉家常就可以掌握許多有趣的信息。問路、找購物店,找廁所都需要溝通和交流,也都鍛煉了聽力和口語。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當地的待人接物的習慣。

 

陪不懂英語的婆和大妞去布查德花園,需要溝通的機會當然更多。婆覺得妞的膽子大,遇到問題和困難願意去交流和溝通,這點很好。如果善於在溝通中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就更好啦!

  

走進市井親身體驗,會發現處處可以學習,沉下腳步,靜下心來,生活也是老師。妞啊,希望你更勤奮一些,勇敢一些,平和一些,多了解與自己以前掌握的不同的文化和事物。有一天你能真正自如的麵對了,就說明你已經能融入這個你將學習生活的城市了。

      知道嗎?隨著交通、信息越來越發達,地球村將變得越來越小,讓自己強大起來是立足各種狀況之本!

 

當然婆在陪讀的日子也需要學習,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範總推薦的《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不要過度嗬護讓妞經曆和尋到自己應該走的路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相關鏈接: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1--啟程

禧外婆陪讀日記2---走近這座即將融入的城市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3---初識新學校

禧外婆陪讀日記4---進入新的學習模式

禧外婆陪讀日記6---跟班體驗社會實踐課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7---壓力的轉換

禧外婆陪讀的日記8-“走火入魔”的讀書境界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9---開學季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10--開學,全新感受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11--走進雅思口語公開課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12--要轉變有些觀念哦!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13--衣食住行引出的故事

禧外婆的陪讀日記14--麵對孩子出國後心理上出現的第一個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