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值得我們學習嗎?(下)
文章來源: 山韭菜2017-02-10 10:15:13

How much is your furry animal?”

幫主從昏昏欲睡中清醒過來。

一對中年印度夫婦站在攤位前,男的手指著真皮手工製作的,一匹栩栩如生的小馬。

$18.00”

夫婦兩人互看一眼,女的說:“Too much。”

那你想付多少錢?”幫主給他們機會還價。

男的沒有遲疑,“$7。”

幫主要不是坐了個帶扶手的椅子,絕壁會一頭從椅子上栽下來,而釀成杯具。

這可是純手工,真皮染色的仿真動物。雖然中國手工藝品的價格,在美國被惡性競爭的每況愈下,猶如草芥。但這種揮刀攔腰砍的技法,還真可謂前無古人,沒有多少人能說的出口。這又不是買奔馳,好像裏麵有多少油水似的。真是的。

當然,這筆生意沒有談成。

這是剛來美國不久,在加州一個縣fair賣雜貨時遇到的最奇葩的顧客。

他們與我們最喜歡的模範顧客勞模(老墨)相比,具有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的天壤之別。老墨最大的特點是,喜歡就買,絕不手軟,真正做到了視金錢如奴隸,而不是作金錢的奴隸。他們成群結隊到Fair吃喝玩樂,人人秉承農哥們兒進城,錢不花完,絕不出城的原則。是為當地經濟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生力軍。

印度人講價的套路,直接超越所有其他各族人民以及其後裔們。不僅割肉剔骨,還要敲骨吸髓,抄老底擰毛巾。他們締造的講價公式,至今無人能夠超越。

幾年前我們從一個多美尼亞人手裏接手過一個餐廳。他在經營餐廳之前,最早是作酒店(Liquor Store)買賣的,生意鼎盛時將其賣掉,賺了一百多萬美元。並趁房市低迷時買了倆套房子,剩下的錢,又投在一個較小規模的Liquor店上。這個酒店的賣主是個印度人。

多美尼亞人自恃自己經營酒店多年,認為自己有的是經驗,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粗略看了印度人提供的天花亂墜的稅表,以及每天商店顧客人數報告,沒有做自己的家庭作業,少了調查研究,實地蹲點的步驟,一激動當即簽字拿下。

結果,生意接手之後才發現,原先說好的顧客人數,隻是一個美好的夢想,根本就沒有出現過。原來銷售額,也是可以暗箱操作的。報告上所顯示的形勢一派大好,不是小好。隻不過是“驢屎蛋子外麵光”罷了。最後,酒店連租金也負擔不起,隻好關門大吉铩羽而歸。

我們商店外有兩部投幣吸塵器。吸塵器的所有人,是一對印度夫婦。房東與他們簽訂的合同上白紙黑字寫明,每月月底以全部收入的20%作為租金支付給我們。吸塵器雖然占了門外3/5的停車位,但三年來我們從沒有過問吸塵器租金的事。頭一年幹脆一毛沒有。第二年撥雲見霧見到美元,喜出望外,三個月送來了$60的支票,應該喜極而泣。

我終於靜下來,拿算盤認真仔細算了算,這$60所代表的意義。也就是說,每天,個別沒有功德心顧客扔在機器周圍的一地雞毛(垃圾),破爛,我們需要人工清理,還要提供寸土寸金的三個車位,以及提供電力。吸塵器每月到底有多少收入?這倆人從來沒有提供過報告。隻是每三個月,根據心情情緒,星座或天象,隨意寫一張五十或六十塊錢的支票,就把我們像叫花子一樣給打發了。至於這$60是怎麽演算出來的,隻有天知道。

泥萌知道嗎?經過我的驗算,$60換算成每天的租金,原來逼近六毛錢,也就是兩個半quarter

講真,我每天在花壇裏,垃圾桶邊,認真掃掃,至少也能撿兩個quarter。或者再努力勤奮一把,將三個垃圾桶裏的易拉罐收集一下,也會輕鬆再賺兩個quarter。這可真是個十足的賠錢賺吆喝的新時代“辛醜條約”。

發現這一係列問題之後,我與印度女聯係,探討這種合同現狀。因為顧忌印度女的外國英語實在難懂,每次聯係,盡量要求使用Text 短信。

我提出三條意見:第一,我們買斷吸塵器合約,他們揣錢走人。從此各奔前程,老死不相往來。第二,他們每星期派人來收拾吸塵器周圍的垃圾,減輕我們的壓力。第三,每月月底,吸塵器所收的硬幣,由雙方的人員一起清點,我們有權知道準確的收入,藍後,再按合約中的提成按月付給我們租金。

