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家中彌漫的霧霾
文章來源: 山韭菜2017-01-27 05:26:12

霧霾的危害,天下皆知。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今天我想探討的卻不是自然環境的空氣,是由語言暴力情緒暴力產生的家庭霧霾。

曾經讀到過一句話,語言不是反映真實,語言是創造真實。

這是一句令人觸目驚心的當頭棒嚇,是醍醐灌頂的警告。我的震驚不亞於聽到,地球如果持續變暖,許多著名的沿海城市,極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淹沒在汪洋之下。

我終於醒悟,言語的力量具有摧毀或建立的力量。美國有句俗語:"Loose lipsSink ships" 。嘴賤翻船。言語不謹慎,不斟酌,態度不端正不小心,不僅翻自己的船,也可能會翻孩子的船。

家裏言語和情緒上的霧霾不清除,就像每天廚房的垃圾不處理,自己的家遲早被垃圾掩埋。

所以打造一本“清除霧霾語言寶典”勢在必行。在家裏,還孩子一個尊重理解,平安祥和,積極向上,自信正麵,信任鼓勵的環境。孩子可以在這片天地裏,自由舒暢的呼吸,按著神為他們預備的節奏,健康快樂的慢慢成長。

在這本寶典裏麵,沒有陰晴不定的情緒風暴,沒有急功近利的意誌強加,沒有越俎代庖的強權取代,沒有無謂的指責,沒有輕易的抱怨,沒有遷怒於孩子的隨意發作,沒有“看看人家孩子”的攀比。修煉一雙從獨特角度認識孩子的眼睛,一顆願意放下身段仔細傾聽和了解孩子所處處境的渴慕之心。有時侯父母必須閉上絮絮叨叨的嘴,打開耐心傾聽的雙耳,才能真正體會對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治理語言暴力情緒暴力所產生的霧霾,像治理空氣環境霧霾一樣,需要竭盡全力,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作為不完美的人,我們在性格上,脾氣上,智力上,情商上,耐心上,都可能存在各種缺陷。不能因為,對方的不完美和自己的不完美不一樣,就有理由發動家庭聖戰,挾天子以令諸侯,將責難,發飆,討伐的炮火隨意發射,把孩子賴以生存的家,摧殘的滿目瘡痍,毀壞成殘垣斷壁。

有年幼孩子的父母是幸運的,因為你們會有更多機會,更多時間學習實踐,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培樣健康快樂的相處模式。

有人說,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模式,就是將來孩子與社會相處的模式。

我的大兒子君子今年十六歲,明年夏天就要離家去上大學。我們朝夕相處的時間已進入倒記時。每過一天,我們就離分別的時刻更近了一點。但願時光可以倒流,回到從前,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開始重來。那樣,我就可以以更加成熟的思想,更加高瞻遠矚的姿態,與孩子相處。避免所犯的錯誤,找回浪費的時間,將美好年華全心全意的拿來好好的與孩子相處。

孩子上小學時,有段時間,每天早晨我們都要麵對極大的挑戰。起床,吃飯,找衣服,找東西,匆忙混亂。看著飛馳的時間,心急如焚,忍不住就會暴露河西獅吼的醜惡麵目,“又要遲到了”的嚎叫,不時穿破屋頂,在風中淩亂。一家人經常是踏著硝煙彌漫的怒火出門。

慢慢的我終於意識到,這種相處模式,陷入了一種惡劣情緒風暴的漩渦,不僅影響自己的一天,也將一家人的情緒推入穀底,滿眼裏看的都是不順眼。攤上個動不動就指責抱怨咆哮的爹媽,是孩子的悲劇也是家庭的悲劇。

為改變這種局麵,我和兒子們商量對策,頭一天晚上,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襪子放在手邊,書包整理好放在門口。早晨起床後,隻有洗漱和吃早飯這兩樣事,簡單明了,沒有壓力。

提前將瑣事整理好,是我們共同學習的功課。

這不僅牽扯臨睡前的預備,還涉及白天裏所有環節的時間管理,包括上課和課外活動。上課時如果不集中精力聽講,做作業就會花很多時間重新去學,做作業也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既花時間又花精力,有因必有果。懶散和拖延,必然會生出更多麻煩。時間管理,就是對人生的管理。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具有強大的塑造力量和權威作用。我們從小對孩子所說的每句話,都對孩子的心靈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相信,婚姻是一所學校,養育孩子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專業課。父母的角色從孩子降生那天走馬上任。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份極其重要的工作,卻沒有任何對閱曆經驗學曆的要求,就被趕鴨子上架“火線入黨”了。所以,雖然有了父母的職稱和頭銜,但卻對如何養育孩子一無所知,狗咬刺蝟無從下口的父母大有人在。是照書養還是照豬養,全憑孩子自己投胎的技術。

養育孩子,需要極大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不是生了孩子,就自然成為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與孩子一同成長共同進步的。父母需要有意識的自覺的持續不斷的,去學習去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和技巧,認識正麵言語對孩子的積極塑造作用。

最近收聽Focus on the family的廣播節目,有位具有三十多年輔導青少年經驗的心理學家提到,發現孩子的缺點和不足,然後指責,抱怨,期望孩子可以聽從父母的教導,而悔過自新,是每個作父母的天性。然而,信任,鼓勵,愛的表達,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卻猶如逆水行舟,需要父母下定決心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從他30多年的對青少年谘詢的經驗來看,父母對孩子的鼓勵,信任,尊重從來沒有過多而超負荷的案例,隻有不足,缺乏,或更糟。許多孩子,是在負麵言語消極情緒的包圍中,和極度缺乏信任與尊重的環境下成長的。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可以躲避或者反擊。但來自父母的家庭語言暴力,情緒暴力,孩子卻無路可逃,隻能默默忍受,壓抑在心裏,像定時炸彈一樣,深深的埋藏起來。

昨天在網上讀到一個叫解勇的藝術家,製作了一組“語言暴力”可以從文字瞬間變成“暴力凶器”的創意作品,獲得戛納國際創意節銀獎。

用鋼鐵做成的文字,經過幾秒鍾的拆卸整合後,立刻變成驚人的暴力武器。像言語和情緒霧霾一樣具有破壞力。

豬腦子”= 一把手槍。

丟人”= 一把斧子。

廢物”= 一隻弓弩。

怎麽不去死= 一把刀。

就知道吃= 一把匕首。

這些語言,有沒有似曾相識之感?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從我們的長輩親人,老師的口中聽到過?我們自己,有沒有向孩子噴過這種毒舌?這些語言暴力情緒暴力的威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它們的殺傷力,破壞力,摧毀的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很可能直接導致孩子的今天和未來陷入無盡的黑暗之中。

愛孩子就為孩子營造一個沒有精神霧霾的家庭環境。

停止言語暴力,停止情緒暴力。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