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男人
文章來源: 山韭菜2017-01-06 08:58:46

凡事都有套路。

如果還沒搞透這一點,那你的2016 算是白過了。

現實版中的男人,在婚姻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活的挺安全挺滋潤的,不是天生命好,而是全是套路,全是套路,全是套路。

重要的話說三遍。還不拿出小本本快記?

這其中的技術含量不可小覷。

如往年一樣,年底主要任務就是成群結隊到處吃吃喝喝。與朋友聊天吹牛吐槽拍照。藍後泡杯咖啡,隔窗聽雨,瀏覽一波接一波朋友圈曬美食曬娃曬恩愛曬好日子的刷屏狂潮。

透過屏幕,隔著一裏地,都能聞到空氣中彌漫著歌舞升平五穀豐登夫慈子孝的恩愛味道。

人活著就要吃飯。不光聖誕新年曬美食需要吃飯,平常日子也需要吃飯,而且需要吃到永遠。

一日三餐!一輩子!一生一世!

豪富家裏當然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人家手藝高強的廚子管家傭人雇了三班倒的人馬。

尋常家庭誰做飯?這是個世紀難題。

曾與朋友探討過這個話題,最終無解。

隻能歲月靜好的等待。等有一天會做飯的家庭機器人橫空出世的時代來臨,我們老老少少夫妻們女士們先生們才會徹底從廚房裏被解放出來。目前的現狀下,隻好穩住精氣神兒,先替機器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撐住廚房的場麵。

會下圍棋的機器人已經來了,會做飯的機器人還會遠嗎?

美國人大部分家庭沒有這種糾結,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做飯。再大的房子,廚房也是聾子的耳朵,擺設。房子收拾的溜光水滑一塵不染,絲毫沒有煎炒烹炸飯菜混雜的世俗“異味”。

我們美國鄰居就是這樣。她家的冰箱全是滿滿的冷凍即時食品。不出三五分鍾,一頓晚餐就從微波爐中劈劈啪啪做好上桌,要不就打電話叫外賣送到家門口。最多院子裏烤爐上烤塊雞排或牛排,已經算是真正下廚了。看看她家小巧精致鏡麵一樣幹淨的抽油煙機的架勢,擺明了廚房就是用來翹腳聊天的。夫妻倆風雨無阻,天天披星戴月分頭忙事業忙工作,四個孩子就是這麽養大的。

因為誰應下廚,夫妻糾結不休的美國人,往往不出三個回合,就快刀斬亂麻一刀兩斷。離婚的離婚,再嫁的再嫁,財產金銀一分為二,揮揮手帶孩子走人,臉不改色心不跳。不管風吹雨打我自閑庭信步,毫無拖泥帶水的畫風。

最糾結的是我們移民來美的老中們。

魚與熊掌都想兼得。

既想掙錢又想吃家庭健康美食。

既想香車豪宅和遠方的詩意情懷,又不想錯過每天一家人溫馨美好圍桌而食的熱鬧場麵。

但事實卻是,有錢很可能沒有時間。

夫妻下班回來同樣累的筋疲力竭腰酸背疼饑腸轆轆,隻好互相推諉承擔火頭軍的重任。

對對方期望值過高,難免失望過大。因為誰該下廚的天問,七天一大仗,三天一小吵,就演變成了家的常態。

任何理想的實現,都不是僅靠想就能實現的,吃家人做的現成飯這件事是個技術活。

不是你老人家癱在沙發上發話,“你現在最好乖乖的去廚房做飯”,你就能享受一桌滿漢全席,還可能會生出其它幾種比較悲催的狀況。

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瞳仁

家務活沒有哪個人是應該幹的,除非是鍾點工,拿人錢財替人幹活兒。在一般情況下,最好全家大小分工合作共同分擔的路子比較穩妥。

男人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瞳仁是聖經裏的標準。雖然起點有點高,但這是真愛的彰顯。

愛的動機不是出於滿足自己的私欲自己的算盤,才可能曆久彌新源遠流長,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無論誰下廚,貴在自願。

講真,我們老家都是老爸做飯,或是老媽做飯;我們祖上就是男人做飯,或是女人做飯”的論調最好不要帶到婚姻裏,不要帶到美國來。有時間,及早將這些陳詞濫調扔到太平洋裏。你老爸老媽,你家祖上的習俗都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是標杆和法律,很難保證你今天“泥菩薩過河”的現狀不會每況愈下。

任何軟硬兼施企圖勉強對方滿足自己的需要,隻會為不合和內戰埋下隱患。

有功夫利用一家之長身份指使要求壓製對方為自己服務,短時間可能一再得逞,但終不是長久之計。想的美的計劃也很可能是徹底的空想,不如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更有號召力和領導的魅力。

不是出於自願的奉獻不叫奉獻,那叫做犧牲。

為對方為家庭犧牲的感覺,是把雙刃劍,既悲壯又危險,你懂得。

雖然外表包裝著貌似高尚的華麗外衣,實際上存在著債主與欠下巨債人的關係。猶如在婚姻裏簽署了不平等條約,徒增一種大好河山被掠奪被強占的憤怒。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家中存在一種犧牲和被成全的關係,何談愛的真諦?何談心平氣和,生死相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的隻會是生死相掐,不共戴天。

我認識不少夫妻都是雙職工。在工作上,妻子不比丈夫能力遜色,而且個個出得廳堂,下得廚房,家裏外頭一把抓。

既然夫妻共同賺錢養家,那麽毫無爭議,家務活養育孩子也應共同分擔互為替補。沒有哪個人是永動機,又賺錢又全權承擔家務養育孩子。

即使在美國這樣一個講究男女平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國家,在工作上職場上再出色再優秀的女人,一旦結婚成家有孩子,社會固有的觀念及許多人的潛意識裏,還是會期望Ta在家庭中也同時擔任主要角色。在這種身心俱疲累的要死要活的情況下,很多女人仍試圖將工作與家庭的責任一肩挑,還要擺出一副全世界都在掌控之中的貌美如花的完美姿態,要不然就可能會被指責“女強人”缺乏女人味。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我就不再相信有這種一人可以同時分飾兩角,家庭事業兩不誤的奇跡存在。

