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你18歲就要結婚嗎?
文章來源: 山韭菜2016-11-19 10:57:16

店裏抓住了兩個小偷。

警察的報告上登記著,巧克力糖,兩盒避孕套。一個16歲,一個14歲,是附近的高中生,住在並不太遠的豪宅區裏。偷竊價值超過$23.00,直接進了少管所。從錄像中,我看到這兩個表麵陽光高大,一身光鮮名牌的帥哥,有說有笑的從遠處走進鏡頭,顯然是有備而來。

其中一個男孩的父親,後來專門來店裏道歉,和幫主提起,“我兒子在學校學習一直很好表現優異,挺受老師同學喜歡的。”看來這個父親對兒子不甚了解。

不以結婚為目的戀愛,就是耍流氓。

這句在網上流行已久的名言,聽起來挺撒潑的,但道理卻是“小蔥拌豆腐”。我非常同意這句話要表達的觀點,戀愛有風險,陷入需謹慎。

戀愛不僅隻有浪漫的情懷,還附帶著重大的責任。

早戀,是指青春期少男少女在進入大學之前的戀愛現象(暗戀和單戀不包括在內)。這裏特指高中生的早戀現象。對於初中就搞這些名目花樣的娃,一是,父母蝦扯蛋不靠譜;二是,此娃必是500年一遇的情聖;三是,可能病的不輕。

stageoflife.com的一份公布於20144月的調查顯示,美國的高中生,94%相信真愛(true love)61%有戀愛經曆。

每次去兒子的高中,都會目睹戀愛風景。男女學生十指緊扣並肩而行,或者搭肩摟背卿卿我我的在角落說悄悄話,或旁若無人的擁吻。

美國的土地上,戀愛自由,隨心所欲。

對待高中生戀愛,甚至早孕的現象,老師家長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一副冷靜旁觀樂見其成的理解加寵愛的姿態。

其實,這不叫自由,這叫自殘。

你準備18歲就結婚嗎?”這是我和兒子閑聊時,常會很八卦問兒子的問題。

16歲的君子,每次都會斬釘截鐵的回擊老媽,“Hack, No, No, NoZero Chance。”

兒子,真是英明!”追捧兒子是我自封的畢生職責。

我們和兒子談論有關戀愛,婚姻的話題,是大約從去年開始的。其實聽專家說,這個話題應該更早,好像在1012歲左右,父母就應該開始與孩子常常討論這個話題。

婚姻家庭輔導專家Dr. Laura Schlessinger曾說,戀愛的最長時間應是兩年。兩年到點兒,要麽結婚,要麽散夥(譯文,吹燈拔蠟的意思)。也就是說,兩年是戀愛的極限。為了自己的幸福,最好不要拖泥帶水,遷就縱容死纏爛打,試圖在一顆歪脖子樹上“吊死”,浪費自己珍貴的青春年華。

如果俊男美女,在大學畢業就想奮不顧身比翼齊飛的喜結良緣,似乎大二,大三再開始談戀愛比較靠譜。願作鴛鴦不慕仙,恰逢同學其時,也需要至少有些成熟做基礎。

高中學生,思想身體心智正處在發育和發展的階段,沒有能力充分理解這種浪漫關係的真正意義,對人品的辨別沒有明智的概念,更不可能明白這種關係中,所要麵對和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後果。

由於早戀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早戀的少男少女們,很少有能成功步入婚姻殿堂的。在brandongaille.com所作的調查中,隻有2%的高中“sweetheart "最終結為夫妻。而在這2%的夫妻當中能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堅持超過10年的更是鳳毛麟角。

高中生的學業是緊張的,課外活動也相對頻繁。除了作業,指派的項目,他們要考慮將來學什麽專業 ,去哪所大學讀書。如果還有時間,正經應該滾去,體育場拚殺,健身房練塊兒,圖書館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使出吃奶的力氣為窮的叮叮當當的樂隊賺錢,和狐朋狗友們在社團吹大牛,刷碗,打掃衛生。而不是望著“窗外”天天做些浪漫的白日夢,“為戀人買什麽生日禮物?怎樣做才能更牛掰而得到對方的歡心?才不會隔三差五的被失戀蹂躪?”或者幹脆去偷去搶,做些個出格的爛事兒。

有時間談戀愛,是要砍自己的腳嗎?真是的!

不久前在書店裏,看到一個像是十四,五歲的男孩,駐足在成人圖書區很久,並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前來阻止。心裏禁不住給他扔白眼,熊孩子,你爹媽知道嗎?

隨著高科技的日新月異,也同時帶來了對孩子的思想和觀念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各種影響。性啟蒙的影響越來越早越來越多,比我們大部分父母想象的要早要嚴重的多。

與其將戀愛,婚姻,性的話題和基本原則的教育,被動的交給網絡,手機,書店,媒體,電視,電影,以及他們的朋友。

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值得花點精力,放下“機不可失”的“心愛”手機,脫離隨叫隨到的“低頭黨”,將影響孩子一生的價值觀及早的傳達給他們呢?

戀愛,婚姻,性是非常嚴肅的話題,會對人一生的幸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會牽涉新生兒的出生,每個相關家庭無可避免的在許多方麵受到牽扯,進而最終也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社區社會。

談戀愛是感情投資,結果就是以結婚和建立家庭為目的,其實也是,為將來的孩子挑選爹媽,並為下一代創造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穩固環境。不是搞笑的偶像劇額。

夫妻彼此尊重忠誠相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婚姻的基本原則,而不是隨從當今流行的快餐式性解放,性隨意的文化趨勢,將婚姻置於朝三暮四隨時麵臨解體的危機中。

這個話題,對我們這些移民來美的父母來說,可能開始會有生疏和不得要領的感覺。至少對我來說,有這種感覺。因為,我們從小成長的環境,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從來都不會將這個話題拿到孩子麵前來討論。成年人一廂情願的認為,這種事,長大了自然會懂。

好在美國的高中生,已經上過生理衛生課,對男女的性特征和生理知識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常識。

有戀愛,就有可能偷嚐“禁果”。

從牽手到接吻,是“一見鍾情”的距離。

從接吻到滾床單,不知會不會有10米的距離?

曾著有《Why Waiting Until Marriage Matters 》的暢銷書作家Dannah Gresh,在一次電台采訪中提到,她經過六年調研的結論,“戀愛中的少男少女,一般在6個月左右,就可能發生性關係。而且,性活躍的青春期女孩,其自殺比例是同齡人中沒有性活動女孩的12倍。除此以外,感染性病的隱患,並非危言聳聽。”她通過自己早戀的慘痛經曆,告誡父母們,青春期憂鬱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於早戀所產生的對感情上情緒上心理上的巨大衝擊。

在這渣男,欲女時不時橫空出世的時代,戀愛,婚姻,性,這些讓許多成年人都無法正確理智處理而焦頭爛額的感情問題,未及弱冠的青少年怎麽可能全身而退呢?

如果沒有及早的積極而正麵的引導,與孩子共同建立一個安全,平等,平和,可以隨時自如溝通的平台,將戀愛關係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告誡和提醒孩子,慎重對待戀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會經受住早戀和性的誘惑嗎?

青春期的孩子本應將大好時光,大把的精力放在學業和參加學校團體的活動中,盡最大力量發掘自已,拓寬自己,提高自己。讓自己身,心,靈各個方麵得到全麵發展,成為最好的自己。

少男少女們高中期間,最不應該經曆的,就是在人生的緊要關頭和十字路口上,經受早戀帶來的一次又一次“心碎”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