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食用油的體會、疑問和新發現
文章來源: 越live越精彩2017-08-24 06:05:04

2017年8月24日           涼爽的夜晚

        剛來獅城時,我使用菜籽油作為烹飪用油。這主要是多年來在國內一直吃的都是菜籽油,習慣了。比起我小時候在農村生活時炒菜用的黑黃而粘稠又帶點苦味的棉籽油,黃澄澄又帶著一股香味的的菜籽油炒出的菜可是香多了。

         如今社會進步了,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單一個炒菜油就有很多選擇,像黃豆油(Soybean Oil)、花生油( Peanut Oil)、葵花籽油(Sunflower Oil)、菜籽油(Canola Oil)、葡萄籽油(Grape seed Oil)、橄欖油(Olive Oil)等等,現在的人可真幸福。

         除了橄欖油外,其它油價錢都差不多。我想不妨試試別的油,於是,就換成了黃豆油,價錢不貴,再說黃豆不是也很有營養嘛。就這樣吃了一段時間黃豆油,後來又有新聞說黃豆是轉基因農作物,不利於健康,對我來說,那一粒粒圓而帶著淺黃色的黃豆不都長得一個樣嘛,誰能分清哪些是轉基因,哪些又是非轉基因呢?既然很難分清楚,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改用別的油吧。之後我就改成以葵花籽油為主,間或買些葡萄籽油(Grape seed Oil,葡萄籽還能榨油,聽起來倒是挺新鮮的)、冷榨的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cold extraction),用作涼拌菜,炒菜用extra light olive oil(refined and virgin olive oil)。而且買葵花籽油時,我特別喜歡很清亮透明的那種,以為雜質少,純度高,質量更好一些。

        這些年來,不管是用菜籽油、黃豆油還是葵花籽油炒菜,都有一個讓我感到非常痛苦的問題,那就是油煙。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但凡一炒菜,廚房裏就會弄得煙霧繚繞,到處是油煙。牆上、地上、家具上,手能摸到的地方都是粘粘的,令人煩不勝煩。而且,每次清洗油煙機費時費力,更是讓人頭疼不已。為了吃一頓可口的飯菜,我不得不花遠遠超過炒菜煮飯一倍的時間去拖地板抹灶台,收拾廚房。

       為了煮飯時少一點油煙,前幾年,我不得不改變了烹飪方式,放棄了老祖宗留下的煎、炸、燉、炒,拾起了現代人認為的健康的烹調法,蒸、煮。這下油煙倒是沒了,但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也離我遠去。回想那些沒有油煙的日子,錯過了多少美味?對我等吃貨來說,倘若人生沒有美食,那還有什麽意義?

       為了讓美味佳肴再次回到飯桌上,我更換了新的油煙機。雖說油煙的問題有了很明顯的改善,但是房間、客廳、家具上仍然有油煙,而且沾在油煙機上的油煙一如既往地難以清理,絲毫沒有改變。由於油煙冷卻後的油粘度太大,根本不會流到油煙機的收集盒裏,直接留在了冷卻板上。直到幾個月後,我才在收集盒裏看到少得可憐,剛剛蓋住盒底的粘稠的油。

        一次,先生清洗油煙機時發現了一個秘密,使用葵花籽油產生的油煙特別難清理,他告訴我以後不要再用葵花籽油了。從此,我告別了葵花籽油,開始使用初榨橄欖油,一段時間後,當我清洗油煙機時,我驚訝地發現油煙機的收集盒裏竟然有半盒油,而且依然清亮,粘度也很小,可以直接倒出來。再洗油煙機上的冷卻板和過濾網,我發現噴上清潔劑後,很容易就洗掉了,省時又省力。這真的是個big surprise ,a new discovery!我沒想到困擾我多年的油煙竟然是油的問題。許多人選擇橄欖油是因為它有益於健康,而我一廂情願地愛上橄欖油,卻是因為它解除了我多年揮之不去的縷縷炊煙帶給我的煩惱。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使用菜籽油、黃豆油和葵花籽油產生的油煙粘度特別大,難清洗,而橄欖油的油煙粘度特別小,非常容易清洗呢?哪位高手能解釋一下這個疑問呢?

        選擇了橄欖油後,我才穀歌了一下,原來這油對身體竟然有這樣那樣的好處,我剛用了還不到一年,不知是真是假,不過它確實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油煙問題,這卻是經過我親自實踐證明了的。假如橄欖油真的如網上所說的對人體有益,我希望有一天它能走下“油中之王”的神台,與其它食用油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廚房。

謝謝讀帖,祝您有一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