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不管多優秀的男人或是女人,精力及能力畢竟有限。尤其有孩子之後,如果能做到家庭事業兩不誤,不是騙人的鬼話,就是擁有外部無數資源的相助;或者你遇到了世界上最開明的老板,十分樂意讓你將上班工作的大把時間公器私用,用來擺平私事和家事。如若不然,總會有一樣被無辜的犧牲掉。

原來被我奉為圭臬的女權主義者的信條,現在看來未必是對女人的祝福。男人能幹的工作,女人必須也能幹;男人擅長的工作,女人也不能落後。結果,如今社會對女人的要求,演變成為對全能運動員的要求,既要像男人一樣出色的工作,又要兼顧家庭孩子。

難道女人是超人?是魔法大師?

Give me a break吧。

看透了這點,我實在不想被累死。

男人能幹的工作很多,但我就是不想樣樣都幹。女人們的半邊天,男人們頂著就好了,不用麻煩我,我實在是太忙了。

男人如果愛妻子,就不會將世俗的要求強加在女人身上,對女人在工作賺錢和家務兩不誤上存在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幻想。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也就沒有不平和抱怨。

真正愛妻子的男人,首先懂得尊重妻子的意願。是繼續工作在職場打拚,還是回歸家庭相夫教子,其決定權完全應在妻子心甘情願之下的決定。

我有一個朋友,本來打算辭職在家相夫教子。但後來發現,自己不是那個品種。因為她在家休假的時候,每天上躥下跳裏裏外外大掃除,放下笤帚就是叉,又是做烙餅又是蒸包子,每晚幹到淩晨3點還意猶未盡,根本沒法有一分鍾的消停。最後得出結論,此生隻能去給公家幹活,才有時間喝個小茶,品個咖啡,挺美;如果回家給自己幹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舍生成仁。

所以,無論妻子還是丈夫,是選擇在職場拚殺,還是回歸家庭,一定不要有任何委屈,犧牲,被迫和忍耐的成分。

忍字頭上一把刀,忍的了今天忍不了明天。

情商需要提高

情商沒有最高,隻有更高。

男人情商的重要性,比自己想像的重要100倍。情商高的男人,掌握四兩撥千斤的秘密武器。不必頤指氣使虛張聲勢,就可能享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待遇。

在美國的稅表上有個職稱,叫做“home maker” ,家庭主婦或是家政總裁,隨你怎麽理解。

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可以驕傲而堂而皇之的填上這個職位。

除了沒有老板管轄,其實什麽都管。

雖然不發工資,但是這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正經工作,隻不過職場是在家裏。即使妻子全職在家相夫教子,那也是工作的分工不同,並不是在家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甘當黃臉婆的墮落表現。夫妻有了這個共識,彼此感恩尊重,在外辛苦賺錢努力打拚的男人的口福才能有極大的保證。

按照Gary Chapman在《愛的五種語言》一書中所闡述的,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具有不同的愛的語言,對愛的方式有不同的需要。它們是,接受禮物;優質時間;言語的肯定;提供支援;身體的接觸。

在家庭中如果能夠“聽”明白女人愛的語言,與妻子的需要同步,男人的情商鐵定連跳三級,受妻子愛戴的指數必然以幾何倍數增長。

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了解彼此愛的語言,也會為友誼加分。

記得上高中時,有一年過年我突發奇想心血來潮,為讓我老媽做個甩手掌櫃,高調宣布將承擔一家七八口人的年夜飯。我憑借僅有的高漲熱情,無知者無畏。頭懸梁錐刺股的搜尋菜單查閱菜譜,忙的像主導985工程。但畢竟眼高手低,真到大年三十在廚房裏真刀實槍的折騰時,絕壁的力不從心。一家人放心大膽樂見其成的看電視玩撲克隻等著美味上桌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麽叫“救堂如救火”的危急。關鍵時刻見真情,我嫂子見義勇為,挽起袖子與我並肩戰鬥,救我於水火。一戰成名,從此我嫂子成了我的鐵杆親閨蜜。雖然後來他們倆離婚,又各自結婚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她在我的心目中,仍然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令我時常感念。這就是我當時最需要的愛的語言,提供支援。

其實我從不討厭做飯,但我痛恨那種仍你一人獨自瞎忙獨自硬撐的感覺。

廚房中給妻子搭把手,不僅會增加男人的魅力有助於夫妻關係的改善,還是一種“我愛你”的具體的行動表現,享受飯來張口的待遇近在咫尺。

相愛的夫妻關係中,一方盡心盡力主動承擔家庭事務為家庭排憂解難,另一方絕不會麻木不仁無動於衷,總會不遺餘力的給予回饋和補償。

大部分女人的拿手好戲,都會想方設法為忠於職守愛家愛妻子的忠犬丈夫烹製花樣健康愛心美食,以資鼓勵以表心跡。美食代表我的心,比月亮實惠親切口感好的多。

女人表麵看似堅強,但其實也有非常軟弱的時候。

比如懷孕,做月子,孩子小的時候,還有每月生理期的時候,生病的時候。

在這些關鍵時刻,正是彰顯男人有情有義當仁不讓英雄本色的最佳時機。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被人感念的事件,都是在危機處理中表現出的真情流露。

修煉至此,男人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美好生活指日可待。

祝各位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