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之死__我的“知青生涯”之三
文章來源: canhe2022-06-10 07:08:05

知青之死__我的“知青生涯”之三

作者:楠外公(陳繼共***)

生與死,無論起始與終結,任何人是一樣的。
人的生命,有時極其頑強,有時又相當脆弱。
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是別人的評價,與當事者似乎無關。

麵對麵看著三個同伴死去,我最大的震憾是物傷其類,聯想多多。
在千百萬知青中,非正常死亡的比例據說是百分之十,這接近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死亡,“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是十分之三,知青沒有戰爭,卻是十分之一。
而在我所在的小隊裏,與戰爭死亡率同是十分之三,一模一樣。

第一個死去是女生。
生產小隊是經濟獨立核算單位,清一色“以糧為綱”,種田為主,所以每年打下糧食,交了公糧,留下口糧,啥也沒了,隻有一個窮字。
而大隊、公社以至縣市,可以無償抽調小隊勞動力為其服務,工分仍在本小隊結算。
換句話說,那時候,大隊以上使用勞動力不要錢的。
哪時候,公家要修一個大小庫或建一條公路,相當簡單。隻要出材料、設計的錢,所有勞力一聲令下,我們就自背糧食,自帶費用,無償服務一年,然後再輪換別人。

小隊隻能以糧為綱,大隊可以多種經營。有果場、林場、牧場和加工場。
本小隊這位女知青,就是上文提到的小個子,挑戰記工員的女生,她被征調去大隊牧場當“種豬員”。
所謂“種豬”,即公豬,配種用的,“員”就是管理員。
她的任務,除了牧場需要外,就是每天牽著豬,一頭體型相當大的種豬,遊逛四方,走村闖戶,為有需要的農戶家庭母豬提供有償配種。

這工作本應男生來做,可是男生工分高,使用女生顯得合算。
土著女生不會做這種工作的,因為會導致以後對象麻煩,出嫁不能。
知青“豬女”是共青團員,有覺悟有知識的,所以,她開始履職時,走到哪,農民笑到哪,調侃到哪。
但是,她一臉冷峻,置之度外。

她曾經輝煌過。
因為牽豬為業,不必下田,她人長了些,也變白變健壯了,穿戴也利落了,加上敢於挺胸麵對世俗眼光,對所屬的工作同伴和部下__公豬,她也伺候得相當好,讓它能保持隨時有狀態,也能保持隨時有衝動,特別能戰鬥,更重要的是它精氣神全到位,有配基本有收,而且一窩總能讓對象生它個十胎八胎的。
於是,她上了報紙電台,出席了各級勞模會,成了風雲一時的知青模範。
這讓許多女知青羨慕極了,不斷後悔當初。

那一天,距1970年春節才十天。
她照樣牽豬在路邊,為一家農戶的母豬服務。
突然意外發生了,路上來往的一隊拖拉機吼聲和啦叭聲,讓正在享受溫柔的公豬受了驚嚇。
受驚的公豬竄上道路,橫衝直撞,亂闖亂蹦。
眼看拖拉機正要壓上公豬之時,這位“勞模豬女”如歐陽海烈士一樣,奮不顧身舍身推開豬,自己就壓在大型拖拉機的輪下,輪子從腰部輾過,她連一句話都沒留下,就抒寫了一曲血色爛漫``````

我們是在收工時目睹這一幕的。
我們完完整整看到了:英模從完成本職工作的每一細節,到為公家的豬獻身這瞬間。
這件事發生在下鄉的第二年。
她輾成兩斷的身體經過細細處理過,裝棺下土,入地為安。
她是本小隊湧現的第一個知青英雄。
我們作為她的生前友好和戰友,享受了近半年記者采訪和英模事跡報告會。
當然,主講是村支書,出采的是黨支部。

想繼承她遺誌的人太多了,全大隊的女知青都報了名表了決心。
後來考慮傳統性,又在本小隊選了一個女知青。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這公豬全然不懂是英雄的命換來的,它開始不爭氣了,先是出工不出力,沒激情;後是配後等於零,沒效果。
繼任的“豬女”想盡辦法,想續寫輝煌,可惜都回天無力。

後來,同小隊的知青又走了兩名,一男一女。
這個女生,是挑戰推獨輪車的知青。她是在暑季下田時中暑暈倒,大隊的赤腳醫生一來,就作了打針處理。
這下可好,針沒打之前還有呼吸,還說了一聲想吃西瓜。可針打完後白眼一翻,立馬斷氣。
我們抬到公社保健院時,她已經四肢冰涼,臉色全紫。
因為涉及到新生事物__赤腳醫生,大隊不讓聲張。
埋葬她時,我們在她的棺內,放上一個跑了二十多裏地買來的一個西瓜。

本小隊還有一個男生,即上文說的老高三,會對聯者。他是在山上砍柴時,讓農戶獵手當成是野獸,一槍給打死了。
農村獵用槍,是火藥槍,子彈是鐵沙加上鐵塊,這種火器擊中,整個臉血肉模糊,都認不出五官位置。
至於鄰小隊的知青們,蛇咬死的,水淹亡的,全部歸於意外身亡。
還有一些知青上吊自殺的,也當意外處理,那時沒有鬱悶一說。

幾十年後,曾回鄉看看。
哪些墳瑩,那是故地?全然無法分清!
“荒塚一堆草沒了”的景現都沒有。
問問現在村裏人,沒有一個人知道。
還有誰能記得她們嗎?

從積極狂熱報名當知青,到對生存環境的懷疑思考,其實就在瞬間。
當時的當局,是作為處理積壓幾屆畢業生而興起上山下鄉運動。
如今,麵對著幾百萬大學畢業生,不也一樣有鼓勵下農村嗎?
不同的是:當年下鄉是固呆一地,不能流動,流動即非法。
而今,大學生來去自由,選擇多多。

適者生存。

楠外公與他的兩個姐姐

*** 作者陳繼共簡介:1952年生,中國福建漳州市薌城人。下過鄉務過農,當過兵扛過槍,打排球當過教練,轉業後供職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職稱。先後畢業於國防大學,國家法官學院。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開始創作。出版有

中篇紀實文學《笑對人生》(與陳忠和合著),《世界冠軍的搖籃》,《碧波英傑,《蝶島戎曲》,《郎平歸來》;長篇小說《佳麗人生》等。

為丟失的"四十年祭-我的知青生涯之一”我聯係了楠外公,他告訴我他無法進入新浪博客,丟失文字很多,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