印度女一看我的短信,立刻原地爆炸。揚言她在這塊一畝三分地上橫行十幾年,從來沒有人對她的規矩提出過異議。言下之意,存在就是合理。二話不說,不僅將我提出的三條意見全盤否定,緊接著給我發來長篇萬言Text,隔著屏幕扔給我一枚措辭強硬,揚言law suit 的檄文炸彈。

我讀完這篇充滿火藥味的長文以後,才明白,印度人裏絕對不缺自私自利,刁鑽刻薄的潑婦奸商。哎吆歪,她以為中國人不是吃饅頭長大的,而是吃嚇唬長大的。

古人雲,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我給她最後的回複是三字經,“法庭見”。

話不投機半句多。從此,她的任何短信留言一概不回不接。你我既然恩斷義絕,咱們就秉公辦事循章而行。有任何說法,請走官文驛道,每個字以正式文件郵局傳遞,以避免被這種出爾反爾的人,像豬八戒出手,倒打一耙。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每個字都是將來的呈堂證供的說。

手機聯係是情分關係,信件聯係是民族關係。大家棗核解板,沒拉頭兒(沒話說)。喝咖啡就大蒜,靜觀她的恐嚇表演。

古人雲,兵者,凶器也。對任何人恫嚇提起訴訟,總要有個正當理由和經得起推敲的由頭。正所謂,師出有名。本來大家是合作關係,不求精誠團結,最起碼應該求同存異,互惠互利。卻非要口出惡言,搞成敵我對立。實在不明白印度女的大腦回路和商業套路。

經過印度女聯合她男人窮折騰八個月,終於最後理屈詞窮,看到沒法再瞞天過海隨意欺騙,合作關係也被她親手毀滅殆盡,隻好解除合約,並趁機將舊吸塵器賣個好價錢。

簽字交接時,這倆還使出最後一招,將第三年的租金,臉不紅心不跳的硬硬賴掉。大言不慚的聲稱,我們買斷吸塵器,本錢很快就會賺回。言下之意,仨核桃倆棗的,不必與他們計較。這倆印度人的邏輯思維實在非同尋常。

對這種印度人的態度是,要麽你滾,要麽我滾。按我家幫主的名言,要麽他們自己滾,要麽他們帶機器滾。兩滾必具其一。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這句話存在著很大的誤導。在真實的世界裏,其實是羅鍋依牆,不依腚(不一定)。

中國人在美國,不會輕易借錢給外人。除非是知己或家人。我看到中國人能夠彼此信任相互借錢,一起合夥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隻有福州人。福州人所開的物美價廉的自助餐,席卷加州,硬硬的打敗了許多加州本土美式或各式自助餐連鎖店。

我們商店的房東是一對印度老夫婦。合約簽妥交割完畢,本就可以各行其事,各奔東西,互不相幹,各自從眼前消失。大部分人遵行的行事原則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鵝,這個印度老頭的思路顯然與中國老頭有所不同。他主動預備了一筆資金,在我們需要周轉時,可以隨時挪用,積極作我們的後備銀行。

他有時會給我們講講他的血淚家史。當年先到加拿大讀書,找工作時,他因為頭上纏著印度式頭巾包頭,備受歧視。後來,回家麵壁苦思,痛定思痛,一咬牙一跺腳,痛下黑手,將頭巾撤掉,完全徹底的扔進垃圾桶,從此開始擁抱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熏陶。

與許多印度人的英語一樣,他的書麵語行雲流水,口語卻是極度虐心。所以,一看印度老頭的來電,不管大事小事,我接聽後的第二句話,鐵定是,請發短信或伊媚兒。因為根本不知所雲,每次都會被他咕嚕的頭大。

他們夫婦,像好多遊手好閑的富人一樣,到處參加各種商會,市裏政要的捐款晚宴。時不時拿個名人合照來炫耀我們一臉。甚至還參加了市裏的中國亞太商會,與各族人民打成一片。

我最反感的就是他的電話口頭語,“You people” (你們這幫人)。但是,他的書麵語言卻是完全不同的畫風。不管給誰發短信或伊媚兒,不管是私信還是公函,開篇永遠都是“親愛的”,Dear 張三,Dear李四,成功的柔和與美化了他的形象,和他要說的任何內容。

他們夫婦是相當自律的人,雖然早已退休,但每天清晨5點一定起床,先去健身房鍛煉,才開始一天忙碌的活動。

自律的人,個個都是狠角色。

因此,自律的人取得任何成就和成功,都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