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柳如是
文章來源: 副歌2014-12-25 07:24:55
今天是柳如是同學的生日,當焚薄酒,遙以紀念。

老柳家一向出人才。男同學裏麵,最出名的當然是柳下惠。千古風情,坐懷不亂,萬世景仰。其實我比較好奇坐他懷裏的那位是誰,搞得這麽沒麵子,還怎麽混啊。

女同學麽,自然是秦淮名妓之一的柳如是了。談到名妓,其實是古代廣大文青心中一道別致的風景,與今天東莞眾多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是有本質不同的。男同學們還是收除幻想吧。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柳同學自小無車無房,父母雙亡,十歲時被一名妓收養,所以她這個頭銜算是世襲,並非貪戀歡場之娛。

柳如是色藝雙絕,名冠秦淮八豔之首,尚要豔壓為廣大網友喜愛的陳圓圓同學一頭。其實單論容貌,阿拉覺得應該還是陳圓圓同學比較耐看,這個,三桂和劉宗敏同學可以作證。估計圓圓文采不足,看貼不回貼,這才在文壇少了許多粉絲。

才女既然名噪一時,少不得演出諸多佳話。其中最出名的,當是與明末名士陳子龍的南樓唱和,可惜被陳的大老婆帶人打上樓去,煞了風景。柳同學痛定思痛,決定停止與這些不靠譜的男人們交往,開始把深邃的目光投向當時的文壇泰鬥,錢謙益。

20歲那年,柳如是女扮男妝,隻身探訪錢謙益,以詩相贈,拉開了一出勾引與反勾引的序幕。二人金風玉露初逢,相見恨晚,萬種風情,難與君說。由是四年,生米煮成熟飯,柳如是與錢謙益舉辦了盛大的水上婚禮,有錢人終成眷屬。那一年,他60,她24。36歲的差距,讓老錢煞是得意。不過他要知道幾百年後老楊的新紀錄,隻怕當場就投水了。

錢柳二人的婚姻,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以致他們的婚船,被圍觀群眾扔滿了建築材料。阿拉就不明白,名士娶名妓,到底有啥不合適的呢?

新婚之夜,柳如是嬌問錢郎:“相公愛我什麽?”老錢答曰:“我愛你烏個頭發白個肉。”看起來不管是才高八鬥還是學富五車,精蟲上腦之際,說起話來就跟你我一樣直抒胸臆,哪裏還有什麽文采可言。

婚後錢謙益拋開妻妾,與柳如是另築愛巢單獨居住。每日裏二人題化詠柳,詩詞唱和,眉來眼去。人生得一紅顏知己,倒也勝似神仙伴侶。

隻是好景自然不長。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兩年之後,李自成農民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大明覆亡。雖有南明立新君定都南京,麵對後金鐵騎隨時揮師南下,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老錢的仕途,此前一直不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明的宦官之禍。閹人大約是中國最具特色的發明,應該入選人類曆史文化遺產的。曆朝曆代,幾乎都有閹人作亂,而到明代達到頂峰。錢謙益所率的東林黨人,一直與這幫殘疾人做著不屈不撓的鬥爭,無奈一直被排擠壓製。

到南明時期,老錢的仕途倒顯出回光返照的痕跡。錢謙益官拜禮部尚書,攜柳如是入南京赴任。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老錢還特意雇了匹小毛驢,讓柳如是騎乘,一路唱著“妹妹你大膽往前走啊”。久違的笑容,終於出現在柳如是的臉上。其實,他們心裏,又何嚐不知道國破家殘,隻是轉瞬間的事呢。

第二年,清軍揮軍南下,勢如破竹,南京危在旦夕。柳如是情知不免,力勸丈夫效法屈原,以死殉國。夫婦二人在湖上轉悠了一天,老錢摸了摸湖水,感歎到,今夜太冷,不宜裸奔啊。柳如是尤不死心,第二天擺下盛筵,款待錢謙益。席間慷慨陳詞,千言和萬語,化作一句話,你該死了。無奈老錢還是抵死不從。

其實柳如是並不是急著弄死老錢好改嫁。如果老錢殉國,她一定會殉情的。後來她果然在老錢死後一個月即自縊身亡,就是明證。老錢七尺男兒,氣概反而不如一女子。想想當年大明覆滅,部級幹部自殺殉國的就不下十人,舉家自焚的官員更是不計其數。自古昏君亂世,卻從不乏以身報國的民眾。阿拉比較不解的是,連太監自殺的都以百千計。你說你上哪兒不是混呐。

老錢錯過了殉國的最後良機,清軍殺到城下的時候南明皇帝早開溜了,他隻好以禮部尚書的身份引城降清。清廷給他降了一級官,還當他的禮部侍郎,就是他升官前的官職。看來化外蠻人還是蠻門清的。

錢謙益這個禮部侍郎也就做了半年左右,就告老還鄉了。但是這個半年,卻成了他一生的汙點。盡管他後來拚卻餘生都在暗中資助反清複明的大業,後世的道學家卻總是揪住他這點不放,好像他人品何其低劣。其實捫心自問,自己殉國的決心又有多大呢?假如現在國難當頭,我看赴難的也就一康師傅而已。

柳如是其實一直反對老錢給清廷賣命。老錢終於混不下去,她高高興興跟老錢回了老家,開始暗中共襄盛舉,為反清複明大業奔走。反清這事兒,可不是鬧著玩的。老錢為了這事兒下了幾回大獄,都是柳如是冒死相救才免一死。其中最危險的一次,是他被人告發與反清義士黃毓敏有牽連。柳如是先派人恐嚇告密者,迫使其逃走。然後她秘密聯絡獄中的黃毓敏,後者自知不免,自絕於獄中。於是老錢的案子因缺乏原告和證人而流審。這期間柳如是所展示的膽識謀略,真是讓人歎服。另一點感慨是,其實大清的法製還是蠻健全的。

為了反清,夫婦二人千金散盡,又沒有俸祿來源,錢家家道中落,隻靠老錢鬻文賣字勉力支撐。想來柳如是跟著老錢,也就過了兩年好日子吧。但三十六歲的差距,終究是要兌現的。到老錢撒手人寰的時候,她尚值盛年。老錢留給她的,隻有四壁蕭索,和幾個積恨多年的妻妾。要知道他們成婚的時候,老錢年事已高,就像柳如是說的,“白個頭發烏個肉”,所以不多的一點公糧,都交給了柳如是。其他妻妾,二十多年空閨守下來,對柳如是的怨恨是可以想見的。

錢府的財政,一直由柳如是掌管。老錢一死,錢家的宗親錢曾和錢朝鼎等人就打上門來,獅子大開口,向柳如是索要巨額錢財。想想千百年來,多少人默默無聞來去,偏偏這兩個人以這種齷齪的方式留下名來,又是何苦。柳如是悲憤已極,回到房中,三尺白綾,懸梁而去。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殞。

“聲名真似漢扶風,妙理玄規更不同。一室茶香開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濛。竺西瓶拂因緣在,江左風流物論雄。今日沾沾誠禦李,東山蔥嶺莫辭從。”這首詩,就是柳如是初訪錢謙益時表明心跡的一首,仰慕老錢的才華,謂自己願為侍女終身追隨。韶光翻閱二十六載,柳如是終與錢謙益憂患與共生死相隨,也算一種圓滿吧。