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三歲前,記不記得事兒?
文章來源: 萬發2017-11-25 07:27:38

早上,同事在群裏哭訴:“你們有沒有遇到娃不讓上班的啊!跪在地上一路爬過來抱住腿嗷嗷地哭,特別慘。我都想以後上班把他帶上地鐵,他就這樣爬一路,肯定能賺不少錢。”

出主意的同事分成兩個陣營:“武力派”說,小朋友唯一能聽懂的語言就是暴力,反正三歲之前不記事兒。

三歲之前不記事兒嗎?“傷痕派”的我立馬用親身經曆反駁——上幼兒園時我和爸爸有個約定,他騎車送我上幼兒園,路上要給我講個故事,一天早上我把他惹怒了,路上他拒不開口,眼看幼兒園到了,我氣爸爸沒有契約精神,非要他講故事我才肯進去。老師們心裏恐怕在說“這樣的小孩我們見多了”,滿臉不屑,死命把我往裏拽。我大吼“隻要爸爸講一句我就進”。可是愚蠢的大人們啊,沒一個領會我的意思。那樣不講理的爸,我到三十歲都記得!

三四歲時的事兒,成年大多不記得

小孩到底幾歲開始記事兒呢?要先明確,我們一般說“記事兒”,指的是長大之後對兒時留下記憶,並不是說小孩沒有記憶力,實際上2個月大的嬰兒能記事24小時,18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記3個多月了。為了看看記事兒究竟從什麽時候開始,科研人員讓人回憶自己小時候的經曆,做出圖來一看,人的孩提記憶能分成清晰的“兩相”[1]。2-3歲前的記憶幾乎為零,3-7歲記憶量快速增長,但和成年比仍然是零星的。從這條曲線也能看出有趣的一點:對六七歲時的記憶絕不是成人遺忘曲線的簡單延長,就是說,幼兒園時留下的回憶少,並不僅僅因為年代久遠。小時候忘事,和大人忘事的機製很可能並不相同。

人類10歲前的自傳體記憶分布情況。受試者3歲以前發生的事情很少被記住。

上世紀90年代有個非常有趣的“火警”研究[2],更直觀地印證了記憶曲線轉折點確實存在。正所謂“貓三天狗三天”,相差一歲,天壤之別。1984年,某兒童學習中心的火警突然響起,老師緊急把小朋友從大樓裏疏散出來,其中一個班小朋友三歲半,另一個班四歲半,他們坐在沙坑旁邊,看警察和消防員叔叔裏裏外外忙活一通。叔叔們發現原來隻是有人爆玉米花引響了警報。老師把前因後果給小朋友們解釋了,便繼續上課。兩周後,研究人員把小朋友召集回來,問他們是不是記得兩周前那件事,所有小朋友都記得,但三歲半的小朋友卻複述得沒頭沒尾,很少有人能講出自己當時在大樓裏上課,更幾乎沒人提到火警警報隻是因為爆米花。而四歲半小朋友就能完整複述整件事了。

7年後,科學家們再把當年的小朋友約回來,當年四歲半的小朋友如今仍然能清晰回憶起整個事件,其中三分之一複述得格外突出;而當年三歲半的小朋友幾乎沒人能達到同等回憶水平,甚至其中很多人把這件事忘得影兒都沒了。

記得不記得,影響因素多

三歲前的記憶為什麽被抹掉?處於“記事兒”轉折點的三四歲又發生了什麽?

最早的弗洛伊德就不多說了,他什麽都往“性”上扯,說小嬰兒一歲前忙著探索“性”,後麵就要壓抑這些創傷記憶,有點慘……不過弗洛伊德確實對這個現象做出了傑出的命名貢獻,嬰兒失憶(infant amnesia)這個術語就從他而來。

科學界有“未成熟大腦”理論。雖然大腦皮層和海馬區在懷孕六七個月的時候確實已經基本成型,但出生後還要繼續發育不少。皮層會再形成很多突觸和髓鞘,海馬區也會加入無數新的神經元。可以想像,硬件沒跟上,存儲能力自然不足。

也有科學家覺得軟件也重要,越大的小朋友,理解能力更強,更能搞清楚狀況。理解有助於記憶。比如在火警實驗中,四歲半小朋友有更豐富的“社會閱曆”,他們知道消防員是做什麽的,可能回到教室後也更仔細地聽老師解釋了。

更強的表達能力也有助於記憶。歐美家長比較喜歡在小朋友回家後對他們問東問西,讓他們講述白天發生了什麽——這些國家的教育理念認為,和爸爸媽媽複述自己的日常經曆,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歲半小朋友表達能力肯定比三歲半的更好,回家一講,記得更牢;而三歲半小朋友可能回家根本沒法把這件事講清楚,甚至都沒有講。科研人員還推測,因為亞洲的爸媽沒有回家講幼兒園見聞的傳統,所以如果同樣的實驗在中國做,小朋友們能回憶起這件事的肯定會相對較少。事實上,歐美人對兒時最早的記憶,確實比中國人的要早大概半年。

 

本文作者桔子幫小幫主和女兒米花。有研究表明,神經發生水平的增加能夠導致遺忘。當米花長大以後,或許也會對這一幕再無印象。圖片來源:桔子幫小幫主

話說回來,我為什麽又記得同樣年紀的“爸爸沒有契約精神”事件呢?科學家發現,少得可憐的能被記住的事,確實是有選擇的。科研人員曾讓大學生回憶小時候的經曆,包括家裏弟弟妹妹出生、去醫院、親人去世、搬家,結果發現他們最早能記得2歲時家裏添新丁或者去醫院,但是對親人去世和搬家這種事,就要略微大一點才記得[4]。也有研究表明3歲小娃就能記得去麥當勞這類“生命中的重大事件”[5]。所以,能留下記憶的事情得激動人心,越激動越記得牢——上課著火什麽的,最激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