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勞動趣聞
文章來源: canhe2022-02-08 11:05:36
下鄉勞動趣聞 
 
提起下鄉勞動,那都快半個世紀前的經曆了。有些自以為印象深刻的事,蒙上歲月的塵埃,也許已經走樣,甚至“張冠李戴”。
 
城裏姑娘們的困惑
高一第一學期下鄉,與無錫洛社楊墅席巷大隊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日子裏,我們這群城裏來的姑娘對農家事知之甚少,洋相百出。
我和TL、HZ、BN被安排在隊長家。第一頓晚飯,當女主人端出自製的“丁香豆”等小菜時,TL連忙謙虛地說,你們太客氣了,我們其實隻要有些大頭菜、老卜幹就可以了,誰知女主人立馬臉露難色,她說,老卜幹、大頭菜,我們倒沒有,要到幾裏外的鎮上才買得到…
飯後,隊長妻子問我們喜歡不喜歡吃團子?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喜歡!HZ自告奮勇地說我會做團子的,明天一早我來幫你,HZ的確為此起了大早。但女主人說,早已做好了,可以吃了。我嘴饞,吃早飯時在粥鍋裏拚命撈,想找出一個我認為的團子來(糯米粉做殼加餡)。問及女主人,她隨手舀了一勺在我碗裏說,多的是。我一咬再咬不見餡,才知道她們所謂的團子,即是麵團而已。HZ也說,我想女主人一人要做餡,又要和粉,蠻多事,才說要幫忙她的。晚飯後,我和BN洗碗,正當我們要洗大灶上的粥鍋時,女主人連忙笑著說,不用洗,反正要煮豬食,話沒完就已經將一大桶有餿味的豬食倒進了鍋裏。我與BN看得目瞪口呆,麵麵相覷,原來人食與豬食同出一鍋!
一天早上,我與BN在河邊洗黃魚幹,魚頭裏全是蛆,我們就將魚頭摘下扔掉了,被女主人看見了,她連忙說,魚頭也可以吃,有鹹味的!……城裏姑娘下農村,真的是需要脫胎換骨啊!
 
行飯碗與飯蒼蠅
 
農村用大鍋煮飯,飯上經常附蒸一些山芋之類,香味撲鼻,但走近一看,不敢下手,蒼蠅密密麻麻一大片,看了心裏都發癢;主人看我們躊躇不前說”這是飯蒼蠅,幹淨的!“第一次認識飯蒼蠅。還有一事不習慣的是,晚飯時分,村裏人喜歡端著碗“行飯碗”,端著飯碗邊吃邊串門,菜可以走到哪吃到哪,一條街都是一家人。
 
合湯洗澡
 
為期二周的農忙,我們早出晚歸,出力流汗,天天與泥土打交道。那下跪式的割稻子動作,使得人人在回家的路上象瘸子似地走路,東倒西歪。累自不用說,那髒也攪得人寢食不安。“要洗澡”就成了每個姑娘的響亮呼聲。
早聽聞農村洗澡習俗的封建落後,不衛生。那次席巷“三同”使我不但有“眼見”,而且還身體力行了一回。
老師們為我們向隊裏“請澡”。得知席巷有一“公共浴室”,農忙時節二星期開放一次。規矩是街人要洗澡的,男人們先洗,女人、孩子們隨後。都不準用肥皂,水可加溫,但不可換水.…這“合湯洗澡”的製度不知是誰,是從何時發明的,當地人居然毫無怨言地長期照辦不誤,簡直不可思議。
經老師們與隊上商量,他們決定破例為我們姑娘單燒一鍋水,但仍是不能用肥皂,不能換水。我們這些喊著“三同”口號的姑娘們隻好硬著頭皮“入鄉隨俗”。有聰明些的同學就以“例假”婉謝,也有的堅持寧可髒死也不要洗,免得生病,得不償失。
那街上的“浴室”在一家的客廳後半部(我猜想那原來是住家的廚房間,隻是把灶改大,放了能洗澡的大鍋,那一家也許已歸隊裏所有)。並沒有單獨的門,旁邊就是豬窩、羊圈,再旁邊就是堆柴草的屋子。客廳靠後門有一排長凳子供等洗澡的人坐,麵對著澡堂方向.長凳前麵是一條通向柴草間的走道,有男人們抱著柴草進進出出,有沒有目不斜視就不得而知了。坐著的女人和孩子們是聽說“加澡”趕來“等待”的,人人都若無其事的樣子。我是洗得較晚的一個,BN在灶倉燒火。我一腳踩進水裏,“我的媽啊!”滑膩膩一片,剛想不顧三七二十一站穩,腳底燙得我大叫(鍋底是尖的,上麵的水其實已很溫涼), BN還以為我要“加熱”呢。正要草草了事,一抬頭,旁邊的羊們正看著我咩咩地叫,直嚇得我手忙腳亂,嚇得BN臨陣脫逃,不肯洗了。席巷 “三同”又讓我破了人生的一個“零”——“合湯洗澡”豬羊同觀。
2005年8月14,《離校四十周年慶》征文稿
2022年2月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