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茉莉香米兩三事
文章來源: 愛旅路2014-05-27 18:06:07
愛上了泰國的Hom Mali


去Costco買了一袋泰國茉莉香米。

家裏還有半袋沒吃完,隻是看到貨架上的米袋用針線縫著一小塊醒目的黃布,布上印著“2014新米”幾個字。於是就搬了一袋回家,準備囤著。
DSCF5400w

吃米飯長大的我,對米飯的品味不說是專家,也可說是專業了吧。一個吃了一輩子米飯的中國人,說自己是專業吃米飯的,肯定不過分了,嗬嗬。米飯吃了比什麽都舒服,就好比英國人吃麵包、意大利人吃pasta和印度人吃roti一樣,從小的習慣改不掉。

米飯吃來吃去,喜歡上了泰國茉莉香米。

我和小愛去泰國的時候,我就特別留意那裏種稻子的農田。聞名世界的茉莉香米就生長在那個地方,也隻能在那裏生長。隻能在那裏生長,意味著茉莉香米沒法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山寨的,隻能是泰國獨此一家。對了,說泰國獨此一家有語病,準確說法應該是泰國,還有包括泰柬邊境交接那一段區域的柬埔寨一側“獨此一家”。泰國和柬埔寨出產的茉莉香米分別被稱為Thai Hom Mali和Phka Malis。

那次坐巴士從曼穀去暹粒,我就注意著沿途的農田,那一帶也有種植茉莉香米,但真正的產區還要往北一些。不過我去的時候正值12月底的冬季,茉莉香米已經在11月底收割完畢,我隻能看看茉莉香米水稻的生長環境了。茉莉香米一年隻能種一季,從5月雨季開始種下去,雨季結束,幹季來臨的11月底時節收割。所以我經過時看到的田裏植物不是茉莉香米稻苗,而是其它品種的水稻了。

泰國茉莉香米現在主要出口美國、意大利和中國。尤其在美國格外受歡迎,因為茉莉香米被泰國政府嚴格把關,質量和味道都是一流。而根據美國Natioan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報告,美國本土出產的米被驗出高含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Particular varieties of US-grown rice have been found to contain higher levels of arsenic due to the historical use of arsenic based pesticides in some parts of the ountry.(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892142/)

據我所知,正牌泰國茉莉香米的包裝袋外麵必須有一個這樣的標誌,是泰國政府出口檢測機構的認證印章。
DSCF5405w

當然,山寨一個包裝袋和上麵的認證印章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不過既然是Costco賣出來的東西,應該是正品。另外,至少在澳洲山寨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一是嚴格執行的食品法律,二是無利可圖,因為所有不同牌子的米價格相差無幾。

泰國茉莉香米分三個等級,第一等Prime Quality,90%以上的茉莉香米和其他米混合;第二等Superb Quality,80%以上的茉莉香米和其他米混合;第三等Premium Quality,70%以上的茉莉香米和其他米混合。我從Costco買的那一袋,包裝上印著“Extra Super Quality”,不知那是什麽等級,難道是介乎於三種等級之間的等級?不過就算是第三等,我吃著仍然感覺很滿意。
DSCF5402w

看這袋米的包裝上,除了英文和泰文,還有中文。印中文的原因,除了在澳洲買米的人大部分是中國人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泰國,經營大米產業的基本都是華人。華裔商人不僅在大米行業,而且在泰國的大部分行業都占據了重要地位。這些華裔商人中間,祖籍潮州的又占大多數。這是有曆史原因的。

17世紀末,華人已經占據泰國人口的約10%。1767年,華人鄭昭建立吞武裏王朝,成了泰國國王。鄭昭的老爸來自潮州。當了國王之後,鄭昭鼓勵潮州人去泰國經商和移民。今天的曼穀唐人街,就是那時候開始出現的。

我記起以前讀到過的一個小故事。講的是鄭昭做國王後,老爸鄭鏞潮州老家的親朋父老紛紛去泰國拜訪。他們想著去看一國之王,怎麽也不會被虧待的。有一批人臨走回鄉時,鄭昭吩咐人抬了18口大水缸裝到船上。

船一離開岸邊,大家早已等不及了,擁上去看缸裏裝了什麽寶貝。可是把上麵的蓋子揭開之後,眾人無比地失望。原來這些大缸裏裝的分別是9缸鹹菜和9缸泰國出產的香米。

一些年紀輕的就開始一邊大罵鄭鏞和鄭昭孤情寡義、寒酸吝嗇,一邊把那些大缸一個一個地推落大海。年紀大的就在邊上勸,也沒用,隻勸得最後留下了一缸香米和一缸鹹菜。畢竟此去竟日,路上要吃飯的。

到了第三天,負責淘米煮飯的人大叫起來:“快來看。快來看!”

大家不知何事,都擁到了大缸邊上。一起往缸裏看時,隻見香米撥開之處,黃燦燦地露出了塊塊金錠。。。。。。原來鄭昭送的香米鹹菜隻是麵上的一層偽裝,底下大量的金塊才是他要送的禮物。。。。。。

故事講到這裏,我也鬼使神差地走過去拆封那新買的袋米。打開袋子後,手就朝著米袋裏麵伸進去,想著能不能也從米裏掏出什麽好東西來。嘿,別說,還真有東西在底下。拽出來一看,原來是一隻塑料袋包著的小飯碗。嗯,不錯。這個主意好!你想阿,人在海外,謀生不易。送人飯碗,多好的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